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與魯迅:究竟誰才是真正的文豪?

對大多數人來說,李敖的一生歷經傳奇。1935年4月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1949年10月前夕卻舉家遷到臺灣。這位一生為民眾的權利而吶喊的“自由主義鬥士”,卻因為批評國民黨的獨裁而兩度入獄。出獄後信念不改,為了揭穿“國民黨”的假民主而奔走嚎呼,後被平反。他被西方公認為是“中國最偉大的批評家”。在西方世界的知名度一度超過胡適、魯迅等。

李敖和魯迅先生一樣,都創作了數量驚人的雜文,不過在李敖看來,他的雜文不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遠遠超過了魯迅。在《李敖有話說》節目上,李敖對魯迅先生從思想到文筆都展開了一通批評。他說:“我們今天從歷史(學)家的觀點看,魯迅是什麼革命家呢?他不是革命家。魯迅是什麼思想家呢?他的思想其實是相當貧乏的。”在談到魯迅文章的時候,他又說:“魯迅的文章受到了舊文學和日本文法的影響,才寫出了半文不白、特別彆扭的魯迅式文體”。接著他舉例說:“魯迅的文章裡有一句:‘然而我們是忘卻了自己曾為孩子時候的情形了《且介亭雜文·拿來主義》’,請問,這叫什麼白話文?為什麼不能好好說話呢?說的這麼拗口。”他還舉例說:“還有一句,‘我想,人世是要完結在當作笑話的開心的人們的大家歡迎之中的罷《華蓋集續編·幫閒法發隱》’,大家看看,這是什麼章法?有這麼寫文章的嗎?那些天天吹捧魯迅的人,你們來解釋一下這句話該怎麼理解?”

說實話,魯迅作為一個白話文的開拓者,其文筆不可能不受到文言文的影響,所以從當代人看來,有些句子確實有點含混晦澀,不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範。但是由此就全盤否定魯迅,是不是有點以偏概全了呢?

可惜魯迅先生已經死了,否則,真要和李敖論戰起來,不知道會是怎樣的結果。有一點也許已經說明了問題,魯迅在很多人眼裡是一個“文豪”,卻很少有人說李敖是“文豪”。

李敖與魯迅:究竟誰才是真正的文豪?
李敖與魯迅:究竟誰才是真正的文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