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開經語

宣道貴德抱無得一 行善利生濟世救人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 知強守柔神定氣閒

求真返樸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無名玄同無礙 上德無己法雨無邊

學習道德經,開啟大智慧

此章再次宣說破“爭”之法。爭是無始以來的惡習,必須以道破除。見道則見真,即真以破假,破假則破爭,世人為假而爭也。老子觀察人間,就是一個爭鬥場,這是萬惡之源。在玄同大定中,萬物玄同,相愛無爭。怎麼到了人間就相反了呢?

老子宣說《道德經》,就是要闡述玄同與爭鬥之間如何發生,如何迴歸的妙

理。只有證道,人才會不爭,恢復玄同,恢復道和。上章宣說了證道二態五步實修法,破除對耳目的迷信,開啟內明真心,實證道體,使心有所歸。這樣才能化爭鬥為相愛,化相愛為玄同。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此章主題是“曲則全”,是消弭爭鬥的一條坦途。世人好爭,但不知為何而爭?爭不是目的,而是一種不良習性。清淨為天下正,天下本為清淨,自心本為清淨故。人最需要的是清淨,人應該爭清淨才對,怎麼為利益而爭?世人錯會了利益的內涵,其實清淨才是人生最大的利益。

很多註釋家以“委曲求全”來解讀,大誤。

第二十二章

第一段:

曲則全,枉則直,

窪則盈,敝則新,

少則得,多則惑。

第二段: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第三段:

不自見(xiàn),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能長。

第四段: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第五段: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此章經文分為五段。第一段經文:

曲則全,枉則直,

窪則盈,敝則新,

少則得,多則惑。

經文:曲則全。這是遠古證悟者傳下的教法,曲是無形、無己,水是曲的代表,第8章宣說水有七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不與器爭,隨方就圓,能屈能伸。“曲則全”是互相接納性,代表了不爭的態度,不能解釋為委曲求全。

“曲”萬事萬物互相接納之正道,陰陽二元正是互相接納而生生不息。太極拳現在風靡國內外,雖然是“拳”,以接納為上。進一步說,“曲則全”就是形曲德全。前文“公乃全,全乃天”(16C),全即全德之人,全德則不虧。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莊子讚美了多位殘疾人,如兀者王駘、申屠嘉,他們雖然身體已經殘缺,但卻是全德之人。莊子說:“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人之小人,天之君子。”人眼中的君子(成功者)是天眼中的小人(失敗者),人眼中的小人(失敗者),正是天眼中君子(成功者)。“畸人者,畸於人而牟於天”。(大宗師篇)人眼中是殘疾的,但天的眼中是完整的,絲毫不虧。

衛靈公喜歡一個殘疾人,他“有人之形,無人之情”,無人之情就是無凡情,凡情就是爭鬥之情。衛靈公非常喜歡,因為他雖然形體殘疾不堪,但有祥和之氣,與之相處非常和樂,沒有任何潛在的威脅,衛靈公很有安全感。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河上公注為“曲己從人”,是就是菩薩心腸,即佛教說的“恆順眾生”。全不能解為全身,而是全德。老子說“吾之大患在吾有身,及吾無身,無有何患?”。(13C)身體是大患的根源,理解為“全身”即大錯了。老子講“無私”、“不爭”,莊子講“無己”、“全德”,二位大宗師都是同一妙理。歷來把“全”理解為全身而不是全德,把曲則全理解為類似委曲求全,這段經文就沒有意義了。

曲則全,有凡夫之全和聖人之全凡夫之全是形全,聖人之全是德全,不可不知。凡夫之全是貪心的表現,聖人之全才是最高深的境界。曲則全的內涵必須超越凡夫之形全,達到聖人之德全。此章最後“誠全而歸之”,就是聖人之德全。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王弼認為老子這裡用樹為喻。從外形看,一棵樹的樹根都是曲折的,盤根錯節,這樣樹才牢固,狂風不到。樹的枝葉樹冠都是分叉的,這也是曲,樹就是如此生長的。從內部看,任何生命體都是細胞組成,細胞不是直線結構,而是曲曲折折的網狀結構。人體的血管,尤其是毛細血管更是彎彎曲曲,把血液輸送到每一個細胞。

