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天 丨 春天一面,再見難緣

過春天 丨 春天一面,再見難緣

四季之始,人類的一切行為活動都與“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原本世間的一隻怪物就叫做“春”,逢草木凋零之夜,必選一戶偷盜金銀,以之裹腹。後來,人類為了倖免自家財務“慘遭毒手”,就在屋旁種下美麗的植物,只要“春”一來,就會被這些植物嚇跑,頗有“植物大戰殭屍”的喜感。

過春天 丨 春天一面,再見難緣

後來又想起最早幸會的一部與春天有關的劇集,大抵是在1995年左右,由香港亞洲出品的時裝懷舊電視劇,叫《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改編自1992年的同名舞臺劇劇本,講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香港,麗華皇宮當家花旦姚小蝶的傳奇一生。相比眾人緬懷的80年代的香港電影,70年代的香港市容,似乎更加的神秘而莊重——那是初現繁華的人間不夜城,通過一系列網絡留存的彩色照片,標誌性的霓虹燈遍佈街頭,高層建築物開始遮天蔽日,皇后大道中央尚有酣睡小憩的車伕,時代的印記與觀念的衝突隱藏在居家百姓的日常生活,富貴與艱辛同在。

過春天 丨 春天一面,再見難緣

香港歌手鄺美雲在《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這樣唱道:不管這世界陰晴圓缺,只願和春天有個約會。似乎人生就是這樣,無論悲歡沉浮,潮起潮落,冥冥之中,春天,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劃清了落寞與興盛的兩條界,有些人在一邊,而有些人,在另一邊。

諸如此類的人生境遇,無獨有偶。在2019年白雪執導的劇情電影《過春天》中,就為我們演繹了16歲單非家庭女孩“佩佩”走水冒險的青春之路:在生活中,她有兩座城市,一座是深圳,一座是香港;而在身份的界定中,一個是學生,一個是“水客”。

這可能是青少年犯罪歷史上最堂而皇之的一次:對於成年的“慣犯”,這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但對於家庭破碎,生活窘迫的少女,就變成“天為鋪,地為席,何樂不為”。

過春天 丨 春天一面,再見難緣

相較同類型的青春電影,無論是劇情的編排還是音樂的處理,《過春天》都可謂是“出類拔萃”。《過春天》的電影原聲碟包括了四首歌曲與十首配樂,特別是音樂才女譚維維夾帶著個性唱腔,傾情演繹的同名主題曲,曼妙與煩惱並序,那是越界少女無處安放的青春以及敏感的心房。透過音樂,有網易博友這樣評述:在昏暗的紅色燈光下,狹隘的空間夾帶著溼漉漉的空氣,男女二人曖昧呼吸,用眼神追逐躲閃,膠帶刺啦的響動幻想著施暴般的快感,必要肢體染指情慾的私味,直讓人耳根發燙。

過春天 丨 春天一面,再見難緣

青春是一道捉摸不定的牆,一面是冷靜,一面是瘋狂。在早年慕容雪村《天堂在左,深圳往右》的小說中這樣記錄:如果你愛他,送他去深圳,他可能會發財;如果你不愛他,送他去深圳,他肯定會背叛。似乎在深圳,每個人都不可靠,在一段勞頓奔波的歲月裡,這座城市也許只是你我憑空的想象,像海市蜃樓一樣虛幻而美麗,你走得越近,越看不清它,就好像在電影《過春天》中,如果香港是慾望,那麼深圳,就一定是渴望。

過春天 丨 春天一面,再見難緣

2017《嘉年華》,2018《狗十三》,2019《過春天》。近些年來,但凡有關少女題材的電影類型,似乎都在向大眾透露著一個問題,即“少女成長的‘無藥可救’”。毋庸置疑,《過春天》裡的佩佩是勇敢的,亦是疼痛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與時間的推演,青春期的真實感,逐漸滲透到觀眾的肌膚以及毛髮,我們擁抱情愫的同時,卻也帶有“加害者與被加害者”的對峙關係,那是一種近似匿隱又細微露出的“血色浪漫”,關於親人間的相見與不見,關於閨蜜間的貼近與破裂,關於愛人間的短聚與離別。最後的佩佩,攜著被情人拋棄的母親站在阿豪第一次帶她俯瞰香港全貌的山脊,母親說:這原來就是香港啊。慾望在偶然間發作,渴望便如同潮水蔓延開來。

未來會發生什麼。

誰也不曉得。

過春天 丨 春天一面,再見難緣

“很多東西就像氣球一樣,看上去很美,但你不能戳它,一戳就‘砰’的一聲,什麼都沒有了。”《過春天》的我們,或許永遠都無法藉著別人的翅膀飛上天空,但活在昨天的人失去過去,活在明天的人失去未來,只有活在今天的人擁有過去和未來。青春是一個短暫的夢,而春天,也開始愈發變得可遇而不可期。成長的某一天,我們終將長大。願各自安好,不負與春天相遇,與青春曾赴一面之緣。

過春天 丨 春天一面,再見難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