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鐫刻的紅軍18勇士和22勇士,他們捨命得到的獎賞令人心酸落淚

紅軍長征中5天內打了兩次生死存亡的戰鬥:一場是18勇士強渡大渡河;另一場是22勇士飛奪瀘定橋。這兩場戰役一樣驚心動魄,驚天地泣鬼神,使絕境中的紅軍衝破天塹,衝出牢籠,粉碎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

5月24日,18勇士強渡大渡河

安順場位於大渡河以西20公里處,這裡流湍急,波濤洶湧,為舉世聞名的險要渡口,也是橫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上的一道天塹。蔣介石組織了數十萬大軍後面追前面堵,打好如意算盤要讓紅軍在大渡河渡口成為“石達開第二”。

紅軍先遣隊接到中央軍委命令:要不惜任何代價,趕在薛嶽、吳奇偉數十萬大軍之前,強渡大渡河。

1935年5月24日,中央紅軍開路先鋒第1師第1團經過160裡急行軍來到了安順場外圍。當晚,發起突然攻擊,20多分鐘戰鬥後佔領了安順場。

歷史鐫刻的紅軍18勇士和22勇士,他們捨命得到的獎賞令人心酸落淚

安順場雖然拿下來了,川軍第24軍1個營在大渡河渡口修築了碉堡駐紮防守。紅軍在渡口附近只找到1只木船,這一帶大渡河寬100多米,紅軍想要在這裡渡過大渡河,但情形對紅軍十分不利。戰前,劉伯承、聶榮臻與前線指戰員一起制定渡河方案,這次渡河關乎全軍生死存亡,一定要完成任務,為全軍打開一條生死道路。

紅1團1營營長孫繼先挑選了17名勇士組成突擊隊加上他共18勇士,他們的名字被歷史鐫刻:

孫繼先,熊尚林,羅會明,劉長發,張表克,張桂成、肖漢堯、王華亮、廖洪山、賴秋髮、曾先吉,郭世蒼,張成球,肖桂蘭、朱祥雲、謝良明、丁流民、陳萬清。

25日晨,紅1團開始強渡大渡河。18勇士人手一支衝鋒槍、一支短槍,五六個手榴彈,一把大刀,2連長熊尚林為隊長。7時,強渡開始,紅軍輕重武器同時向對岸守敵開火,掩護突擊隊渡河。劉伯承、聶榮臻緊緊盯住那條關係千軍萬馬命運的小船。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長肖華親自吹起了衝鋒號,炮手趙章成兩發迫擊炮彈命中對岸碉堡,有效地抑制了敵軍火力。

18名勇士只好分成兩批突擊,帥士高等4名當地船工擺渡。突擊隊隊長熊尚林帶領第一批8人先渡河。由於只有一條船,過了河的船很快地又回來了,孫繼先帶領第二批8人再渡河。18名勇士冒著川軍的密集槍彈在激流中前進,衝過了敵人的重重火網,終於勝利登上了對岸。號稱“雙槍將”的川軍被打的潰不成軍,撒丫子向北邊山後面逃串。紅軍勇士完全控制了大渡河北岸,鞏固了渡河點。

渡河戰鬥結束後,1軍團獎勵18人勇士每人一身灰軍裝和一雙膠皮鞋。這對當時的紅軍來說,已經是能拿出來的最好獎勵了。

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首長接見了18勇士,朱德總司令熱情地讚揚:“你們用自己的勇敢換取了戰鬥的勝利,避免了更多的傷亡,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你們的英勇行為永遠不死。”

美國記者斯諾《西行漫記》書中高度評價了強渡大渡河的重要意義:“強渡大渡河是長征中關係最重大的一個事件。如果當初紅軍渡河失敗,就很可能遭到殲滅。”

強渡成功了,但發現對岸並沒有船。要靠這條船將全軍渡河,那得用一個多月時間。緊迫中,劉伯承命令: 工兵連要千方百計地架橋;各部隊要千方百計地找船。水流湍急,沒有物料,架橋是夢想;紅軍沿河兩岸搜尋了一段路程,只找到了可憐的幾隻船隻。這兩個“千方百計”都無法實現,劉伯承失望地對自己說了一句,“看來架橋不可能了。”

5月26日中午,毛澤東、朱德、周恩來來到安順場。全軍要在安順場渡江已不可能,於是決定將一軍團分為兩半: 一師和幹部團編為右縱隊,在安順場渡河。渡河後由劉伯承、聶榮臻指揮,沿大渡河左岸前進;二師和五軍團為編左縱隊,由林彪指揮,沿著大渡河右岸繼續前進;兩路縱隊沿大渡河兩岸突進,目標搶佔瀘定橋。大隊紅軍隨林彪的左縱隊跟進,從瀘定橋過河。

當時瀘定橋還在敵軍手上,有人擔心,倘若那裡也不能過河呢?毛澤東很有壓力地地說了一句:“假如兩路不能會合,被分割了,劉、 聶就率部隊單獨走,到四川去搞個局面。”由此可見革命之艱難,是多麼的不容易。

大渡河勇士孫繼先回憶說:革命戰爭中無數先烈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有些同志犧牲後連名字都沒有留下,我們這些倖存者想起他們就心裡難過。應該說,在長征路上英勇戰鬥的紅軍戰士人人都是英雄,個個都是勇士。

為紀念紅軍大渡河戰鬥,在安順場大渡河畔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碑和紀念館。鄧小平題寫了碑名。聶榮臻元帥為大渡河紀念館題詞:“安順急搶渡,大渡勇奪橋。兩軍夾擊上,瀘定決分曉。”