身體五臟互相配合成為一個生命體,沒有人間的爭鬥。曲是互相接納,組成最有效的生命體的網狀結構。社會也是網狀結構,彎彎曲曲,父子、夫妻、兄弟、族人、同鄉、族群、國家、全人類,人與動物植物、人與自然,結構非常複雜,只有全德之人組成的社會才會十分和諧幸福。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老子這裡講了組織學,生命體是一個複雜的網狀組織,社會是一個複雜的網狀組織,宇宙是一個複雜的網狀組織(場)。

複雜的網狀組織是最高效的,必須由全德之人組成才可以。組織愈複雜,全德之人愈重要。

亂德之人是組織的破壞者,德國文化特別重視人的群性(social),對於亂德者(unsocial,亂群者)一經發現,就會擯斥。曲則全就是以曲的精神符合群性,維護玄同體。對於修道士,曲則全就是“我的消失”。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經文:枉則直。從此一下五句都是詮釋“曲則全”一句。這是從木匠矯正木頭的經驗當中得到啟發,

一根本來彎的木頭,只有反向彎才能直,這叫枉。成語“矯枉過正”就是從這裡來。老子證道,現身說法,拈來即得。彎木本來是廢木,但反向枉即可重新成為直木,直木就是有用之材,枉則變廢為寶。

冤枉一詞說的正好相反,本來是直的木頭,木匠再枉,反而把直木變為彎木。公堂上把好人屈打成招叫冤枉。“枉則直”是用枉的工藝把本來的彎木變為直木。把枉則直理解為讓自己受冤枉是不對的,因為自己本來就是彎木,木匠只是用枉的工藝把你矯正成為有用之才而已。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修道士認識到自己人性不完美,必須矯正自己的,這是樂意接受的。如果認為自己本來是直,只是為了更大的利益而彎曲自己,那心中肯定不願意。認識到自己本來是彎木,所以才需要枉(矯正)。這樣心裡就快樂,這就是修道士精神。修道士尚且是彎木,俗人豈不更是彎木?修道士承認自己是彎木,俗人就會有所警醒。

佛教中聲聞緣覺菩薩都還不是全德之人,都是某種意義上的“彎木”,七地以下菩薩還會退轉,八地以上菩薩才不會退轉,只有到了妙覺菩薩才是全德菩薩。可見承認自己的彎木是修道的關鍵一步 。承認自己是彎木,才能領會枉則直的內涵。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河上公注:“枉屈己而伸人,久久自得直也。”與人相處,毋使人有壓抑,衛靈公需要安全感,只有全德之人才能真正給人安全感,這是聖人。枉屈己,自己的心已經修行水德,祥和之氣充滿全身,他人不知,誤以為枉屈。實際上是大智大能所為。久久自得直也,就是祥和之氣修習已久,自然而成,氣發則和,不需枉屈,此是真直。

寒山說:“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到;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這是老子教世人修行的具體方法,受益匪淺。這是修道的前行,預備階段。不經過預備階段,不能正式入門修道,修了也不會有成就。目的是恆順眾生,為世界帶來祥和之氣,為正式修道積累資糧。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經文:窪則盈。這是補充曲則全的經文。低窪地才能積水,平地不能積水。全德之人心如窪地,能夠接納他人,多多益善,這就是心善淵(8C)。

一個修道者的心必須低窪再低窪,如同深淵,接納他人的能力就最大。世人把自己抬得很高,心理毫無接納能力,最後不僅沒有超越生死的大智慧,連朋友也沒有。心善淵,才能接納很多朋友。這就是窪則盈。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經文:敝則新。生生不息是中華文化的第一義。老子講新,《易經》講新,《大學》講新。一個新字貫穿全部文化。《大學》開頭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新是生生不息,新是止於至善的必由之路。“苟日新,又日新”。日新哲學是生生不息第一義的昇華。唐朝詩人劉禹錫有詩“病樹前頭萬木春”,後人高度讚美。人應該超越過去,以日新的精神看待生命。這句詩顯然受到老子經文的啟發。

