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中的苏舜钦,和朋友的一次聚会,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一、贬黜为民

公元1044年,庆历四年的十一月初六日,在位的宋仁宗处罚了一批书生,这批书生都是当时的青年才俊,大宋未来的冉冉之星,但是仁宗并没有留情,下发了一道旨意:

监进奏院右班殿直刘巽、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苏舜钦,并除名勒停。……

而这位苏舜钦就是仁宗皇帝重点处罚的对象,被开除了公职。举朝上下竟无一人站出来帮忙说句话,安静的犹如死寂一般。年仅三十八岁的苏舜钦心灰意冷,人到中年,丢失了工作,面对着未来不知道该往何处走?

清平乐中的苏舜钦,和朋友的一次聚会,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电视剧《清平乐》中的苏舜钦

宋代的官员退休以后,多会选择在洛阳定居,安享晚年,苏舜钦是看不上的或者是不好意思去,因为在洛阳有太多他熟悉的人了,自己一个被公然开除了的落魄书生,如此狼狈的跑去洛阳,简直是自找没趣。

笃定不能去洛阳的苏舜钦,觉得去还是去苏州定居。对于苏州这个自己魂牵梦绕的地方,原先碍于工作,没有抽出时间去游玩一番,如今倒也刚好去散散心。

打算好了去苏州的苏舜钦,却迟迟没有动身。他在等,等皇帝是否会再给他一次机会,他在等马上到来的特赦令,但是他等来的是什么消息都没有。过了冬天,自己再也没有理由待在京城了,该是时候收拾东西去苏州了。

过完年,刚开春,苏舜钦带着自己的家人离开了京城,坐船去了苏州,而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了。

在宋朝开除公职差不多就是除死刑外最重的处罚了,宋代有不杀士大夫的祖训,而苏舜钦的处罚便是文人所遭受的最严重的的惩罚了。

这位与宋诗“

开山祖师”梅尧臣齐名,祖父和父亲都是一代名臣,自己诗文书法影响深远,被宋代书法四大家的米芾黄庭坚称颂不已的一代才子,为何会遭受到这番打击,直接给了和死一样的惩罚。

二、赛神酒会

那是公元1044,庆历四年的深秋,各个大大小小的衙门正在准备着赛神会。这赛神会并不是什么庙会,而是衙门内工作的人,对给了自己饭碗的保护神祇进行一次酬谢。而这位苏大才子所在的进奏院也开始忙活起来,准备这赛神会。

清平乐中的苏舜钦,和朋友的一次聚会,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清平乐》中的苏舜钦,此时任职进奏院

这赛神会名义上是为了酬谢神祗的保佑,但实际上都是衙门的上班族给自己找个借口,出去胡吃海喝一顿,跟牛群的相声《巧立名目》那般类似,只是不会有那么些讽刺的意味,只是这帮文人闲来无事出去聚聚餐的事。

但是聚餐是要花钱的,苏子美(苏舜钦的字)请客,总不能丢了面子,怎奈自己虽然官职头衔一大堆,大理评事、集贤校理、监进奏院,看着名字倒是挺多的,但都是一些从七品或者正八品的官,而这位苏子美便是进奏院的一把手,也只不过是个正八品,官阶低,俸禄自然少。叵耐看重面子的文人自然是放不下面子的,缺钱怎么办呢?

想办法吧!想来想去,还是看准了那一堆废纸。

魏泰的《东轩笔录》记载:

庆历中,苏舜钦提举进奏院,至秋赛,承例货拆封纸以充。舜钦欲因其举乐,而召馆阁同舍,遂自以十金助席,预会之客,亦醵金有差。

这进奏院的职能就是文书的上传和下达,顺便兼打印机和复印机的功能,当然那个时候是没有打印机和复印机的,只能靠人来手写,因此这进奏院就囤积了一些废纸,此时苏舜钦看上了这堆废纸,在他眼中这可不是废纸了,这是钱啊,这是他聚会请客的面子啊。

卖掉了废纸,筹集了些钱,然后叫上一大堆铁哥们准备出去聚会了,为了把场面弄得大一些,苏舜钦让这帮铁哥都凑了些过来,开个等级高一些的聚会。

我们再来看看有哪些人参加了这次聚会。

《续资治通鉴长编》开列的名单有:

工部员外郎、直龙图阁兼天章阁侍讲王洙;集贤院校理刁约陆经江休复王益柔章珉;馆阁校勘宋敏求;直集贤院吕溱;太常博士周延隽;殿中丞周延让;将作大监徐绶等等,都是当时的俊彦名士,才华横溢的文人。

清平乐中的苏舜钦,和朋友的一次聚会,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电视剧《清平乐》中的王益柔

苏舜钦准备聚会,有人不请自来,也想参加,这人叫李定。本来人家热情高涨的来参加聚会,但是苏子美心骄气傲,看不起李定的官职,一顿打发了。

李定这老兄的官职可能是受祖上的恩荫而来,在苏舜钦等人眼中自然是瞧不上的,在他们眼中这些人没有真才实学,靠着祖上才得到的官职,就如此毫无遮拦的“

羞辱”了一番李定。

气走了李定,接下来,这帮铁哥们开始了聚会。

《宋史·苏舜钦传》记载:

会进奏院祠神,舜钦与右班殿直刘巽辄用鬻故纸公钱召妓乐,间夕会宾客。

文人开宴会,自然少不了酒,一顿酒下肚,便有了非分之想,感觉光喝酒是少了些东西。宋代文人浪漫风流的那股劲一上来,就做出了出格的举动:召妓乐

虽然这召妓乐不是什么大罪,但在尤为注重礼节和行为举止的宋朝,对于一位官员,这是对自己形象的极大损毁之举。在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情况下,却架不住青年才俊的自负和浪荡心态。

酒过三巡,开始肆无忌惮,愈发的神游太虚,忘乎所以。王益柔,就是这位老哥,乘着酒劲,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诗,叫做《傲歌》,诗是这么写的:

九月秋爽天气清,祠罢群仙饮自娱。

三江斟来成小瓯,四海无过一满壶。

座中豪饮谁最多?惟有益柔好酒徒。

三江四海仅一快,且挹天河酌尔吾。

漫道醉后无歇处,玉山倾倒难相助。

醉卧北极遣帝扶,周公孔子驱为奴

这口气也忒大了些!

