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与美容

最近看手机有些多,脖子就有些酸痛,其实在老家的时候,脖子就有些不舒服了。因为没什么重要事,就看手机,看书,一直是低头的。疼的难受了,就让妈妈受累给捏捏,捏完后会轻松很多,或者是自己去捶打一下,每天做好几次后仰。有一次妈妈灌了热水袋,我靠在沙发上,脖子后面就是热水袋,感觉有些烫,但觉得热点也好,会更有帮助,谁知道,等热水袋拿下来,脖子后面直接烫的起泡了。还被爸爸无情嘲讽说,你这个大笨蛋,不会灵活应变,哈哈,然后就用纱布敷了几天烫伤药


这也是我的一个性格特点,够忍耐。因为我的生活底限很低,只要不生病,不伤及身体,生活条件不是特别在乎。别人都在马斯洛的第四层去寻求被尊重,我还在完成第二层安全需求后无所事事,这是不是贱命好养活?


话题扯回来,整天盯着屏幕干什么呢?除了必要的工作,其他娱乐时间,是在放松吗?有没有感觉在看了很多东西后,脑袋也是不清醒的,甚至会更累点?现在的互联网内容真的是繁杂,几乎想搜索东西都能查到。但是越来越多是被动输入,在刷屏幕的时候,很大程度是不思考的,而这种不思考就类似老鹰喂食。不管有用没用,囫囵吞枣就接受,盲目的很


就如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又干净,又复杂;又愚昧,又早熟。很像小学时候,教室的后墙上写的那八个字,“严肃,活泼,团结,紧张”,或许很多人就是矛盾体。细想一下,说他们早熟,是因为他们懂得太多了,稳定的国情和先进的科技给予了追求更高生活层次的土壤。游戏,娱乐,网络,手机,智能,很多东西在孩子出生后就已经变得唾手可得,上手时间也是大大提前,所以显得精通一切。哪像更早的孩子们,比如我这一代,小时候就玩泥巴造机器人,玻璃球,挑雪糕棍,扔四角,跳绳,打沙包,砸瓦,扔木棍(原谅我有些游戏不知道用什么汉字来表示)现在的孩子更多是在文艺类发展,艺术,体操,舞蹈,书法,歌唱,乐器等,论个人观点,我还是喜欢那个浑身脏兮兮,疯子一般跑来跑去,追逐打闹,撒泼打滚,四处浪荡,经常被父母训斥确又屡教不改的童年。跑跑跳跳,对运动神经也好。只是这个年代的孩子,面临压力太大,好像一出生便被急急送上比赛场道,晚一秒,就会被别家孩子超越。他们负担的太多,却又享受的太多。早熟是因为现代的营养跟上了,不用受体力苦了,个子高了,能直接接触当下的卓越科技产品,头脑灵活了,成人阶段的普遍生存规律被他们快速认识并接纳,所以无论跟他们讨论什么,他们都能插上几句话,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也确实是几句话而已,再深了,他们就无所适从,就好似他们精通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你跟他们聊斐波那契级数,他们就闭口不言,如此一看,却又是一种飘浮。我发现好多小年轻都是如此,甚至自己也是如此


四大文明古国,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现在残缺于世的文明还有多少?甚至像古罗马,古希腊,这种可以说是原来欧洲的中心,欧洲的心脏,文学,艺术,科技,宗教,神话,哪一项不是卓然领超世界,现在又变得什么样?当然主要原因是缺少了参与工业革命阶段,导致科技进度一落再落,很像一个文科生原来一枝独秀,后来被一群理科生一顿爆揍,老实了。但是在之前泛希腊化时代,那种学术思想的争辩,以及治国理政的决策,都是值得借鉴的。国家鼓励孩子去四处流浪,去拜师门下,去追寻真理,人们渴望得到见识,以求更多机会接触世界。他们或许暂时不知道三角函数怎么求解,但是有了这种见识,这种经历,脑子里形成的思想体系会让他以后在学习函数时快速掌握。这种过程,颇有些“先博观,后约取”的味道,其实,治理各种学问,大抵都是此等过程吧


所以,增长见识,增加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变得尤其重要。可以明显感到,一个有知识,有素养,有思想的人是多么宽容,和善,有亲近的人格魅力,这种影响是直接感受到的。反而,一个见识有局限的人,会固执,会偏激,因为他的思想领域只有这么大,凡事都是绝对,唯一的,你和他吵架会输,因为他会一句话跟你连吼十遍,而你十种观点轮流说一遍也不抵事。这样一看,忽然发现,世界上的成见就有了一定原因的解释,有人看你年轻漂亮,却嫁了一个丑老公,对你冷嘲热讽;有人见你文身,说你不学好,装黑社会,流里流气;有人见你有钱,开始说三道四,字里行间逃不出你是因为有父辈的原始资本积累;有人看你整容,说你隆的鼻子不美观,屁股不翘胸不大。凡是种种,不胜枚举


其实,压根不用在乎,常言那句话,你做的再好,也会有人说你做的不好。老公丑不丑,我们恩爱就是了;文不文身,我个性就是了;是不是富二代,我有钱就是了;是不是整容,我漂亮就是了。又不是你生我养我,你管我呢?


