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看小,五歲看老:項羽放走劉邦家眷是必然結果

楚漢之爭,項羽曾將劉邦的家眷俘虜,揚言要將他們煮了,但最後,劉邦的父親和糟糠之妻呂雉卻“完好無損”地回到了劉邦身邊。

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項羽為何沒有言而有信?


三歲看小,五歲看老:項羽放走劉邦家眷是必然結果


俘虜太公、呂雉

春,漢王部五諸侯兵,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

公元前205年,劉邦率領五個諸侯國的兵馬,共五十六萬人,進攻楚軍。當時,項羽正出兵伐齊,精銳出城,劉邦便攻其不備。

項王乃西蕭,晨擊漢軍項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楚軍皆走,相隨入谷、泗水,殺漢卒十餘萬人。漢卒皆南走山,楚又追擊,至靈壁東睢水上。

還沒等漢軍高興幾天,沒想到項羽迅速回防,漢軍被打得落花流水,被逼到靈壁東睢水上。漢軍被逼得跳下睢水,睢水被堵得無法流動。

於是大風從西北而起,折木髮屋,揚沙石,窈冥晝晦,逢迎楚軍。

就在漢軍被逼得走投無路之時,狂風大作,使得楚軍無法再進行攻擊,劉邦因此逃過一劫。

不得不說,連老天爺都在幫助劉邦。歷史也證明,劉邦確實是一個好的君主。


三歲看小,五歲看老:項羽放走劉邦家眷是必然結果

劉邦


回到漢軍戰敗,劉邦堪堪逃走,想要回到沛縣,將家眷接走。項羽也料到劉邦會回到沛縣,便派人前往沛縣追擊。

然而,等到劉邦急急忙忙跑回沛縣的時候,家眷早已逃離,劉邦來不及尋找,只得西行逃亡。等到劉邦徹底脫身,再次尋找他們的時候,還是沒有找到。

另一邊,呂雉和太公(劉邦父親)從小路逃走,想與劉邦會合,沒曾想碰到了楚軍。楚軍將他們帶回軍營,項羽便將他們囚禁在軍營。


三歲看小,五歲看老:項羽放走劉邦家眷是必然結果

劉邦


劉邦跑到呂雉的哥哥周呂侯那裡,一面養精蓄銳,一面收回逃散的漢軍。之後,項羽處處緊逼劉邦,斷其糧。劉邦用計逃走,到了韓信、張耳的軍營。

三歲看小,五歲看老:項羽放走劉邦家眷是必然結果

彭越


當時彭越多次攻打項羽,楚軍的糧食被截斷,項羽沒有辦法,便威脅劉邦。

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然,項羽最終還是沒有將太公、呂雉烹殺。

那麼為什麼大丈夫項羽沒有兌現“諾言”呢?

他人勸諫?

項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祇益禍耳。”項王從之。

當時項羽見劉邦並沒有讓步,一氣之下就要把劉邦家眷煮了。就在這時項伯勸諫項羽:“殺了劉邦家眷並無益處,可能還會有禍患。”

於是項羽放棄了烹殺他們。


三歲看小,五歲看老:項羽放走劉邦家眷是必然結果

呂雉


現在我們來回憶一下,項伯是誰:

項羽叔父,然而,在鴻門宴中,通知劉邦身邊的張良、被劉邦稱做大哥的人又是誰?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

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

就是項伯!


三歲看小,五歲看老:項羽放走劉邦家眷是必然結果

鴻門宴


再來深入分析一下項伯的話:天下事未可知。

天下的事情如何發展不能知道,言下之意,萬一有一天劉邦稱帝,項羽殺了他的家眷,劉邦就會以此為藉口,項羽的下場定不會多好。

其實在這時,項伯就已經預見了項羽的失敗,不止項伯,鴻門宴項羽放走劉邦,亞父也說過這話。

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事實上確實如此,風水輪流轉,漢軍勢力恢復之時,楚軍早已疲敝。此時劉邦主動去與項羽講和,要求他放了家眷。

於是項羽答應與他平分天下,楚漢得到了極為短暫的和平。

由此可見,項羽聽從項伯的話,沒有烹殺太公、呂雉是一件明智之舉。

可是為什麼項羽如此“容易”聽從別人的話呢?

