掌握零售的底層邏輯,助你日進斗金

掌握零售的底層邏輯,助你日進斗金

我們每一個人都身處商業社會,每天看到街邊的各種零售商鋪,開了倒,倒了開,很多從業人員都不止一次地抱怨:現在大環境不好,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然而,如果說大環境不好,為什麼有的店賺錢呢?應該絕大多數店鋪賺不到錢才對!而且,我們看到一些繁華商圈的門店根本不愁租,即使房租再高,也有新的項目不斷開店。這樣的現象,直接說明了兩個問題:

1、不是大環境不好,只是你的打法不對而已!

2、社會的購買力從未下降,反而一直在提升;而且電商的分流也沒有傳說的那麼可怕,線下店依然很有前景(君未見,電商巨頭們這幾年都在紛紛佈局線下麼?)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經營不善不能歸咎於大環境,而且只能從自身的打法上找原因,什麼才是正確的打法呢?

百業百態,不同行業有不同的技巧,但是底層邏輯是可以通用的,本文嘗試通過對零售商業發展的觀察,找到可以普適的,實戰有效的底層邏輯,分享給大家!

掌握零售的底層邏輯,助你日進斗金

無論新零售還是傳統零售,底層的邏輯都是人--貨--場的構築

如果通過有效的方法實現這三個環節的高效率,本質上就意味著業績和增長目標的實現。

我們逐一來看:

一、人:目標消費者一直在變化

沃爾瑪時代,目標消費者是70後,他們大多數人的成長過程中經歷過貧窮,無論貧富,家庭教育中勤儉節約的基因非常突出,因此,這個客戶群體對於價格就會相對敏感,批發式的採購、一站購齊、打折促銷這些技巧也因此大行其道。

另外,這個年代的信息獲取方式,基本依賴於紙媒、廣播、電視這樣的傳統媒體,因此我們也會看到很多以前比較成功的商業案例其實打法也很簡單:重金砸向傳統媒體,然後銷量爆棚!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央視標王--秦池酒,“開一輛桑塔納進去,開一輛奧迪出來”,營銷就是如此的簡單粗暴。

掌握零售的底層邏輯,助你日進斗金

PC互聯網時代,客戶變成了80後,他們普遍收入較好,接受新觀念、新事物較多,家裡的經濟環境也在不斷好轉,因此有了更高的消費需求,不再滿足於簡單的柴米油鹽和衣食住行,這個階段品牌大行其道,線下零售店鋪中品牌加盟店如雨後春筍般崛起,而且大多利潤豐厚。

信息獲取方面,互聯網的信息獲取更為便捷,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更是直接促進了信息流的轉化,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獲得了極大的發展。電商經營當中,流量思維普及,只要獲取足夠的流量就可以轉化為現實的利潤,BAT因此賺的盆滿缽滿。

移動互聯網時代,客戶變成了90後。這個群體的特徵非常明顯,與70後、80後的差異也非常大。首先,他們都是互聯網原住民,很多人一生下來,家裡就已經有電腦可以上網,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網絡。其次,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絕大多數90後的家庭比較富裕(前一段看到抖音上有個街頭採訪穿搭的節目,一位90後的小夥子腕錶200+萬,是媽媽送她的生日禮物,這並非個例!),對他們來說,享受生活,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才是主旋律,而勤儉節約只是父輩的口頭語罷了。

信息獲取方面,互聯網甚至是移動互聯網的原住民,對於網絡的依賴程度極高,網絡能夠解決的問題絕不會線下解決,電商發展達到極致,外賣也因此興盛。

這個消費群體,不再對商品本身、品牌敏感,更多的關注“感覺”--消費場景,被商品之外的情感所打動,典型案例就是王者榮耀的皮膚等虛擬商品。

因此,如果要佔領這個客戶群體的心智,以前兩個時代的打法明顯是低質低效的,更多的線下店鋪在嘗試構築新的消費場景以吸引顧客,遍佈全國的網紅店就是典型例證,他們的產品和服務一般都是大眾化的,但是他們的場景一定是精心設計出來,一定要具備可曬圖可分享的基因。

另外,打造IP和社群運營也成為現在商業中的典型打法。移動互聯網時代是一個信息過剩的時代,人們每天都被大量的有用無用的信息所包圍,注意力稀缺成為必然的前置條件,任何一個商業項目,其實都是在想辦法克服注意力稀缺的問題。時至今日,被證明簡單高效的打法只有兩個:打造IP(經典案例:網紅直播)和社群運營(經典案例:羅輯思維)。

掌握零售的底層邏輯,助你日進斗金

二、貨:從必需品到奢侈品,再到輕奢品

貨的邏輯與人完全一致,70後消費群體的日常採購主要是必需品(因為要勤儉節約);80後因為收入提升,開始關注奢侈品,所以10年前去國外旅遊購買奢侈品的中國人,成為很多奢侈品品牌的核心收入來源;而90後群體不再迷信奢侈品,因為他們的價值觀獨特性,也不會認可奢侈品的品牌溢價,但同時他們又追求產品品質本身,所以最近兩年,輕奢品獲得了急速的發展。

所以,對於現代商業來說,品質一流,品牌溢價又不畸形的產品,往往更容易獲得市場的認可。

掌握零售的底層邏輯,助你日進斗金

三、場:消費場景成為重中之重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零售,甚至是品牌的推廣,構建消費場景都已經成為效果最佳的方式。

在營銷界有一個推廣鄙視鏈:最低層級推廣產品特性(物理賣點),中間層級推廣品牌調性,最高層級推廣場景和溫度。

簡而言之,我購買一個產品的動機,以前可能是:我認為我需要。後來變成:這東西看起來不錯。而現在則是:感同身受!

掌握零售的底層邏輯,助你日進斗金

帶著以上的底層邏輯,再來看今天的新零售和新商業,就會對他們的思路豁然開朗:

河馬鮮生和超級物種為啥要打造完全不同的店內環境?

瑞星咖啡的店鋪為啥和星巴克完全不同?

每日優鮮的前置倉是怎樣構思和規劃的?

等等,等等

並且,我堅定地認為,這個底層邏輯,完全適應於線上線下的各種零售業態,希望能夠幫到您!

掌握零售的底層邏輯,助你日進斗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