什麼是敝則新?衣服舊了,會變為一件新衣服嗎?不會。那什麼會敝則新呢?白居易說:“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原野的草秋天枯萎了,這好像是敝,但明年又會長出新芽,這就是敝則新。人的生命衰老了,子孫的生命成長了,這就是敝則新。蛇蛻皮了,則是敝則新。凡夫看是敝,聖人看是新。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人的身體細胞是敝則新的又一見證。身體細胞每天都會死掉,新的細胞同時產生,這種新陳代謝是生命力維持的保證。我們以為自己的身體是一輩子同一個,其實從微觀層面或細胞層面,這個身體早就不是當初那個,而是全新的。這種新陳代謝是無止境的,就是《大學》苟日新,又日新和敝則新的內涵。

身上有很多皮屑掉下來,這些都是死去的細胞,身體沒有因此減少一塊。人們討厭頭皮屑,有些年輕人頭皮屑特別多,令人心煩。這些都是從頭上掉下的死去的細胞,我們的大腦還是好好的。人到了二十歲左右身高就停止生長了,但頭髮到老年還會天天長。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釋德清注:“衣之汙損曰敝。不敝,則不浣濯,不見其新。”敝則新的證據極多,不可勝舉。

當人一天天變老的時候,世人感到很悲哀,但修道士則心情不同,因為看到了敝則新,每天都是新的生命誕生,每天都是新的自己,沒有任何老去。因為他的心是新的,鮮活的,他觀察的對境都是敝則新,世界一片生機盎然。

一天睜開雙眼一看,突然發現大地從未如此青青一片,頓現無限生機,滿心歡喜。大珠慧海禪師對弟子說:“青青翠竹,無非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一朵黃花,一支翠竹都是道的無限生命力的展示。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孔子游於泰山,見到一位榮老先生在郕的郊外行走,“鹿裘帶索,鼓琴而歌”,穿著破爛衣服,一邊彈琴一邊唱歌,十分快樂。孔子感到奇怪:一個老態龍鍾,貧窮不堪的孤寡老人,還有什麼快樂呢?就問榮老先生:“您為什麼如此快樂呢?”榮老先生回答說:“吾樂甚多。天生萬物,唯人為寶。而吾得為人。一樂也。男女有別,男尊女卑,故以男為貴。吾既得為男矣,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三樂也。貧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終也。處常得終,當何憂哉!”《列子·天瑞第一》

我的快樂太多了,數也數不完。天生萬物,人最尊貴,我恰好是人,而不是牛馬等等,這是第一大快樂。人間是男尊女卑,我恰好是男的,這是第二大快樂。很多人還在孃胎裡,來不及見到日月的光就死了,還有的沒有離開襁褓就夭折了。我活到九十歲了,這是第三大快樂貧窮是修道士的常態,死亡是人生完美的結束

。我得到了人生的常態並完美的走到終點,哪裡還有憂愁呢?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這位榮老先生對敝則新的理解極深,所以獲得無限快樂。世人把榮老先生的人生快樂當做一個故事來讀,實際上是莊子告訴人們,大智慧是可以見到完美的生命的。這是人對抗生命缺陷的大智慧,人不應該忽視這樣的大智慧。獲得這樣智慧是修道的根本目的。

經文:少則得,多則惑。“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則無不為”(48C),這就是少則得。

慾望少則修道就會成功,慾望多則修道不會成功。世人追求太多,人生就不快樂了。追求極少,人生就快樂了。人生的成功在於追求極少,而不是追求太多。看見他人慾望多,你應該為他感到悲哀。看到他人慾望極少,你應該肅然起敬,為他感到高興,為他祝福,你應該拜他為老師。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誰能夠做到慾望最少,他就是人生的成功者

。最富裕的人不是財富最多的人,而是慾望最少的人。世間事業要獲得成功,目標要單一,這樣才能足夠深度,使別人重視你。鼫鼠五技而窮,能飛不能過尺,能爬不能上樹,技能雖多,這有何益?

