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男性比女性死得更早:科學家表示都在Y染色體 上

根據流行理論,男人比女人壽命短,因為他們承擔更大的風險,從事更危險的工作,喝酒和抽菸更多,而且不善於向醫生尋求建議。

但新南威爾士大學悉尼分校的科學家們的研究表明,真正的原因可能與人類行為關係不大,而更多地與我們與大多數動物物種共享的性染色體類型有關。

發表在《生物學快報》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新南威爾士大學科學學院生物、地球和環境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分析了所有可獲得的關於性染色體和壽命的學術文獻,並試圖確定是否有一種性別比另種性別長壽的模式在動物王國中重複出現。

為什麼男性比女性死得更早:科學家表示都在Y染色體    上

具體地說,他們想要測試“未加保護的X假說”,該假說認為,異型性別的Y染色體——那些帶有XY(男性)性染色體而不是XX(女性)性染色體的染色體——在保護個體不受X染色體上表達的有害基因傷害方面能力較弱。該假說認為,由於Y染色體比X染色體小,而且在某些情況下是缺失的,所以它無法“隱藏”攜帶有害突變的X染色體,而這種突變可能會使個體隨後面臨健康威脅。

相反,在一對同源染色體(XX)中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一個健康的X染色體可以代替另一個有有害基因的X染色體,以確保那些有害基因不被表達,從而最大限度地延長生物體的壽命。

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博士生佐伊·希羅科斯塔斯(ZoeⅪ Girocostas)說,在研究了大範圍動物物種的壽命數據後,未加保護的X假說似乎站得住腳了。這是科學家們第一次在動物分類學上全面檢驗這一假說;在此之前,它只在幾組動物中進行了測試。

為什麼男性比女性死得更早:科學家表示都在Y染色體    上

她說:“我們不僅研究了靈長類動物、其他哺乳動物和鳥類的壽命數據,還研究了爬行動物、魚類、兩棲動物、蛛形綱動物、蟑螂、蚱蜢、甲蟲、蝴蝶和飛蛾等動物的壽命數據。”

我們發現,在這一範圍廣泛的物種中,異種族間的性別往往比同種族間的性別早死,平均早死17.6%。”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在擁有自己獨特的對性染色體的動物身上觀察到同樣的模式,而這對性染色體與其他所有動物都是相反的。在鳥類、蝴蝶和飛蛾中,該物種的雄性具有同型性染色體(記作ZZ),而雌性具有異型性染色體(記作Zw)。雌鳥、蝴蝶和蛾子通常比它們的雄性同伴死得早,這就證實了沒有防備的X假設儘管嚴格地說,在這種情況下是一個沒有防備的Z。

然而,儘管這項研究證實,對於男女平均壽命為何不同這一問題,未加考慮的X假設是合理的解釋,但從數據中得出的一項統計數據卻讓希羅科斯塔斯女士大吃一驚。

為什麼男性比女性死得更早:科學家表示都在Y染色體    上

她說:“我們發現,與雄性異種族物種的雄性和雌性相比,雌性異種族物種的雄性和雌性的壽命差異更小。”“在異性戀的物種中,女性的壽命幾乎比男性長21%。但在鳥類、蝴蝶和飛蛾等鳥類中,雌性是異種族的(ZW),雄性僅比雌性多活7%。”

簡而言之,同物種中的異性相比,異種族的雄性(XY)比雌性(ZW)早死。這是否意味著在任何物種中,男性成員的壽命仍然會從根本上縮短?

希羅科斯塔斯女士認為這可能是這種情況,並列舉了性選擇的副作用、Y染色體降解程度和端粒動力學,作為這一驚人趨勢的可能的解釋。

為什麼男性比女性死得更早:科學家表示都在Y染色體    上

“我只希望看到同質性別(XX或ZZ)的模式壽命更長,所以看到性別決定系統(XX/XY或ZZ/ZW)的類型也能在有機體的壽命中發揮作用,這是一個有趣的驚喜。”

希羅科斯塔斯女士表示,未來對這一現象的研究應該驗證論文中提出的一個假設即性別間的壽命差異與性別間染色體長度的差異成正比,這可能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瞭解影響衰老的因素。但她相信,就目前而言,不加防範的X假設站得住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