思想局限多的人,不会认可自己认知以外的东西。想起大学时候,有位英语老师,我和一个同宿舍同学英语学习比较优秀,对老师也敬重,关系很好,大学期间一直有往来。教师节,我们还一起给老师买礼物,老师请我们喝咖啡。我大三时,老师还给我介绍兼职,去给一家公司当业余翻译,一周去三四次就行,每次2小时,时薪80-120,好像是这样,有些忘记了,总之关系很好就对了。后来大四毕业季,老师请我们吃饭,中间随意聊点话题,等到同学去厕所的空档,老师给我一个光盘,说“阿云,我看出来了,你呢,毕竟出去工作过,越来越有社会气息了,小刘(我同学)呢,一直在学校搞学术,胆子不如你的大。这样,这个光盘你们回去看看,也没什么不可见人的,就算是增长点见识”等吃完饭,我们送走老师,我就把老师的意思跟同学表达了一下,同学有点意外,觉得不太能接受,觉得老师是参加了一个什么宗教,不想看。我那时候也担心是不好的东西,觉得不想看就不看了,无所谓,然后就扔在路边的垃圾桶了。只是后来,我去工作,同学保研,和老师联系也少了。如果放到现在,我觉得我会有兴趣去看看那个光盘的


说到这里,又想起一个话题对比:资本和整容。是因为看到一句话,说为什么有钱人都普遍去宣称自己不是富二代,钱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赚的,而整容的美女却一直简称自己没有整,是天生丽质?稍微思考一下,我觉得有这两方面原因:创业也好,白手起家也罢,自己辛辛苦苦,风里来雨里去,是依靠后天的努力,才有了现在的局面,这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尤其是对于男人,这种能力的比较是贯穿始终的,可以等同于不管多好的闺蜜关系,女人间也是存在外貌上的比较。男人的行业不同,能力的比较最终化落到钱或者权上,靠这种量化来判断能力的高低。而女人的外貌,小时候无所谓,看不太出来,可是女大十八变,尤其是女孩长大了,有了攀比心,这种比较就越来越明面了,所以都希望变美。最后无论是通过整容还是天生丽质,结果是都漂亮了,但问题来了,为什么不太愿意承认自己整容呢?是因为整容意味着我先天不行,是后天去弥补的,而这种弥补是本来多此一举的事,在先天娇容的美女群体面前,这种弥补是不好上台面的,就好似打篮球,被对手说“你的耐克鞋是假的”一样的尴尬和无所适从。第二个原因是,你现在有钱,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得来的,这种努力充满艰辛的,尤其是充满正能量的,是正向关系,能增加个人魅力和印象分。而整容却不算一种完全的正向,它所体现的正向差不多就体现在个人漂亮了,自己有信心,以后也方便找个帅老公。但是问题就在于整容本身,它是一种在技术手段和投资付出没多大差别的劳动。这么说吧,你找A医院也行,B医院也行,所有的女孩从丑到美的过程,自己是不需要付出实际劳动的,你给钱,医院做手术,你变漂亮,就是这么一个过程,你可以做,我也可以做,因为劳动是整容医生做的,不是个人做的。这里面缺少那种辛苦,那种努力,那种正向,所以很多人就不愿意承认了。但如果你是通过运动,健身去让自己从胖子变成美女,这里面有了自己的实际劳动成分,也就有了正向,所以,这也是人们乐于去宣扬的


见识多了,就不需要那么多纷繁复杂的装饰了。会有人,怕孤独,怕冷落,怕不合群,怕被孤立,而在自身周围装裱一切精致。也会有人掩饰自卑,去大喊大叫,把外表显示的满身是刺,也是一种手段,是一种进攻式的防御手段,所以两个人都不讲理的情况下,大都面目狰红,青筋暴露,比比谁的嗓门大。凡事稍微想开一些,心情就愉快的多,比如有些女孩子不结婚的部分原因,不是不能,是周围的环境和亲朋好友的影响下,觉得自己一定要找个更好的,因为自己应该值高价,如果下嫁会被别人被自己看不起的。挑工作种类也是一样,脏苦累活有的很赚钱,但是也不去做,因为没面子。在地铁上被为老不尊的人叫着让座,肚子满腹委屈,却迫于道德压力不敢争辩。世界上好多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这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自由,相对来看而已,所以,想开一点


(写于王者荣耀八连跪后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