太過“霸道”的西楚霸王

  • 童年

項氏世世代代做楚國的大將,項羽的父親更是楚國大將。

項羽從小和他的叔父項梁生活在一起。小時候學識字寫字,沒有學出個所以然就放棄了;學習練劍,也沒練出什麼成就也放棄了。

項梁很生氣,項羽卻回道:

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

項梁覺得我這個侄子了不得,小小年紀竟有此抱負,於是教他兵法。

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可是呢,項羽剛剛動了些皮毛,就覺得自己了不起了,又不肯學下去了。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不管是識字練劍,還是學習兵法,不肯下苦功、半途而廢的項羽早已為失敗埋下伏筆。

  • 依賴

前面說了,項羽自幼是和叔父項梁生活在一起。項梁才智過人,發動吳中之兵起事了。項羽跟在項梁身後,自幼聽從叔父的話,起事後,項梁做了會稽郡守,項籍為副將,去巡行佔領下屬各縣。

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由此可見,項羽自小就有野心抱負,可項羽貴為名門之後,又有叔父庇佑,項梁有意培養他。項梁起兵,得到陳嬰的歸順,項羽小小年紀便掌握了軍隊,卻不懂變通。

項梁曾派項羽前去攻打襄城,襄城難攻,不肯投降。項羽拿下襄城後,

將那裡的軍民全部活埋。

由此可見,項羽的手段狠厲,不懂贏得民心,這也是後來人心向背的原因。

可惜,項羽雖武力過人,但謀略上卻十分短淺。

  • 驕傲自大

驕傲自大這個原因不止項羽一個人有,項羽受他叔父項梁的影響最深,然而,項梁卻縱容著項羽的驕傲自大。

項梁自東阿出發西進,等來到定陶時,已兩次打敗秦軍,項羽等又殺了李由,因此更加輕視秦軍,漸漸顯露出驕傲的神態。


三歲看小,五歲看老:項羽放走劉邦家眷是必然結果

項羽


宋義規諫項梁說:“打了勝仗,將領就驕傲,士卒就怠惰,這樣的軍隊一定要吃敗仗。如今士卒有點怠惰了,而秦兵在一天天地增加,我替您擔心啊!”

可是項梁也沒有聽宋義的規勸,果不其然,秦軍的軍隊規模擴大,在定陶大敗楚軍,項梁戰死。

項梁戰死後,就少了一個可以震懾住項羽的人。

之後,項羽採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不善於聽取他人建議。

楚懷王令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次將軍。職位低於宋義的項羽並不服氣,他倆意見相左,宋義對項羽說:

夫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

意思是說:若論披堅甲執銳兵,勇戰前線,我宋義比不上您;若論坐于軍帳,運籌決策,您比不上我宋義。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您就聽我的吧。

可項羽偏不,一如之前項梁不聽從宋義的勸告,再看到宋義:

乃遣其子宋襄相齊,身送之至無鹽,飲酒高會。

項羽認為宋義完全在為自己謀私,而將士們卻飢寒交迫,於是乎,響應眾人,取了宋義的項上人頭。

如果單單從宋義的表現來說,其實能夠看出宋義正在為戰事周旋。並且,在此之前,宋義就已經表現出了自己的才能,也告知了項羽,相信我,我一定有辦法的。

行軍打仗,最怕的就是懷疑。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劉邦的知人善用是他創建漢朝的基礎,然而,項羽聽不進他人的意見也是他失敗的原因之一。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項羽不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又為何單單聽從了項伯的意見呢?

  • “大男子主義”

鴻門宴中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先是聽到了劉邦企圖霸佔關中,十分生氣,要攻打漢軍。

(項伯)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王許諾。

然而在聽到項伯的解釋後,覺得自己誤會了劉邦,再殺他更是不道義的。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卻。”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最後,劉邦來項羽面前謝罪,項羽更是立刻原諒了劉邦,並交代出“小人”。

項羽的一系列舉動溯本求源,還是因為項羽小時候的家庭環境。

由於生長在將門之後,從小便被教育要光明磊落。項羽寧願出兵,也不願以暗殺這種卑鄙的手段殺了劉邦。再到後來,劉邦自稱小人,又說有奸佞,無形之中是貶低自己、抬高項羽,很好地抓住了項羽自大這一特點,對症下藥。


三歲看小,五歲看老:項羽放走劉邦家眷是必然結果


那麼對於要烹殺太公這一點呢?

劉邦的回應是:

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桮羹。”

意思就是:既然我和你項羽都是北面稱臣,受命於懷王,說是‘結為兄弟’,我的老子就是你的老子,一定要烹殺你的老子,那麼希望你分給我一杯肉羹。

不得不說,劉邦很好地踐行了“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劉邦抓住了項羽看重道義,講究光明磊落這一點,對項羽進行“道德綁架”。雖然項羽很生氣,但項伯給了個臺階,他也就跟著下了。

總結

呂雉、太公的存活除卻劉邦的睿智以及項伯的“神助攻”之外,更多的還在於項羽本身,西楚霸王、年少成名、楚國希望這些“高帽”,註定會成為他的累贅。

反觀歷代開國君王,必定都是經歷了不少挫折磨難,或者才智過人。然而項羽含著金湯匙出生,有叔父庇佑,又因家族得到群眾擁護,經歷了太少的風雨,所以才會對一時的失敗喪失希望,寧願自刎逃避,也不願面見江東父老。

只可惜,江東弟子今猶在,君王早已不復來。


三歲看小,五歲看老:項羽放走劉邦家眷是必然結果


參考資料:

《史記:項羽本紀》

《史記:高太祖本紀》

《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