第二段經文:

是以聖人抱一以為天下式。

這是“曲則全”包含的更深刻意義,“曲”是為了“抱一”。抱一就是實證宇宙萬物的無差別性,內心必須生起無差別心。牛是牛,馬是馬;彼是彼,我是我;這是差別性。牛就是馬,馬就是牛;彼就是我,我就是彼;牛馬為一,自他平等,自他交換,這就是無差別性。證悟者以無差別心玄照宇宙萬物的無差別性,玄同得一,無自無他,無我無彼,“我”的消失和“他”的消失,這是一個廣大無邊的嶄新世界展現在證悟者眼前。這就是脫胎換骨,重新做人。差別性是生滅法,無差別性是不生滅法。

抱一是老子修行的根本修法,內明心抱一就是玄照妙心凝聚在不生滅法中,如如不動。五步實修法中,“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是第一步。抱一又稱為執一,但抱一更準確。後文有“善抱者不脫”,一個“抱”字,用肢體語言來表示內在精神的凝聚,與集中注意力有點類似。這個集中不是集中淺意識,而是集中深意識。淺意識與深意識是人的二種不同深度的意識狀態,淺意識與外境、五官相連,深意識與道相連。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一是什麼?老子《道德經》對一有特殊的理解,這與儒家不同。王弼注:“一,少之極也。”最小的數字是一,所以一代表開始,宇宙的起源,這與道一致。一在道家學說中是核心概念,《道德經》沒有太極的概念,但莊子反覆說太極,《呂氏春秋》進一步說“太一”,漢代楊雄作“太玄”,實際是老子“玄之又玄”的新描述。一、太極、太一、太玄都在探索一種宇宙的終極性。

基督教哲學家奧古斯汀堅決捍衛“三位一體”的核心思想。老子思想中也有非常類似的宇宙架構:道、無、一三位一體。抱一可以看為抱住“道、無、一”三位一體的那個一。是少則得的進一步歸納。既明少則得,則可以次第修行,直至抱一。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在老子為代表的東方思想中,有與古希臘和西方哲學不同的陰陽二元玄同思想。老子把宇宙視為大玄同體,按照老子在定中的觀照,宇宙既不是一,也不是二,而是非一非二(如同光的波粒二象性),老子更清晰的說是“混一”。龍樹《中論》也深入此境,說“非一亦非異”,這一中觀思想無疑是老子第一個發明的。這是人的精神面對的一個最深刻的問題。

要修證老子的“抱一”境界,就要破除淺意識中的一,又要破除二,滅一滅二,方為抱一。“混而為一,有物混成”,“恍兮惚兮,惚兮恍兮”,說“一”是錯,說“二”是錯,只能說“非一非二”。陰是非一非二,陽是非一非二。如果陰是一,陽是一,則陰陽二元不能“生”。量子力學的疊加態、玄態、非線性態都是更近似的術語。但世人的淺意識還停留在俗諦的一、俗諦的二,抱一就不可能了。

抱一是抱真諦的一,古哲成為“太一”、“元一”。一有真諦俗諦之分。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科學進入電子、光子和量子力學階段,“物質”這個古老的概念正在發生動搖,正在苦苦掙扎,為自己的存在性而作無效的抵抗。物質具有實在性、質礙性和確定性,這些世人堅信不疑,並作為其他思維的基準概念,但今天難以維護這個經典的物質觀念了。物質的質能關係、光子的波粒二象性、隨機論、概率論代替了確定論,老子的玄同思想,即“非一非二”的中觀思想得到證實。

老子凝神抱一,抱住的是這個大玄同體。一就是大玄同體,陰陽玄同就是既非陰亦非陽,陰缺陽,陽缺陰,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這樣一個新宇宙模型。只有這個宇宙模型可能產生生命,否則古老的實在性、質礙性和確定性的物質概念與生命現象是對立的,與精神現象更加對立。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一不是古老的物質(星球)的縮微版本,而是一個陰陽二元玄同體。抱

住這個陰陽二元玄同體就抱住了道,同時也抱住了無。此無是真諦的無,不是俗諦的無。俗諦的無是“有無二元”對待的無,如同“左右二元”對待的左\右。真諦的無不是“有無二元”對待的無,而是混一的無,無所不包,自他一如,即非有非無。

這個無是非有非無的無,是有無玄同的無。以為天下式,式就是法式,法則(王弼注)。修道士入濁世,與俗人為伍,以開導俗人作為自己的唯一事業,必須抱住這個大玄同體,不然就會成為俗人隊伍中的一員,不能度俗人,反被俗人度。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第三段經文:

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能長。

這是老子的修身四德,是四正法,這是借用儒家的術語,老子是不講修身的,而是修真,關鍵是修無身。修身四正法非常重要,在發心修行時,首先必須戒律,這也是老子宣說的四條戒律。佛教有“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名佛教”的教法,二者可以互參。

經文:不自見,故明。這是修身第一德。見讀為現,要隱藏自己,不顯露自己,更不應該佔據高位,就是有德無位。世人總是以顯露自己為要務,顯示自己的存在感。修道士正好相反。俗人以別人的讚美為榮,修道士以別人的讚美為恥。修道士修無譽之德,所以莊子說“

至譽無譽”。明,明白四達,天地間無所蔽者,德性明也。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禪宗弟子總是問“道在哪裡?”禪師白天指著天空,“你看見星星了嗎?”弟子說:“沒有。”禪師問:“為什麼?”弟子答:“因為天空有個太陽。”禪師說:“你就是那個太陽。”弟子心中有個太陽般大的“我”,一切都遮蔽了。當太陽隱沒,黑夜來臨,星星都呈現出來了。

“不自見,故明”,把太陽般大的“我”空掉,大光明才會呈現。心中有我看見是一個有限的世界,心中無我看見的是一個無限的世界;心中有我看見的是徼,心中無我看見的是妙。

玄照妙心是真正的明,外照宇宙,內照心性,明白四達,照無不徹。第13章宣說“無身”教法,現在宣說“無心”教法,自己的知見也空澈澈了,萬法無不自明,能見萬物之我與所見萬物對立頓滅。宇宙便是我心,我心便是宇宙,我與宇宙本來為一,只見萬法幻起幻滅,寂滅法性如如不動。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經文:不自是,故彰。彰就是明,顯著,耀眼,就是彰德性這是修身第二德。河上公注:“不自以為是而非人,故能彰顯於世。”修道士不能把自己的內證工夫強加於人,包括其他的修道士和普通的世人。那怎麼辦呢?只有讓他人同樣實修實證,聽自己的自由心證,這是內證工夫上的態度。

對於世俗知識,修道士更加傾聽世人,即使知道世人的誤解,也只是循循善誘,“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讓世人自己得出正確的結論。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認為哲學家只是知識的一個助產士,起幫助的作用,學生應該自己得出結論,與老子的教導一致。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這樣,修道士反而更加彰顯了自身的價值。這只是方便說法,修道士追求真理和深刻的思想,從來不會考慮自身的價值。

《金剛經》中佛問須菩提:你認為自己是第一離欲阿羅漢嗎?須菩提答:“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道德經》此處的境界與《金剛經》的境界很一致。孔子說:“毋意、毋固,毋必,毋我”,這是孔子的四毋修法,其中毋我與老子的修身第二德很相近。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經文:不自伐,故有功。這是老子修身第三德。伐就是誇耀,炫耀,企圖獲得他人仰視。河上公注:“聖人德化流行,不自取其美,故有功於天下。”聖人以德化人,使內心殘缺之人達到全德之人,功德無量。但證悟者心中並沒有功德之想,實際上證悟者對天下最有功德。老子玄德四要義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而弗居。”

修道士深入精神世界,洞察宇宙妙理,幫助世人脫離濁世羈絆,功德不可謂不大。但切不可居功,而應該向道學習,道生萬物,功德最為第一,但道從不居功。所以聖人“事遂身退,”踐行“天之道”。經文:故有功,是天看來有功,不是人看來有功,更不是自己感到有功。這個區別很重要。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經文:不自矜,故能長。這是老子修身第四德。矜,自重自大,居高臨下。河上公注:“矜,大也。聖人不自貴大,故能久不危”。河注長為長久。聖人不把自己看的高於他人,以平等心待人,無慾無求,可以長久而不危。釋德清注:“恃己之能曰矜。長,才能也。”長釋為一技之長。長久是老子的一貫追求,“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33C)。但老子也可能使用了雙關語,聖人引導世人,但始終保持平等利他之心,在天看來,聖人是世人之長(引路人)。