这帮哥们就这样瞎闹腾到深夜,才作罢,一个个醉醺醺的,沉醉在自己的梦中。

清平乐中的苏舜钦,和朋友的一次聚会,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电视剧《清平乐》中苏舜钦等人聚会

梦醒了以后,可就要遭殃了。

三、飞来横祸

几天之后,一队开封府衙役拿着长长的名单,出没在街头巷尾,进出私宅之中,一会的功夫一应人犯全部抓到。

这帮人犯被戴上枷锁,在衙役的驱赶之下全部打入了开封府大牢。

清平乐中的苏舜钦,和朋友的一次聚会,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清平乐》中抓捕苏舜钦等人

而这帮人犯就是苏舜钦和他的铁哥们,就是那晚参加聚会的这帮子热血青年。

说来,这帮人到底犯了什么事,才会被抓起来的呢?

是有人告发了他们,是谁告发的呢?

那就是被苏舜钦看不上的那位李定,就是这位老兄告发的。

清平乐中的苏舜钦,和朋友的一次聚会,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清平乐》中的中书舍人李定

《东轩笔录》记载:

先是,洪州人太子中舍李定愿预醵厕会,而舜钦不纳。定衔之,遂腾谤于都下。

怀恨在心的李定,添油加醋的散布新闻,大肆造谣中伤,而李定的中伤就让苏舜钦的政治对手看到了机会。

这位对手是谁呢?就是王拱辰。

清平乐中的苏舜钦,和朋友的一次聚会,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清平乐》中的王拱辰

当时的仁宗皇帝任用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等人,进行的吏治改革,史称为“庆历新政”。

既然是改革,就必要要损害某些人的利益,但是新政并没有损害王拱辰的利益,他反而是支持的。但是这位王拱辰心有点小气,看着仁宗重用这帮人,自己遭到冷落,气就不打一处来,也就越发的嫉妒了,越嫉妒就越看越不顺眼,那就想个办法修理一下吧!

王拱辰暗地里指使御史鱼周询、刘元瑜递交奏章,列举了几条大罪:

  • 公款吃喝、监守自盗;
  • 举止轻浮、与妓女同坐;
  • 王益柔作诗诋毁圣人;
  • 江休复、刁约、周延隽、周延让“服惨未除”,就是还处在丧期之间,视为不孝。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

于是舜钦及巽俱坐自盗,洙等与妓女杂坐,而休复、约、延隽、延让又服惨未除,益柔并以谤讪周、孔坐之,同时斥逐者,多知名士。

其中监守自盗和诋毁圣人按照宋朝的法律是可以判处死刑的。

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清平乐中的苏舜钦,和朋友的一次聚会,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电视剧《清平乐》中的仁宗皇帝

仁宗皇帝大怒,直令开封府将一干人犯全部抓捕归案,这是开封府,说明仁宗的眼中这是一件政治事件,不是违纪问题。

《宋史·王拱辰传》记载:

时杜衍、范促淹为政,多所更张,拱辰之党不便。舜钦、益柔皆仲淹所荐,而舜钦,衍婿也,故因是倾之,由此为公议所薄。

其实说起来寒酸的进奏院吃个饭还要卖点废纸凑个钱,说出去都不好意思自己是当官的,几个文人凑点钱吃个饭,本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却被加上政治色彩,也就问题很大了。

后来皇帝就处罚了这几位聚会的哥们,其中苏舜钦直接被革职为民,受到的处罚最重。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

世以为过薄,而拱辰等方自喜曰:“吾一举网尽矣!”

王拱辰倒是很开心。

清平乐中的苏舜钦,和朋友的一次聚会,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电视剧《清平与》中的王拱辰

四、魂落苏州

去苏州的路上不免要和同病相怜的好友叙叙旧,互诉衷肠一番,在濠州辞别了自己的好友,一起参加聚会,又一起被贬黜出京的王洙,一路乘船而下到达淮阴,此时的子美诗兴大发,写下了著名的《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这首诗虽然与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类似,但是所抒发的情感却是截然相反的,一片压抑苦闷的气氛。这也难怪,一颗自豪骄傲的心,遭受到这般打击,放在谁的身上,谁也会受不了的。

一路南下到达苏州的子美兄,暂借在舅父家中,但这毕竟不是长远之计,但他又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住处而内心不安。

经过子美兄的一番辛苦,终于找到了一块自己满意的地方,但此地已经荒废了多年,相传曾经是五代时期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的池馆。苏舜钦看上了这块地,花了四万钱买了下来,然后经过自己的一番修整,起了个名字“

沧浪亭”,在自己的世外桃源中,过得悠闲自在。

丢失了官职,心灰意冷,黯淡无光的苏舜钦就在自己的院子中乐得自在,也就在三年后,苏子美病逝了,一个月前刚刚接到朝廷任命他为湖州长史的旨意。

清平乐中的苏舜钦,和朋友的一次聚会,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配图源于电视剧《清平乐》截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小白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探索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