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暴裂無聲》:黑暗能夠揭穿,但痛苦未必能被表達

《暴裂無聲》是由忻鈺坤執導,宋洋、姜武等主演的國產犯罪懸疑片,豆瓣評分8.3分,於2018年4月4日上映。該片圍繞一個啞巴父親尋找失蹤的孩子展開,延展出不同的人性,最終未找到孩子的故事。好於國產大多數的懸疑片和犯罪片。

影片設定時間是2004年的冬季,在內蒙古包頭取景拍攝。有一個放羊的小孩張磊,羊回來孩子卻不見了。妻子翠霞打電話給煤礦工父親——張保民,張保民立馬趕回家中,尋找兒子下落。尋子途中,與弘昌礦業老闆昌萬年相遇,並意外救下律師徐文傑的女兒。看似毫不相干的仨人捲入到一起,其實張保民兒子的失蹤與他們倆有密切的聯繫。

值得一提的是導演——忻鈺坤,1984年出生在內蒙古包頭。第一部處女座《心迷宮》,小成本的電影帶來將近十倍的回報率。一出手就大獲全勝,導演憑藉該片獲得第5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提名。忻鈺坤這三個字,一下子橫空出世。該片劇本雛形在導演忻鈺坤前作《心迷宮》之前就已完成,但由於資金和經驗等問題,本片一度擱置,可謂《暴裂無聲》才是導演最想拍的處女片。

本片是一部犯罪懸疑類的電影,靈感來自社會新聞,貼近現實生活。此片不僅是揭露金字塔的階級差距,更重要的是讓人思考自己人生。今天我就從敘事架構、情感隱喻、主題呈現三個方面來深度解讀本片的魅力所在。在文章的最後一部分,我也談談一些影片故事之外的對人性複雜的延展與思考。

8.3《暴裂無聲》:黑暗能夠揭穿,但痛苦未必能被表達

01、從敘事結構分析:線性示敘事結構,三條線交叉並行,擴充電影信息量,使劇情的呈現更加豐富與完整

《暴裂無聲》是一部犯罪懸疑的現實電影,但反響不如《心迷宮》。章子怡在微博發文支持忻鈺坤導演的新作,這部電影不該反響如此平平,突出這部電影水準不低。演員章子怡說:

《暴裂無聲》是他的第二部作品,依舊高水準,簡明而有力。男主角很出色,他演一失語者,全片無臺詞,他無聲的憤怒,無聲的吶喊卻震耳欲聾……

《暴裂無聲》不該如此無聲!

導演忻鈺坤對影片構建是出眾的。不像《心迷宮》那種非線性敘事結構,讓觀影者困惑不已。該影片敘事結構簡單清晰,通過啞巴礦工張保民尋子、昌萬年涉嫌非法採礦、律師找女兒這三條線,將三個毫不相干的人牽扯到一起。我們一起來看下:

①啞巴父親尋找兒子,為引出後面故事埋下伏筆,將觀眾代入其中

電影伊始,一雙黝黑的小手正搭著石頭塊,呈金字塔形。一小孩正放羊,帶羊喝水時發現旁邊有死去的鳥。後鏡頭一轉,在黑漆一團的隧道里,有人正在進行激烈的打鬥。有工友跑來告訴正在打架的張保民,說他兒子不見了。

但張保民未直接回家,而是先去丁海的羊肉館。曾因張保民不籤土地協議,和丁海起爭執打鬥戳瞎丁海眼睛。因此兒子不見,張保民第一時間就懷疑丁海。當他坐在羊肉館內,聽到有小孩害怕的叫喊聲。不顧老闆娘阻攔,闖進房間一看果真有孩子,但戴著面具。他伸手把小孩面具摘下,卻發現不是他家磊子。

張保民回到家,妻子翠霞哭著說,羊一隻沒少,但磊子不見了。張保民打電話給學校,電話鈴響幾次也無人接聽。進而去孩子放羊地點尋找,只剩孩子散落一地的石塊。塵土飛揚的土路上,他舉著照片給過往大巴車看。去警察局報案,貼尋人啟事的傳單。

影片對張保民尋子的敘述,讓觀眾也會去尋找孩子,代入其中。為下文遇到昌萬年和律師徐文傑的出場埋下伏筆。設置下文昌萬年被紀檢組上門調查非法採礦一事,推動徐文傑律師的出場。讓我們更好的理解影片所傳達出來關於人性和階層的問題。同時擴充電影信息量,使劇情的呈現更加豐富與完整。

8.3《暴裂無聲》:黑暗能夠揭穿,但痛苦未必能被表達

②礦產老闆昌萬年,收購金泉礦業遇保民,使劇情變得波折

在保民尋找兒子路途時,鏡頭切換給昌萬年。他正在自己董事長室裡,請金泉礦業的老闆李水泉吃羊肉火鍋。一大桌子上擺著切成片的羊肉,給昌萬年一近鏡頭,大口吃羊肉。叫李水泉吃肉,他說他吃素。昌萬年蹦出了少有的幾句話:“羊吃素,人吃羊。”

