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儀徵“永光元年”漢代鐵劍銘文辨析

江蘇儀徵1987年出土的西漢永光元年鐵劍是非常知名的一口漢劍。劍莖銘文涵蓋產地、名稱、長度及紀年等多方面信息,對研究漢代冶金技術和度量衡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劍莖上的銘文較為模糊,歷來解釋不一,據龍哥(劉在濤)認真比較研究後,將該劍的銘文重新揭示為“河內羊頭劍卄闢刃長四尺一寸永光元年造”。結合漢代史料記載、刀劍製作技術及出土實物等情況,探討了該劍“卄闢”的造法,另外也更正了該劍關於尺寸的描述。

江蘇儀徵市博物館藏有一口西漢“永光元年”鐵劍。鐵劍及其銘文照片收錄於《儀徵出土文物集粹》(以下簡稱《儀徵》)[1]。據《儀徵》及儀徵市博物館官方網站介紹,此劍為1987年古井鄉利民村漢墓出土,長114.5、寬3.2釐米,劍為含碳量較高的炒鋼原料生鐵鍛造而成。劍身長而扁,中部起脊,扁長形莖,末端有一圓穿。莖上陰刻隸書銘文:“河內黑頭劍光碩天長四尺二寸永光元年造”。表層泛黑色。永光元年為漢元帝年號(公元前43年)。按此劍長計算,一尺合27.26釐米。此劍保存完好,韌性好,彈性強,冶煉精良,有明確的地點、名稱、尺寸和紀年,是研究漢代我國冶金技術和度量制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

江蘇儀徵“永光元年”漢代鐵劍銘文辨析

江蘇儀徵“永光元年”漢代鐵劍銘文辨析

《儀徵》黑頭劍

根據照片來看,銘文斑駁,有的字跡較難辨認,有學者曾提指出《儀徵》給出的劍銘釋文值得商榷,並撰文《江蘇儀徵出土永光元年羊頭鐵劍考》(以下簡稱《鐵劍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2]。龍哥認為,《鐵劍考》對銘文的闡釋較《儀徵》更為合理,特別是提出“黑頭劍”應為“羊頭劍”的觀點極有價值且很有啟發,體現了作者深厚的歷史文化功底,只是在後續有關劍的尺寸的幾個字的闡釋上私以為欠為妥當。據龍哥(劉在濤)觀察研究,認為劍莖上的銘文應為“河內羊頭劍卄闢刃長四尺一寸永光元年造”。

江蘇儀徵“永光元年”漢代鐵劍銘文辨析

《鐵劍考》收錄的黑頭劍及銘文


1 “黑頭”與“羊頭”之辨

《鐵劍考》中將銘文解讀為“河內羊頭劍光頭下長四尺一寸永光元年造”,與《儀徵》所釋銘文出入較大。其中“頭”的繁體為“頭”,“河內”為產地,製作年代為“永光元年”,兩文無甚分歧。河內是指河內郡,地處黃河北岸,大致分佈在今河南、河北、山東之交界部分,漢代鹽鐵官營後河內郡曾設鐵官在隆慮(今河南林縣),“永光元年”是西漢漢元帝劉奭的年號。而對於名稱和尺寸則觀點有異,《鐵劍考》指出,該劍的名稱不是“黑頭劍”而是“羊頭劍”並進行了深入闡述。

從《鐵劍考》所附儀徵市博物館胡喬先生提供的鐵劍照片及其銘文照片來看,是“羊”字的可能性比較大。《淮南子·修務篇》:“苗山之鋌,羊頭之銷,雖水斷龍舟,陸剸兕甲,莫之服帶。”曹丕《大牆上蒿行》:“吳之闢閭,越之步光,楚之龍泉,韓有墨陽,苗山之鋌,羊頭之鋼,知名前代,鹹自謂麗且美,曾不如君劍良綺難忘。”晉張協《七命》:“銷逾羊頭,鍱越鍛成,乃煉乃鑠,萬闢千灌;豐隆奮椎,飛廉扇炭。”此“銷”,唐李善引許慎說為“生鐵也”,後代也有解釋為削刀的。從文中理解,苗山和羊頭似乎原是產地之名,“羊頭”與“銷”或“鋼”搭配,當是與冶鐵密不可分,逐漸轉義成為優質鋼鐵的代名詞了。因此“羊頭劍”更為合理。