老子修身四德與玄德四要義暗合,皆出於道,證悟者踐行不息,修道士當追隨聖人之跡,弘揚“孔德之容,惟道是從”的聖德。釋德清注:“此上四不,皆不爭之德也,唯聖人有之也。”上面四不,都是不爭之德的具體描述,只有聖人才能完全做到。蘇轍說:“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皆是不爭之餘,故以不爭終之

。”四不,都是不爭的引申,所以最後歸結為不爭。修身四德也就是修身四正法。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第四段經文: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此章從“曲則全”開篇,終於引出最重要的教誨,就是

不爭才是大德。河上公注:“此言天下無論賢與不肖,無能與不爭者爭也”,天下無能與不爭者爭也!後文“天下莫柔弱與水,攻堅強者莫之能勝”(78C),第3、8、27章一直宣說不爭的教法,這是人間的福音,是道德經的本懷,不得不申之再三。

天地的無私與水的不爭構成老子的人間和諧的理論依據。不爭是道的法性,是天地的大德,世人由道而生,立於天地之間,一旦醒悟,爭的惡習必定能夠根除。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第五段經文: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老子此章結尾再次回到開篇主題“曲則全”,這是怕世人不信,所以如此行文。這種文法在《道德經》中極少見。曲則全是遠古大宗師傳下的甚深法語,但後世修行人不肯在此用功,世人更聽過即忘,致使社會越來越陷入爭鬥之中,血流成河,老子哀傷不已。此章為此而宣說。遠古人們“相愛而不以為仁”,今世君與民爭,父子相爭,一部《春秋》,血淚斑斑的記載,老子自己是柱下史,年歲又大,比孔子記憶的更多。

老子此章不僅是勸誡君王,而且是勸誡世人(眾人、俗人),所以接在五步修道章之後。不能見道,就不會相信“曲則全”的甚深教義。君王從世人中來,整個社會都把不爭作為基本價值觀

,那君王才可能不爭。老子此章以勸誡世人為核心,讓不爭之德流行世間,在世間發揚光大。“曲則全”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無處不在。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經文:誠全而歸之。“誠”是確確實實。“全”是雙關語,既是“曲則全”的“全”,又是“全體”之“全”,以水合水,以空合空,人法無我,毫無分別。“歸之”不是“歸我”,這裡修行者已證人無我。全德者必然作為世人的引領者,引領世人走向不爭之路,獲得生命的究竟。

生命從和中來,必須迴歸和,因此必須捨棄爭。經文“曲則全”必須與前“文公乃全,全乃天”結合一起,方能看出老子的深意。

把曲則全解釋為委曲求全是錯誤的。呉誠真道長說:“於處世來說,大丈夫能屈能伸,委屈才能求全,曲則圓融,圓融才能周全”。(《道德經闡微》第64頁)代表了大部分註釋家的觀點,但這不是老子的思想。全不是全身,而是全德。曲不是委屈,而是生命體的自然生長態勢,是互相接納,陰接納陽,陽接納陰,故生生不息。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如果陰不接納陽,陽不接納陰,宇宙早就隱沒,生命早就熄滅。生命體的自然生長態勢(樹根、身體毛細血管)就是互相接納的過程,如果互相排斥,就沒有生命體了。從修行上說,曲代表的是恆順眾生的高貴德性。文若愚說:“老子在此所說的不爭,不是假作不爭,不是以不爭為手段來達到爭的目的,而是實實在在的不爭,無心去爭,不會參與世人的爭奪之事。而也正因為其不爭,世人也無法與之爭”。(《道德經全書》第118頁)這是很有道理的。

把不爭作為手段就錯了,把不爭作為目的才是全德之人。《紅樓夢》中王熙鳳是爭的典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令人惋惜。此章只有經過修道五步實修法才能獲得真實利益。

《道德經》二十二精解及譯文

散文詩譯文:

修行者啊!