李水泉在昌萬年的威逼利誘下,強行把金泉礦業佔為己有。昌萬年的手下大金,帶一夥人去李老闆礦山,不給工錢直接把工人趕走。這時,張保民找兒子來的這礦上,有一老人家留他吃了飯。外面打的震天響,張保民仍舊淡定地吃饅頭。直到有人動手打那留他吃飯的人,他出手了,打架過程中把昌萬年越野車的擋風鏡給砸了。

大金正好接到老闆電話,和他提起有一兇猛後生。不是這個礦上的,是來找孩子的。昌萬年讓手下把後生帶回去。昌萬年見到張保民第一句話,不是叫他賠錢,而是問他是不是谷豐村的,啞巴父親點頭。啞巴父親注意到旁邊虛掩著門,隱約感覺有點不對勁。昌萬年沒讓他賠償損失,讓他找到孩子後,來他礦上工作。

財主昌萬年心狠手辣把同行礦產收購了,竟然會對一個破壞他豪車的啞巴礦工心生同情。不僅沒讓張保民賠償,還讓他來礦上工作。昌萬年和張保民兒子失蹤存在什麼關聯?電影一步一步緊扣人心,讓人想往下深究,使劇情進一步深入。

8.3《暴裂無聲》:黑暗能夠揭穿,但痛苦未必能被表達

③律師徐文傑找女兒,陰差陽錯被啞巴父親救下,使觀眾心緊扣影片

昌萬年被紀檢組上門調查非法採礦一事,說他律師涉嫌作偽證已被吊銷職業資格。昌萬年連續打電話給律師徐文傑,律師知道很多他不可告人的秘密。不料律師玩起了失蹤,愈發讓昌萬年不安。

為了找到徐文傑,昌萬年讓大金綁架了他女兒。大金開著麵包車從鎮上經過時,張保民正在鎮上發尋兒子的傳單。張保民看見大金,仇恨上心頭。上次大金蒙著頭揍了他一頓,他要揍回來。剛好麵包車問題,張保民騎著摩托車追上。當大金張推車時,他用扳手掄他的背,將其打倒在地,並把司機嚇跑。

後張保民發現車裡有一麻袋,他摸了一下發現是孩子的形狀。正當他解開麻袋想看是不是自己兒子時,司機帶人殺回來。張保民扛起麻袋就往山裡跑,帶著孩子躲到一山洞裡。解開麻袋發現是個女孩,找兒子希望又喪失一分。女孩脖子掛了一信息牌,啞巴父親給女孩父親徐文傑發短信,約好時間地點見面。

律師找到張保民也不是那麼順利,好在最後在山洞裡找到女兒。當啞巴父親指了指那洞時,律師先是錯愕,猶豫了幾秒,後把女兒抱出來。走之後,還瞥了一眼山洞。律師好像來過這個洞,洞裡面好像有什麼東西。

就我而言,在律師徐文傑出場後,劇情迎來高潮,不同階級的人陸續碰到了一起。底層張保民兒子失蹤,富人昌萬年被紀檢組調查,精英中產階級律師女兒被綁架。一環扣一環的劇情呈現,讓觀影者沉浸在導演的故事中,增加了電影故事的豐富感和層次感。

8.3《暴裂無聲》:黑暗能夠揭穿,但痛苦未必能被表達

02、從情感隱喻分析,多重的情節設定加深影片背後的哲思,增加對真實世界的意義,使觀影人產生共鳴

在我看來,導演為了情感傳遞更加強烈,電影深度拓展,安排很多隱喻來加深故事背後的哲思。而其中多次出現的“吃”和“帶面具的小孩”是其中重要的兩個細節隱喻。

1、“吃”既有字面意思,又有深層隱喻,讓觀影者讚歎不已

吃這個行為,有貪婪的吃,有本能的吃,有欣賞的吃,每種吃都不一樣。吃有多重隱喻,代表的含義也不一樣,下面我們一一來看。

昌萬年在校長辦公室吃西紅柿。導演給了一個特寫,只拍昌萬年的嘴,張著大口咬西紅柿,以至於汁濺到衣服上。這是貪婪的吃,做著非法採礦的事,貪婪的壓榨礦工們的血汗錢。

張保民尋找兒子來到別的礦區吃饅頭。老人家好心,得知他是谷豐村的,這路程可不是一點遠。留啞巴父親吃了飯,饅頭蘸腐乳吃是嘴完全被塞滿,臉兩邊的顴骨凸顯出來,狼吐虎咽。張保民是本能的吃,是為了生存而吃

昌萬民擺了一桌的羊肉卷吃羊肉。又是一個近鏡頭,拍吃羊肉時咬的那種美味,吃的是一種享受。他說羊只吃素,人吃羊。這時候他強制性把李水泉的礦業給收購了,暗示著把李水泉的礦業吃掉。享受羊美味的吃同時又有隱喻著這個世界的弱肉強食。