歷史鐫刻的紅軍18勇士和22勇士,他們捨命得到的獎賞令人心酸落淚

5月29日,22勇士飛奪瀘定橋

1方面是紅軍在安順場強渡大渡河後,雖然又找到了幾隻小船,但要想將幾萬紅軍渡過河去,最快也要一個月的時間。然而國民黨的追兵緊追不捨,敵人是絕對不會給你時間的,形勢十分嚴竣。接下來的佔領瀘定橋成為了新的生死攸關的咽喉。把守瀘定橋的敵人早已拆除了橋上的木板,幾十米長的瀘定橋上只剩13根鐵索隨風飄蕩。

5月26日上午,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人下達了奪取瀘定橋的指令。奪取瀘定橋生死攸關,如果拿不下,“被分割了,劉、 聶就率部隊單獨走,到四川去搞個局面。”這樣的結果實在令人不敢想象。

28日,紅4團接到紅4團接到林彪奪取瀘定橋的電令:“王開湘、楊成武:軍委來電,限左路軍於明天奪取瀘定橋。你們要用最高的行軍速度和堅決機動的手段,去完成這一光榮的任務。你們在此戰鬥中突破過去奪道州和五團奪鴨溪一天跑160裡的記錄。”

陳光、王開湘(也稱黃開湘)、楊成武率領紅四團為完成這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冒著大雨,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晝夜兼行240華里。楊成武后來回憶:時間緊得我們都不能停下來開會, 必須在急行軍中來討論怎樣完成黨的任務了。部隊一天未吃飯,只能嚼生米,喝涼水,柱柺杖在羊腸山道里滾進。當時的指戰員就一個信念:要橋不要命。

瀘定橋又被稱為鐵索橋,修建於清朝康熙年間,橋身由13根鐵索組成,上面鋪著木板,當時已被敵人拆去了。此處的大渡河河水湍急,兩岸都是崇山峻嶺,這是兩岸唯一通道。

29日晨6時許,神兵天降出現在瀘定橋西岸,紅軍一鼓作氣拿下了瀘定橋西橋頭。

這是歷史最危急時刻,每一分鐘都可能有變數,紅軍必須儘快拿下整座橋。當即,選出了以2連連長為隊長的22名突擊隊。勇士劉金山咬破手指按下了血印,表示一定要參加奪橋任務。他心中的信念是:有橋,紅軍就有通道,就有希望了。

29日下午4點,總攻開始,全團所有的幾十名司號員一起吹響衝鋒號。22位勇士拿著短槍,揹著馬刀,帶著手榴彈,捨生忘死攀著鐵鏈迎著敵人密集的彈雨,向對岸衝去。勇士們攀爬前行的鐵索上承載紅軍生的希望。

跟在後面的戰士除了武器,每人帶一塊木板,一邊前進一邊鋪橋。經過兩個小時激戰,在右縱隊先鋒部隊的接應下,守敵大部分被殲滅,餘敵逃竄。紅4團飛奪瀘定橋,創造了軍事奇蹟,這是長征中一次決定性的勝利。紅軍戰士就是這樣用信念開路,把天險變通途。

戰鬥中,4名紅軍勇士中槍掉入咆哮的大渡河中,英勇犧牲。軍團對倖存的18勇士每人獎勵一套列寧服、一個筆記本、一支鋼筆、一個搪瓷碗、一個搪瓷盤、一雙筷子。這是紅軍戰士能得到的最高獎賞。

歷史鐫刻的紅軍18勇士和22勇士,他們捨命得到的獎賞令人心酸落淚

令人遺憾的是,當時情形萬分緊急,奪橋成功後,18勇士各歸各隊,沒有來得及把他們的名字都記下來。在接下來的長征路上,15人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後人的不懈努力下,找到了12名勇士的名字,他們是:

廖大珠,王海雲,李友林,劉金山,劉梓華,趙長髮,楊田銘,雲貴川。

劉大貴(奪橋犧牲),李富仁(奪橋犧牲),王洪山(奪橋犧牲),魏小三(奪橋犧牲)。

還有10位勇士的姓名至今無從查詢確認,這些英烈被歷史銘記。

歷史鐫刻的紅軍18勇士和22勇士,他們捨命得到的獎賞令人心酸落淚

勇士李友林手腳都被火熱的鐵索嚴重燙傷,雙手沒了掌紋,手心也不出汗,一年四季爆皮瘙癢。當時他只想到活下去,因為活著才能搶佔瀘定橋,才能打敗更多的敵人。最終,李友林和戰友奪下了瀘定橋,他說,“我能活著已經很幸福了,最不容易的是那些犧牲的戰友。”

瀘定橋屬於了英勇的紅軍,劉伯承來到橋上對每根鐵索看了又看,使勁在橋板上跺了跺腳,激動地說:“瀘定橋!瀘定橋!我們為你花了多少精力,費了多少心血!現在,我們勝利了!我們勝利了!”聶榮臻也情緒激昂地說:“是啊,我們勝利了,這勝利來得太不容易了!”

歷史鐫刻的紅軍18勇士和22勇士,他們捨命得到的獎賞令人心酸落淚

楊成武回憶道。“瀘定橋真是個險要所在。就連我們這些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見關奪關的人,都不禁要倒吸一口涼氣。”

5月30日,毛澤東來到了瀘定橋,手扶鐵鏈動情地說:“這樣險要的橋都能奪取,說明紅軍是不可戰勝的。”他還說,“應該在這裡立一塊碑。”

現今,飛奪瀘定橋紀念碑公園大道兩旁立有22根花崗岩石柱,分別代表22位奪橋勇士。聶榮臻元帥寫下了“奇絕驚險”四個大字,來表達對勇士們的由衷讚歎和讚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