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蛻變讓“安全感”“幸福感”觸手可及

老舊小區一直是城市基層社區治理的難點和重點,在師宗縣漾月街道路新社區,就有一個“30歲高齡”的老舊小區,從曾經的“髒亂差”蛻變成現在的“潔安美”,180度的大轉變折射出一條老舊小區獨特的治理之路。

師宗縣師能小區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現有184戶825人,其中,老年人605人,黨員12名。該小區經歷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因管理不到位,髒亂差現象十分突出,導致信訪事件高發、糾紛事件頻發、治安事件突發,小區治理成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漾月街道黨工委、路新社區黨總支立足小區實際,聽民意、找問題、定措施、抓落實,確立了“五治融合”的治理思路,整合資源全面推進小區治理工作,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老舊小區蛻變讓“安全感”“幸福感”觸手可及

政治一根線:小區黨建貫穿治理全過程

漾月街道黨工委積極探索實踐“黨建+N”模式,堅持把黨建這根主線貫穿小區治理全過程和各方面,讓黨支部建在小區上,使小區黨支部成為小區治理的堅強戰鬥堡壘。為確保小區黨員群眾的組織生活正常有序開展,改建了黨群服務中心,配套了必要設施,完善了黨建相關制度。以“黨建聯盟”為載體,推動縣委辦、縣政府辦、縣委政法委、星達星、彩雲紫薇磚廠等13個黨支部(總支)與師能小區黨支部聯建,共同推進小區治理,據估算,聯建單位、企業共籌資10萬元餘。

老舊小區蛻變讓“安全感”“幸福感”觸手可及

自治一張網:網格化管理激發內生動力

為充分發揮小區居民的主人翁精神,實現小區居民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師能小區黨支部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讓群眾成為小區治理的最大受益者、最好參與者和最終評判者,積極建立“黨建網+行政網”兩網合一的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廣泛徵求民意,把小區的8棟樓房分別命名為愛心樓、迎新樓、團結樓、和諧樓、幸福樓、文明樓、平安樓、路新樓;小區黨支部組織召開群眾代表大會,民主推選出24名群眾代表和8個樓主,同時按有關程序組建師能小區管理委員會,把小區劃分為三個片區,每個片區及每棟樓都明確了1名黨員和1名樓主作為網格服務管理員。小區黨支部和管委會成立後,研究制訂《師能小區保潔辦法》、《師能小區車輛規範辦法》、《師能小區居民公約》、《師能小區樓道公約》等,進一步明確黨支部、管委會、小區網格長、片區網格員、樓棟網格員、群眾代表的職能職責。小區治理期間,共組織黨員群眾出工出力500餘人次,清理汙水管網120餘米,拆除私搭亂建柴棚2間、破舊路燈杆4棵,清理垃圾70餘噸;硬化場地1100平方米,改造休閒長廊220平方米,更換樓道管網13根,新裝太陽能路燈10盞,自劃停車位90餘個。

老舊小區蛻變讓“安全感”“幸福感”觸手可及

法治一面牆:依法治理確保和諧穩定

為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讓居民提高尊法、學法、用法、守法意識,小區黨支部、管委會在小區通道牆面上分別設置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傳統“禮、義、廉、恥”教育三個板塊,從法治宣傳、平安建設、傳統教育多個角度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結合小區實際,街道和社區綜治中心不定期組織開展法律進小區普法活動,大力宣傳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規。針對小區矛盾多的實際,建立了矛盾糾紛調解服務中心,及時化解小區內部矛盾糾紛26起,有效維護小區的安定團結。在小區治理過程中始終堅持依法決策,期間就環境整治、居民停車、監控安裝等系列問題召開黨支部會議4次、管委會會議3次、黨員會議3次、樓主會議5次、群眾代表會議8次,防止因決策不當引發社會矛盾。

老舊小區蛻變讓“安全感”“幸福感”觸手可及

德治一條廊:倡導居民革陋習樹新風

奉獻愛心,處處可為。師能小區以公益為補充,凝聚力量,互助互幫,從實際需求出發,組建小區技能志願者服務隊伍(小區現有水電工、泥工、電焊工等工種),完善志願者管理制度,建設初心驛站。通過搭建志願服務平臺,建立固定的聯繫方式和服務內容,列出服務清單,並進行積極宣傳,讓小區居民瞭解服務內容,讓居民主動與志願者服務站聯繫,實現群眾點單,志願者接單,群眾吹哨,志願者報到,精準對接群眾服務。同時,設立小區紅黑榜,對拖欠或拒不繳納管理費、亂扔垃圾、亂停亂放的業主予以通報批評,對積極支持配合小區治理的好人好事予以通報表揚。全面展示小區治理歷程,對比小區治理前和治理後的變化,讓居民記住“鄉愁”,引導小區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老舊小區蛻變讓“安全感”“幸福感”觸手可及

智治一面屏:深入推進平安小區建設

以“雪亮工程”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小區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小區治理智能化進程。按照“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要求,建立健全門衛管理制度,安裝小區公共安全視頻監控11個,安裝門禁身份識別系統1套,安裝車輛進出識別系統1套,實現小區內部公共區域安全管理一個屏幕。同時,組建志願平安巡邏隊,讓“紅袖章”飄起來,開展樓道堆物、高空拋物、院內曬物等巡邏11次。

老舊小區蛻變讓“安全感”“幸福感”觸手可及

通過治理,師能小區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從一個髒亂差的“老舊小區”蛻變成一個潔安美的“紅色小區”。目前,小區居民上訪率、糾紛發生率、治安發案率顯著下降,小區居民思想覺悟、人居環境質量、內部管理水平顯著提高,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大幅提升,成為全縣老舊小區治理的典範。(來源:師宗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楊金花 袁燕坤 嶽城坤)

老舊小區蛻變讓“安全感”“幸福感”觸手可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