這三次“吃”是代表著身份、地位的高低貴賤。導演忻鈺坤每個鏡頭都不簡單,通過這幾個吃的不同動作,展現出不同的生存狀態,擴充了對真實世界的思考,讓觀影人回想讚歎不絕。

8.3《暴裂無聲》:黑暗能夠揭穿,但痛苦未必能被表達

2、“戴面具的小孩”揭開事實真相,孩子是善良和正義的,用電影反照真實世界

戴著迪迦奧特曼面具的小孩,多次出現。每一次出現都是對張保民孩子失蹤真相的靠近,也是電影中正義的化身。我們來跟尋導演的步伐來看下:

電影開始不久時。張保民先沒回家,去了仇人丁海家。在他家發現了孩子的叫喊聲,戴著面具。坐在地上驚恐地喊叫著,從後面結局來看,這是在模仿張磊未被一箭射死,還有掙扎。

徐律師在他家充電時。他認出了戴眼鏡的律師,對律師做了一個拉弓的動作。徐律師看到這個場景嚇得跑出去。這說明小孩是目睹了殺人的情況,是目擊者。但由於採礦環境汙染嚴重,小孩說不出話。

快結局時,男孩在牆上畫出了真相。一個拉弓的人瞄準著一個戴眼鏡的人,下面躺著一箇中箭的小男孩。這揭示了張保民兒子張磊的死因,但到底是誤殺還是什麼其他原因,結局並沒有明說,而是留白,留給我們無限的想象。

在我看來,孩子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是導演的精心設計,無聲、底層但真實,孩子還代表著世界的溫情,不盡是黑暗。影片背後的哲思,是對真實世界的發聲,對山村問題的揭露,使觀影人產生共鳴。

8.3《暴裂無聲》:黑暗能夠揭穿,但痛苦未必能被表達

03、以主題呈現的角度:剝開啞巴父親尋子的故事外殼,導演想表達的是階層及人性複雜的雙重思考

影片的故事很簡單,圍繞孩子失蹤展開的一系列事情。三個不同階級的人碰到了一起,不同階層的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中層高層人性的複雜還不如底層人民人性的真實和互助。

①階層:受傷害的往往是底層人民

張保民是社會底層,他並不是天生啞巴。張保民發不出聲音只能通過暴力去解決問題,為自己爭取一份薄弱的權力並保護自己免受他人欺負。律師屬於中層精英階級,他不是不能說話,而是故意隱瞞事實,少說話避免犯錯。昌萬民用金字塔砸他手下時,話也不多說,無需解釋,直接動手揍,兇猛殘暴。

昌萬民在吃羊肉的時候,跟他手下說,把這羊肉打包寄加拿大給他的兒子吃。富人孩子在國外,律師孩子在國內,綁架還能被救回來,而底層張保民的兒子卻是屍骨無存。此外從他們各自名字來看也是階層的劃分,張保民,徐文傑,昌萬年,民——老百姓,文——知識分子,昌萬年——生意人。

受害最大的往往會是那些底層人民。他們無權無勢,只能靠自己的拳頭贏得一點點安全感。影片的結尾是那個山洞崩塌,張保民一個小身影就站在山的前面。暴烈,卻發不出聲音,也是保民內心精神的崩塌,底層是無聲的奔潰。

②人性:仇人還會幫助,恩人卻會傷害

張保民和丁海是仇人,但卻幫他躲過一劫。張保民曾因為不籤協議一事, 打鬥過程中用羊肉骨頭戳瞎丁海的眼睛。欠丁海的債一直沒還完,兩個月沒還也未曾去催。在張保民救走小女孩時,大金他們窮追不捨,是他的仇人丁海幫他打掩護,幫他逃過一劫。

張保民救了律師的女兒,卻還是隱瞞真相。在最後他們倆被抓獲時,他們倆之前串通好對好口供。警方審判他們問他們還有什麼要交代的嗎?他們一致回答沒有。他們把小孩死的事隱瞞起來,避重就輕回答非法採礦的事情。

最寒心莫過於此。仇人還會救下保民,而恩人付出生命救下了你孩子,你卻連真相也不肯告訴。啞巴父親一直都不知道兒子死了,還在苦苦追尋。導演通過多方對比,把階層的鴻溝和人性的複雜揭露出來。

8.3《暴裂無聲》:黑暗能夠揭穿,但痛苦未必能被表達

總結一下:

看完《暴裂無聲》這部電影,有一種沉痛感讓我無法喘息。青年導演忻鈺坤的格局很大,電影表達也很多,都是現實存在的問題。有環境問題、階層問題和人性問題,三個問題都在影片中交織,而我主要談了階層和人性。

黑暗能夠揭穿,可是痛苦未必能夠被表達。發不出聲來,內心的暴烈無聲。這是我看電影的感受和思考,希望你看完本部電影也能啟發你不同的思考。歡迎關注@青春一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