至於“黑頭劍”的稱呼,可能是因其“表層泛黑色”,事實上,許多保存較好的漢代鐵劍被發現時表面都會呈現出光亮的黑色,這可能與地理環境和下葬方式有關,楚文化專家郭德維指出,在深埋、密封、有水的與空氣隔絕的環境裡,有些墓葬隨葬品保存極為完好,甚至連銅器、鐵器等也極少鏽蝕[3]。這種狀態的由來推測有兩個原因,一是劍體曾經過類似鉻鹽的防鏽處理,這種技術在秦兵馬俑陪葬的部分青銅劍上便可能已採用,西漢去秦不遠技術未必失傳,當然是否有防鏽層須作進一步檢驗確定;二是精細研磨後的劍身在埋藏後因遇到特殊的外部環境從而鈍化形成一層緻密的黑色氧化層,這種黑色薄層是經歷了兩千餘年自然形成的,劍身在當年則未必就是黑色,古人不會未卜先知將其命名為“黑頭劍”。

江蘇儀徵“永光元年”漢代鐵劍銘文辨析

銘文1-5字應為“河內羊頭劍”

2 “光碩”“光頭”“卄闢”之辨

《儀徵》將第6、7字釋為“光碩”,《鐵劍考》將其釋為“光頭”。“光碩”其意極為費解,“光頭”的解釋也很牽強,龍哥根據照片仔細辨認,認為應當是“卄闢”。第6字並無筆劃“撇”和“豎彎鉤”,而是第7個字的上緣對該字的干擾造成,該字從圖看是獨體字,一“橫”加兩“豎”,應當是“卄”字。第7個字是左右結構,左側下方有個小“口”無疑,“口”的左上方仔細辨認應當是“屍”,右側有幾個“橫”再加濃重的一個“豎”劃,推測是“闢”字,第6字和第7字組合起來為“卄闢”。對“卄闢”的理解,離不開漢代刀劍製作工藝相關知識背景。


江蘇儀徵“永光元年”漢代鐵劍銘文辨析

銘文6-7字應為“卄闢”


2.1漢代刀劍製作工藝的發展

漢代,鋼鐵刀劍的製作發展出了百鍊和灌鋼的技術。漢代刀劍製作相關的最重要的名詞有“闢”、“煉”、“灌”,皆各有其含義。曹操《內誡令》:“往歲作百辟刀五枚,吾聞百鍊利器,以闢不祥,攝服奸宄者也”。陶弘景《刀劍錄》:“蜀主劉備曾令名匠蒲元造刀,刃口刻七十二煉”。除類似的文獻記載外,百鍊刀劍也有實物存世,1962年,在日本奈良天理市櫟本古墳的古墓中,發現了一柄東漢中平年間(184-189)中國製作的鐵製環首刀,刀身鐫有“百鍊清剛,上應星宿,下闢不祥”等金錯銘文。

國家博物館所藏山東蒼山出土的東漢鋼刀,刀脊銘文“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孫”,徐州博物館所藏東漢鋼劍莖部銘文“建初二年蜀郡西工官王愔造五十湅□□□孫劍□”。國家博物館展有一口漢桓帝錯金環首鋼刀[4],刀脊有“永壽二年”紀年,長79.8釐米,寬3釐米,厚0.7釐米,銘文共60字,信息量巨大,刀脊上54字為“永壽二年二月濯龍造,廿灌百辟,長三尺四寸把刀。堂工劉滿,鉞工虞廣,削厲待詔王甫,金錯待詔灌宜,領濯龍別監唐衡監作,[馬多]妙北主”,莖上有6字“濯龍持作百辟”。這顯然是一口供皇帝佩帶的百鍊刀。


江蘇儀徵“永光元年”漢代鐵劍銘文辨析

漢桓帝“永壽二年”刀之銘文


“湅”通“煉”,“卅湅”、“五十湅”等刀劍的出土表明,“百鍊”在漢代並非僅僅是形容煉數之多的虛數。“闢”通“襞”,李善雲:“闢謂疊之,灌謂鑄之”,《說文·衣部》雲:“襞,韏衣也。”徐鍇《系傳》曰:“猶卷也。襞,摺疊衣也。”襞,原指摺疊衣裙,在此借指將鋼鐵摺疊鍛打。“灌”應該指的是灌鋼法。灌鋼是中國人獨有的一種鍊鋼方式,是把融化後的生鐵水灌入未經鍛打的熟鐵,兩種含碳量差異較大的材料相互交合,鍛打後成鋼。東漢末王粲《刀銘》“相時陰陽,制茲利兵。和諸色劑,考諸濁清。灌襞以數,質象以呈。附反載穎,舒中錯形。陸剸犀兕,水截鯢鯨”,也提到了“灌”和“襞”,“灌”應該就是指灌鋼,“襞”即是“闢”,就是摺疊鍛打的意思。王粲的這個記載可推測東漢就已發明了灌鋼,“永壽二年”刀的發現更加印證了這個推測的正確性。西晉張協《七命》提到的“乃煉乃爍,萬闢千灌”,可知“煉”應是指加熱,“爍”是指熔化,“闢”是摺疊,“灌”是灌鋼,闢的次數明顯要多於灌,這段文字描述與灌鋼製作刀劍的工藝是相合的。

