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2年了,為什麼還在使用有道雲筆記

8102年了,為什麼還在使用有道雲筆記

我最近半年寫了多少東西

我自認為是一個非常喜歡閱讀和書寫的人,不管是以前校園時代使用紙筆書寫和記錄,還是後來的數字化時代使用電腦鍵盤敲字,到後來使用手機虛擬鍵盤敲字。我喜歡文字,文字總是能給予我能量,那一個個的詞語和句子,總能讓人疲乏的思緒,在閱讀或者書寫之中慢慢活躍,緩緩上升,最後開出花來。

我從高中時代就開始使用有道雲筆記,那個時候正好是智能手機開始在我們那個小鎮出現的時候。最開始是拿著我花一千五百元買的二手三星Galaxy s2,用有道雲筆記記錄一下自己的生活,心事,一些重要的資料文字。後來寫了大半年的小說,使用手機碼字,靠著有道雲,勉強保持著一個月兩千多塊的收入,3個多月的時間。當時有道雲筆記並沒有出字數統計功能,我積極的向官方進行著反饋,因為我的小說是按千字3元賣的,每一天都有字數要求。不過這件事說來也有些遺憾,等後來出現了字數統計功能,我也已經早已不寫小說了。

但是日子還是在慢慢過,大學時代,我還是使用有道雲筆記進行著記錄,筆記,備忘等事情。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我拿到新手機下載的第一個APP並不是什麼QQ微信,而是有道雲筆記這"破軟件"。

我對它,是有深深的情懷的。基本上什麼破事兒都往上面進行著記錄,戀愛,分手,再戀愛,再分手……直到又變成單身狗很久……很久……

工作以後,也使用者有道雲筆記進行著記錄。其中有每天做了哪些工作,那些地方需要反思,自己覺得應該學習什麼的填坑。

後來,工作開始忙起來,記錄也偏向更加碎片化的手機便籤APP,電腦上則是一個永遠打開著的叫做備註記錄本的txt文件,裡面每一件事情都是直接隔一段寫一次。平時用notepad++長時間打開,現在已經有五千多行了。

但是我還是讓有道雲筆記常駐在我的任務欄右下角,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打開它,或許下一刻,下一天。

直到我發現,最近好像都是有道雲筆記提示我簽到領空間我才會注意到它,甚至有時候是看到那個彈窗我就直接右鍵退出有道雲筆記。

我並不需要有道雲筆記給我更大的存儲空間。因為我從不在上面放圖片,音頻也只是功能剛出的時候試過一兩次,所以我儘管寫了那麼多東西,全是文字的根本不佔空間。到現在,也不到31M。二我的總空間,有9.72G。估計,以我自己的習慣想要佔滿這些存儲空間,只能是有生之年了。

這半年的時間以來,我在有道雲筆記裡面寫的東西,可能還不到5篇,每一篇不超過三千字。電腦上打開的頻率越來越小,手機上面打開的頻率更是小的出奇。甚至我手機上安裝的時候也只是想著,以後可能需要在上面找我過去寫的某些東西而已。但是,我也僅僅是下載APP,登錄賬戶,然後關閉通知權限,防止它打擾到我。

而電腦上因為長久以來的習慣是讓其常駐後臺,除了每天必然彈出的簽到領取空間的提示之外,就是會出現一週微信收藏排行榜。提醒著我,有道在幾年前,微信公眾號那邊還有一個收藏功能。

為何使用的次數越來越少

現在我寫稍微長一點的東西,總是喜歡使用word。工作中使用到word的時候其實很少,因為我自己也算不上是什麼文字工作者。我僅僅是一個靠著編輯器和IDE討飯吃的軟件開發。如果是簡單格式的文檔,大多數靠著markdown就能搞定,這樣的需求甚至用不到編輯器,直接使用電腦記事本功能就好。而複雜格式的文檔,大家都用word。不管是編輯還是閱讀。

稍微輕一點的功能,比如筆記,心情,吐槽。這些一般都是朋友圈,微博,編輯,發佈。隱私一點的,或者是備忘功能。現在不管是哪一個品牌的手機,便籤功能都做的挺好的。備忘和提醒這一塊,都交給了手機的日曆app去做了。完全隱私,還不用擔心app會被系統資源回收而接收不到提醒。畢竟,那都是系統層級的app。

所以,我使用有道雲筆記的時間越來越少,但是又捨不得將其卸載。裡面那麼多曾經寫的文字,那其實應該叫做青春的東西吧。雖然現在看著那些文字總是覺得那麼的羞恥,完全看不下去。

現在能靜下心來寫點文字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

還有一點就是因為以前覺得筆記那麼多,十分需要我將其分門別類,所以就編輯了大量的文件夾。裡面散亂著很多筆記。現在打開想寫點什麼,甚至能陷入到這一篇文章到底是放在吐槽文件夾下面,還是個人記錄文件夾下面,還是關於個人提升,反思這些文件夾下面呢?我不知道,一糾結這些事情,便也就沒有什麼想要寫東西的慾望了。

但是我覺得,不管如何,筆記還是得寫的。因為我自己的思路是真的很亂,平時的思維也總是發散的,沒有一箇中心點,就好像是踩著西瓜皮在走路,滑到哪兒是哪兒。表述一件事情總是不知道該從哪兒說起。

而說到寫東西,其實我一直想要通過寫點什麼,掙點小錢這樣子。但是這麼多年過去,我知道自己的文筆,真的是那種非常糟糕的類型,針對一件事情都表訴不清楚,還想著通過文字掙錢,這真的算是天方夜譚。

寫到這兒,回頭看一下,自己是真的想到哪兒是哪兒。不是針對有道雲筆記在說麼,說著說著也偏題了。

記筆記是一定要記錄的,但是用不用有道雲筆記呢。

盤點一下如果不使用有道雲筆記的解決方案

1. 使用每臺手機都有的便籤服務。

這一點首先就可以pass了,因為不管如何,無法在電腦上進行編輯。手機的輸入效率實在是要低得多,pass.

2. 使用微軟推出的OneDrive同步服務。

這一點倒是解決了電腦和手機的同步問題,但是需要下載word,而手機上使用word,真的算是一件苦差事,pass.

3. 微博,微信等推出的文章服務。

手機和電腦同步這方面現在確實是沒什麼問題了。但是這個時候就需要考慮到一個專注的問題了。手機上面還好,做文字編輯的時候至少看不到其他地方的消息。但是電腦上面,微信群和微博那邊到處的消息,我並不確定自己能夠靜下心來寫點稍微長一點的東西。

4. 其他雲筆記。

我從有道雲筆記轉投其他筆記應用,學習成本先不去說。有道這個做了這麼多年筆記的軟件,背後是網易,又有我這麼多年的數據。我轉投其他陣營,這些年倒下的工具類有應用還少麼。

所以,最後只能得出結論。還在使用有道雲筆記,真的是無奈之舉,沒有辦法,上了車。跳車的風險實在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