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畢業生:高三複習的黃金守則!終極衝刺期必備!

很多同學複習是這樣的:

每次考試都是一張試卷從頭做到尾,

每次複習也都是第一頁翻到最後一頁。

例如英語單詞,記得最熟的永遠都是abandon。

但是,這樣的學習方式真的是最佳的嗎?

或者說,在最後這不到四十天的時間裡,這種複習方式還有效嗎?

給畢業生:高三複習的黃金守則!終極衝刺期必備!

事實上,一份有效的考試卷其難度應該是遵循3:5:2的規律的,那我們在複習的時候,需要怎麼利用這個規律呢?

高考題的難度分佈為30%的簡單題,50%的中等題,20%的難題。這意味著基礎題佔了120分,它是複習中練題的主要部分,決不能厭煩它。

要知道,高考不僅考你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要考做題的速度,許多同學就是在高考時因時間不夠,丟掉了平時能做出來的中等難度題才考砸的,這些教訓值得大家三思。

這意味著,做難題並非做得越多越好,只能根據自己的程度適量地做:

一是因為對大多數同學來說做難題感到很頭疼,容易產生厭煩情緒;

二是做難題過多太費時間;

三是因為大多數難題是由中等難度題組成,基礎題做熟練了,再來做難題會相對容易些。

“越是表面複雜的題越有機可乘”這句話非常有道理,高考的難題絕大部分就屬於這種表面複雜的類型,它往往給出較多的條件,仔細分析條件的特點通常都能擊破它。

做難題的關鍵在於平時總結,自己總結一些小經驗、小結論並記牢是非常有用的,能力也提高得快,有餘力的同學不妨試試。

給畢業生:高三複習的黃金守則!終極衝刺期必備!

時間分配:把80%的時間和精力用於80%的內容

在複習迎考的階段,不少同學的複習重點常會放在那20%甚至是10%的那部分內容上,曾有學校的高三月考內容是把歷年來錯誤率最高的題目集中起來讓學生做,結果當然是可想而知的,考出來的成績個位數的也有,學生的信心大受打擊。

其實這類錯誤率最高的題目大多屬於10%的題目,假如我們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這部分的內容上,明擺著是長考試威風,滅自己的志氣。而且與複習的策略也不利。

找準位置:80%的內容適合80%的學生的

高考還牽涉到填志願的問題,自己有沒有機會衝一衝,跳起來摘一摘那高高掛起來的蘋果;自己有沒有必要去攻一攻那20%和10%的難題呢?那麼弄清楚自己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對位置也很重要。

你先要考慮的是你所在的學校在全市或全區的排名位置在哪裡,然後再考慮你在學校的位置,兩者結合起來考慮,你大致可以推斷出你在全體考生的位置是否在70%左右,還是優秀的20%,還是出類拔萃的10%,然後,你就可以安排你的複習策略,主攻哪一部分的內容。

其實,在複習時,如果你能很好地管好那80%的內容,然後再挑戰一下20%的那部分。對於學習成績中等的同學來說,在高考最後複習階段,一定要捨得拋棄難題。

給畢業生:高三複習的黃金守則!終極衝刺期必備!

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高考目標

高考是一種區分型的考試,所以不可能指望所有的同學都考得多麼好,因此要結合自己一貫的情況為自己訂出一個明確的目標:一曰總分要達到多少;二曰具體到各科又要達到多少分。一定要實事求是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切忌好高騖遠,然後結合高考“3:5:2”的難度分佈確定自己的主攻方向。

對於基礎好的同學,不用過多地糾纏於簡單題,應把主要精力放在中等難度題和難題上;對基礎不是很好的同學,應在充分練習了簡單題和中等難度題的基礎上來試攻難題;對基礎不好的同學,也許連中等題都感到一定困難,那就應該從解決簡單題入手,逐步過渡到中等題,大膽地放棄難題。

所謂“放棄”,就是平常基本不做難題,考試時也不過多糾纏於難題,能做多少算多少,一旦做不出就馬上“撤退”。

高考決不是僅憑一些“規律”便可取勝的,還需要大家用艱苦的勞動去圓自己理想的夢。

每個人在學習條件、層次、興趣、目的及生活習慣諸方面都各有差異,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借鑑我們提供的經驗,結合自己的情況付出努力,向自己心中的理想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