我來宣說遠古證悟者“曲則全”的教法。

水是世人的榜樣,

善利萬物而不爭。

水已經證得人無我,

自己的法體至柔無形。

器方則隨之方,

器圓則隨之圓,

方圓皆是自己的法體的隨緣顯現。

這是何等的功德啊,

這就是曲則全的教法。

顯方不損一毫,

顯圓不減一絲,

法體如如不動。

修得人無我的證悟者,

應該像水一樣,

恆順眾生,無我無形,

他的德行八萬四千,

順應世人八萬四千的所求。

修行者法性常在,絲毫不虧,

這是曲則全的修法。

修行者願意彎下身腰,

向世人頂禮。

修行者更願意彎下原本傲慢的心,

修得一顆隨順的心,

身心俱能彎曲自如,

就像原來彎曲的樹木,

被大匠用“枉”的矯正法,

重新成為有用的直木。

世人能過彎下自己的身躬,

卻不能彎下自己的心,

他們心中有一個強橫的我,

不願為眾生付出。

低窪的地才能成為聚水的池,

高高凸起的地方卻不能盛一滴水,

因為沒有含藏的大能。

秋天使百草枯萎,

春天卻又生機勃勃,

蛇退去了皮,其實是在更換一件新衣,

還有樹上的蟬,留下一個空殼,

世人只知道形敝代表死亡,

卻不知它代表新生。

你身上掉下的皮屑,

原來是你的肉身,

你的頭髮、指甲長了又剪,

剪了又長,

如果你留存起來,

已經遠遠超過你的身體,

這些都是“敝則新”的見證。

世人總是有無限的慾望,

得隴望蜀,無休無止,

不知道少就是得,

蚯蚓雖無利爪,

用心不二下飲黃泉。

世間大匠精於一藝,

巧奪天工,驚動神靈,

世間多學者,終身無成,

嗜慾深者,他的天機實在太淺,

不能領悟宇宙的玄妙,

慾望太多的人,

自己也不知道真正追求什麼?

總是走在迷惑的路上,

不知往前還是往後。

遠古偉大的證悟者,

他們遠離大千世界的繽紛,

抱住非一非二的道體,

他們心中沒有一也沒有二,

一與二都是俗諦的名言,

他們捨棄俗諦的一與二,

正像捨棄俗諦的牛和馬,

他們知道牛就是馬,馬就是牛,

一就是二,二就是一,

只是更換了一個馬甲,

真體是混成的“一”,

凝聚自己的精氣,

守住自己的元神,

與混一的道體長相廝守,

不棄不離,

玄照妙心已經開啟,

宇宙之間無非是妙。

抱住證悟者的“一”,

不要抱住眾人的“一”,

這才是證悟的要訣。

後世修行者應如是修行。

我現在宣說修行者的四德,

也是四條戒律。

如果你們謹記不忘,

修行才有成就的機會。

不要顯露自己,

因為你們的目標是解脫,

無己才是解脫道,

世人的“我”像大白天的太陽,

遮蔽了滿天的星星,

“我”是遮擋大光明的烏雲,

把你籠罩在黑暗之中。

當長風把“我”這朵烏雲吹散的時候,

大光明才照亮整個天空。

不要肯定自己的境界是唯一的“是”,

別人的境界都是“非”,

世間的是非爭議更無價值,

是亦非,非亦是,

只有無我的智慧才是唯一的“是”,

如果你還沒有證得“無我”的妙智,

心中哪怕還有微塵那麼一點“我”的影子,

你的“是”也就是“非”。

把自己的“是”拋卻,

就會進入無我的光明地。

修行者啊,不要自誇修行的境界有多高,

更不要自誇世間行善的功德有多大,

這一切都是浮雲,

損害你的玄照妙心,

這樣你就無法親證道體之妙,

如果貪圖世間的功德,

就會做個善人也不夠格。

修行者啊,不要自視高人一等,

這樣你的修行事業就嘎然而止,

不可能前進一步。

這都是宣說不爭的聖德,

只有你修得了不爭的聖德,

天下都無法與不爭者爭,

不爭者已經柔化為水,

已經如升騰的雲氣,

可聚可散,無我無形,

只有一顆利他的心。

利他的心是真正的曲己從人,

甘做世人的奴僕,

盼望他人生起一顆善心。

這是真正的“曲則全”的教法,

無自無他,接納萬物,

能所合體,自他歸一。

(道德經散文詩是意譯,以求義理貫通,文句不一一對應,唯有以心印心,會契證悟者心法為指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