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眼看盤:節日期間消息面總體偏中性

今年國慶節大假期間消息面頗為複雜,總體說來偏中性。

節日期間,美股一度因特朗普總統新冠檢測呈陽性而波動,但盤面較為抗跌,整體上仍有橫盤格局。

港股只休市兩天,週一(10月5日)即恢復交易,復市後為震盪走高態勢。港股一方面受美股平穩支撐;一方面受內地經濟恢復良好態勢及節假日旅遊市場強勁支撐。

匯市方面,雖然美國國債收益率明顯上升,長期國債收益率升至四個月最高位,然而美元指數仍為橫盤走勢。

與美元微微走強相比,人民幣匯率相對強得多,節日期間甚至再次創出本輪升值以來最高,離岸人民幣週三最高升到6.7136。人民幣匯率在中美利差並未進一步擴大的基礎上顯著升值,所給出的信號意義更明顯,意味著中國“已由疫情走出”基本上受到全球金融市場參與者的廣泛認可。

旅遊業在節日期間已恢復至去年同期大半,不少在香港掛牌的與內地旅遊業相關品種已有表現,估計A股週五恢復交易後這類股也有脈衝機會。

不利消息也有,節日期間中芯國際證實了美國的封堵行為,其H股股價也一度大跌,但其後幾天完全收復失地。應該說中芯國際已開始展現出一些抗跌性了,最主要原因是市場早就計入了潛在的利空消息。不過,中芯A股表現較難說,原因是A、H價差大得有些離譜。

長假使投資者有了更多研究基本面的時間,有些隱藏得較深的個股利好相對更易被挖掘出來。這方面最為明顯的應是次新股,因投資者對這類股的基本面本來了解得就不太深,很易“另有發現”。

節後投資者一般可持倉做多,但應避免追高,或趁消息面波動時逢低建倉。

節後外部消息面大概率充滿干擾與反覆,A股已計入絕大多數外部潛在衝擊,除非該衝擊超乎所有人認知範圍。投資者不宜因這些因素就拋空所有籌碼,個人覺得半倉以上應該是合理的。

持股方面,我仍認為投資者至少應配一部分核心資產,即使其已偏貴。

未來註冊制很可能會全市場鋪開,很難想象資金能照顧到所有板塊及個股,A股縱然不會與外盤相同,但差異性一定會縮窄。逢此大變革的歷史關口,投資者先得想到防守,先確保不會輸得離譜,只有在此基礎上再去試圖展開“有節制的”進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