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河南省分行:做好企業發展的“穩定器”

作為國內持續經營時間長、全球化程度高的銀行,中國銀行河南省分行深耕細作“普惠金融”,在“普惠金融”金融服務上走出一條創新特色路。針對企業需求,不斷孵化“普惠金融”創新產品,打通普惠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做好企業發展的“穩定器”。□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朱耒剛 通訊員 陳賞

普惠小微,助力科技型、專利型、專精特新企業成長

截至7月末,中行河南省分行普惠金融製造業企業貸款餘額75億餘元,佔比達34.1%。

該行與省工信廳業務合作,擬在未來3年面向全省“專精特新”及高成長型中小微企業提供不低於200億元授信融資服務。截至7月末,已支持100餘家。

與科技廳合作對接,優化“科技貸”增加對科技型企業信用貸款的風險補償比例,累計支持科技型小微企業433戶近21億元,市場份額佔比近60%,名列同業第一。一些被扶持企業已在新三板上市。

加大與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接。加大對知識產權融資的支持力度,截至7月末,該行累計通過專利貸支持企業249戶超15億元,市場份額名列同業第一。

金融戰“疫”,做企業復工復產“助推劑”

“抗疫貸”是疫情期間,中國銀行河南省分行針對抗疫類小微企業提供的專屬服務方案。截至7月末,該行共計投放小微企業“抗疫貸”54戶3.03億元。另外為疫情防控相關普惠型小微企業提供授信15億餘元。

該行採取針對性的措施,積極支持受疫情影響的餐飲、酒店、文旅、培訓機構、物流運輸等行業復工復產。與省餐飲協會簽訂合作協議,同時與鄭州、洛陽、開封等地市餐飲協會簽訂4億元戰略合作協議,截至7月末相關行業普惠型小微企業授信餘額8.73億元,其中為39家餐飲住宿行業普惠客戶提供授信2.3億元。

針對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恢復生產經營面臨的租金水電支付、原料採購等難題,出臺 “復工貸”產品方案。截至7月末復工貸戶數1958戶,貸款餘額4.99億元。

創新產品,“普惠金融”解決融資難

“讓金融的血液流進河南省經濟社會的毛細血管,普惠千家萬戶,是我們最大的目標。”中行河南省分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朱健說。該行創新推出了 “中銀稅貸通寶”、“企E貸”等專屬化服務方案,滿足企業的多元化融資需求。

中行河南省分行推出的“中銀稅貸通寶”,根據借款人在稅務部門繳納企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總額,對納稅信用評級較好的中小企業給予短期授信支持;“中銀企E貸”藉助互聯網與大數據,依託風控模型及策略對客戶進行綜合評價,純線上、利率低、放款快、信用貸。

落實“六穩”“六保”,當好經濟發展“穩定器”

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中行河南省分行圍繞核心企業,對省內如宇通客車、思念食品、中航光電、平高股份、雙匯食品等製造業龍頭企業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延伸服務鏈條,扶持產業鏈上下游小微企業。截至7月末共支持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超10億元。

該行針對夏糧秋糧收購,設計糧食收儲行業批量服務方案;圍繞糧食種植、麵粉加工等上下游加大支持力度。截至7月末共計支持該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7億餘元。

圍繞地方大型連鎖商超企業,對其上游生鮮及食品供應商客群進行普惠金融支持,支持普惠型民生行業客群貸款餘額近8億元。比如針對線上生鮮食材供應鏈平臺“蓮菜網”疫情期間B2C業務量激增有融資需求,提供1000萬元普惠金融貸款。

該行積極落實省政府發展重點規劃,與相關職能部門對接重點支持普惠金融客戶群。

圍繞鄭州市發展規劃與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結合鄭州“32個重要板塊”十五年規劃、洛陽“兩中心一基地一樞紐”定位,通過批量方式支持瞭如鄭州奧克斯科技城、中興產業園區、洛陽新安縣洛新產業集聚區、新鄉平原示範區、新鄉“河南餐飲中央廚房產業園”等產業集聚區普惠型小微企業。

結合“百行進萬企”活動,他們對4.68萬戶普惠企業逐戶拜訪,並在河南省金融服務共享平臺進行融資需求註冊。積極配合發改委“861”金融暖春行動,圍繞先進製造、脫貧攻堅、春耕備耕、禽畜養殖、外資外貿、旅遊娛樂、住宿餐飲、交通運輸等8大重點領域,對“信豫融”平臺內有需求的客戶加大支持力度。

與省內各市縣人社部門合作,為下崗工人、再就業群體提供“創業貸”。其中在鄭州地區推廣對公創業貸,在濮陽等地市推廣對私創業擔保貸,合計近3億元。

說到未來,朱健表示:“我們將繼續創新業務產品、優化服務模式,用實實在在的普惠金融行動為企業排憂解難,為河南經濟發展貢獻中行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