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小金庫—第五畫《家》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育小金庫。我是JC,一個多肉型善變的天才,一個拼死鑽牛角尖的金牛座,善於喋喋不休、善於發現這個世界美麗的小角落,希望你們可以跟我講講你對美麗的認知。

關於作者

美育小金庫—第五畫《家》

康斯坦丁·馬科夫斯基(Konstantin Makovsky)

康斯坦丁·馬科夫斯基(Konstantin Makovsky)

是收藏家葉戈爾·諾維奇·馬格夫斯基的大兒子。卡爾·布留洛夫(Karl Bryullov)和瓦西里·特羅皮寧(Vasily Tropinin)都是他們家的朋友。

1839年7月2日

出生於莫斯科,俄羅斯著名藝術家、俄羅斯流浪者協會成員。

1851年

他考入莫斯科繪畫雕塑和建築學校。他在學校裡成績優異,獲得了能夠拿到的所有獎項,併成為該校的第一名大學生。

1858年

馬格夫斯基進入聖彼得堡美術翰林院。

1870年

馬科夫斯基成為“巡迴展覽美術家協會”的創始人之一,並開始創作體現日常生活的寫實畫。他不僅在學院派展覽上展示自己的作品,還帶著作品參加的展覽。

“巡迴展覽畫派”詳見《無名女郎》

1870年代中期

在遊覽了埃及和塞爾維亞之後,馬科夫斯基的畫風發生了重大變化。他的興趣從社會和心理問題轉向了色彩和形式的藝術問題。

1889年代

在巴黎世界博覽會上,他因作品《伊凡雷帝之死》、《帕里斯的評判》和《惡魔和塔瑪拉》獲得金獎。馬科夫斯基是當時最受推崇、薪酬最高的俄國畫家之一。

1915年9月30日

在聖彼得堡一場車禍中去世,享年76歲。

美育小金庫—第五畫《家》

《家》1871年,現藏於莫斯科特列恰柯夫美術博物館

《家》1871年,現藏於莫斯科特列恰柯夫美術博物館

家是什麼?家是我們人生的驛站,是我們生活的樂園,也是我們避風的港灣。在康斯坦丁這幅畫作《家》中,沒有庭院、沒有房間、沒有傢俱,只有少數民族少婦在簡約的帳篷外給孩子餵奶的情景。對於懷中嬰兒,母親的乳汁就是家、母親的懷抱就是家。畫家充滿感情地表達出了這種美好的“家”的感覺和深厚的母愛。這是畫家對俄羅斯鄉村割麥人所謂家的一種震撼人心的表現形式。康斯坦丁說:“我有成就了,我覺得不是由於學術,不是教授的結果,而只是我父親的緣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