2.2 百鍊與灌鋼技術原理分析

在漢代,人們認為劍之良莠與是否經過反覆鍛鍊有關,王充《論衡·率性》“試取東下直一金之劍,更熟鍛鍊,足其火,齊其銛,猶千金之劍也”。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含碳量為何物,只樸素地知道通過精而煉之可以提升鋼鐵的品質,匠人們通過大量的實踐積累了許多經驗,形成了百鍊刀劍製作方法。“廿灌百辟”當是實數,是指灌二十次,折一百次。以龍哥猜測,以“永壽二年”刀來看,百鍊和灌鋼兩種工藝可能會應用在同一口刀劍上。假定一煉一闢,即每加熱一次就摺疊一次(如果摺疊速度夠快或許一次加熱可以摺疊兩次以上),摺疊五次後碳就會有相當的流失,這時以合適的方法進行補碳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在發明灌鋼技術以前,如果用熟鐵或低碳鋼打製刀劍時就需要用滲碳劑對刀劍進行滲碳才能增加強度,當發現生鐵水澆在熟鐵上可以雜糅成鋼後,利用灌鋼技術提升刀劍的含碳量就成了另外一個方便操作的可選項。也就是說,“永壽二年”刀的所謂“廿灌百辟”,很可能是每摺疊五次,灌生鐵水一次,這樣灌到二十次後,摺疊也就相應有一百次了。

那麼為什麼儀徵市博物館的這口“永光元年”鐵劍只有“卄闢”而不是“百辟”或更多呢?龍哥認為,“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屬於西漢後期,要比東漢後期的“永壽二年”(公元156年)早約200年,這個時候可能尚未發明灌鋼,至少灌鋼技術並未應用到該劍上。此劍的工藝與“永壽二年”刀、“永初六年”刀、“建初二年”劍相比更為簡化,或許是以含碳量較高的炒鋼為原料加熱摺疊鍛造二十次製成,如果不加滲碳或灌鋼,摺疊二十次應是保證品質的上限,再單純摺疊將會過度失碳而影響性能,也或許是以塊鍊鐵摺疊滲碳製成,要想得出更精準的結論需要做進一步的金相分析。

3 “天長”“下長”“刃長”之辨

《儀徵》將第8、9字釋為“天長”,《鐵劍考》將其釋為“下長”。龍哥認為是“刃長”。第8字是橫折鉤加一撇一點,為“刃”字,漢隸中“點”劃常常寫的較為舒展,第8字與第9字組合起來為“刃長”,這恰恰是刀劍收藏中的一個常用名詞,是指自劍格往前直達劍鋒之間的劍身長度,簡而言之,刃長等於通長減去柄長。關於刀劍尺寸,如果不是指明“刃長”,而是“刀長”“劍長”或簡單的一個“長”字,對於中國刀劍來說就是指的是通長(即總長),龍哥在2017年3月本公眾號發佈的《一口三國環首刀的銘文考》一文中有所提及。

江蘇儀徵“永光元年”漢代鐵劍銘文辨析

銘文8-9字應為“刃長”

第10~13字是有關“永光元年”鐵劍的刃長,《儀徵》釋為“四尺二寸”,《鐵劍考》釋為“四尺一寸”,並援引儀徵市博物館數據,此劍通長114.5釐米,刃長96.1釐米。依照《儀徵》釋文,如按全長計算,則每尺合27.26釐米,如按刃長計算則每尺合22.88釐米,依照《鐵劍考》釋文,按刃長計算則每尺合23.44釐米。計量專家丘光明通過對秦漢尺度的研究,認為西漢尺度量值承襲秦制,每尺為23.1釐米[5]。這個數值恰介於上述兩者之間,丘光明對13支西漢尺進行分析,每尺長度在23~23.8釐米之間,無低於23釐米者。龍哥反覆辨認銘文,“一”字上面的橫劃並不明顯,故第10~13字是“四尺一寸”的可能性較大。

江蘇儀徵“永光元年”漢代鐵劍銘文辨析

銘文10-13字應為“四尺一寸”、11-18字為“永光元年造”

4 結論

儘管《儀徵》對劍銘文的釋文欠妥,但其所說的“(此劍)是研究漢代我國冶金技術和度量制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的這個結論無疑是正確的。從冶金技術看此劍為“卄闢”製作工藝,從度量衡來看此劍與以往所得西漢尺長度接近,亦可佐證龍哥所釋無誤。綜上,龍哥(劉在濤)將儀徵市博物館所藏的“永光元年”鐵劍銘文重新釋為:“

河內羊頭劍卄闢刃長四尺一寸永光元年造”,共計18字。“河內”為產地,“羊頭劍”為劍名,“卄闢”為造法,“刃長四尺一寸”為尺寸,“永光元年造”為紀年。

作者:劉再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