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英國坦克的設計理念是把坦克分成支援步兵的"步兵坦克"和負責機動反裝甲的巡洋坦克。


前者的代表是"丘吉爾"或"瑪蒂爾達"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丘吉爾(上)瑪蒂爾達(下)

後者則是"克倫威爾"和"十字軍"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克倫威爾(上)十字軍(下)


這個理念乍一看不錯,但其實是立足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陳舊經驗,實際上完全沒有跟上軍事理念的發展。


事實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坦克的表現普遍不佳。

皮厚的步兵坦克火力貧弱,而且實際上裝甲也免疫不了大口徑反坦克炮(比如pak 40 75mm炮反坦克和88mm炮等)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pak 40 75mm反坦克炮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88mm flak 36 防空炮

而那些巡洋坦克都是脆皮車,在德國的後期型四號坦克和突擊炮的堅固裝甲面前,所謂的火力優勢也不存在。


英國人不是沒有好炮。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QF 17磅炮

17磅炮能900米外擊穿5.12英寸(130毫米)的裝甲。

這種威力已經可以從正面打爆德軍引以為豪的虎式坦克(車體正面102mm)了。


從1944年9月開始,QF17磅炮更是配發了新式的脫殼穿甲彈(APDS),擁有能在910米的距離擊穿192mm裝甲的高威力。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右)脫殼穿甲彈

在測試中甚至有在500米擊穿256 mm裝甲,以及在1000m擊穿233mm裝甲的紀錄。


如此強大的穿甲能力,即使是虎王坦克那帶有傾斜角度的厚重裝甲也難以倖免。


然而,英國在戰爭前設計的那些坦克,炮塔都很小,沒有一款能夠承載如此威力的大型火炮。

作為妥協方案,英國人腦洞大開。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弓箭手"坦克殲擊車

把瓦倫丁坦克搞成敞篷,然後把17磅倒著朝後裝,於是就成了奇特的"弓箭手"坦克殲擊車。

由於實在是不滿意,英國人又把從美國運來的謝爾曼拿來加裝17磅炮,於是就有了後面大名鼎鼎的"螢火蟲"坦克。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有一種說法:虎式王牌魏特曼的座車,就是被"螢火蟲"的17磅炮擊毀的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米歇爾.魏特曼和他的墳墓

但是歸根結底,弓箭手也好螢火蟲也好,只不過是一種過渡。

英國軍方一直致力於開發新式的,專門用來承載17磅炮的新式坦克。


1943年10月,皇家裝甲兵總監最終確定了A41重型巡洋坦克的設計指標。

不同於之前強調巡洋坦克需要"輕和快"。

A41將火力和防禦置於優先地位,而不再對速度提出過多要求。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新式坦克必須具有69英寸的炮塔座圈以容納17磅坦克炮。

1944年5月,AEC公司和軍方協力,完成了第一輛A41的全尺寸模型。


這輛原型是英國坦克設計的一次徹底的變革。

包括首次採用傾斜裝甲、取消航向機槍、用外置的螺旋彈簧懸掛取代了內置的克里斯蒂懸掛。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然而重點科技其實是下面這個:

百夫長車內安裝了一具VBE No. 1電熱鍋提供熱水供坦克組員泡茶,根據慣例由裝填手來負責煮水泡茶的工作。百夫長是英國第一款全面安裝泡茶設備的裝甲車輛。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大嚶坦克兵終於不用冒險下車煮茶啦(萬歲)!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

皇家兵工廠生產了20輛A41原型車用作對比測試,主炮都是17磅炮,但副武器配置方面略有差異: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在炮塔正面裝備可獨立俯仰20mm 厄利孔機炮(Oerlikon 20 mm cannon)和後方的7.92毫米貝莎機槍

只裝備20mm厄利孔機炮

只在炮塔正面裝備裝備機槍


20mm厄利孔機炮,在原本的設計中用來壓制摧毀敵人反坦克炮。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20mm 厄利孔機炮經常被當做小口徑防空武器上艦

但英國軍方認為這個想法並不實際,實際戰場上發生這種事的幾率不高,而且效果也難以保證。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批量生產的20mm 厄利孔防空炮

如果單純拿來壓制步兵,那麼備彈量充足的機槍反而效果更好。


1945年4月,第一輛A41原型車下線並順利通過性能測試,取名"百夫長"。

這初代百夫長就是百夫長MK1型。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而在當月16日蘇聯紅軍的百萬雄師已經突入柏林城區,五月九日德國投降,百夫長沒來得及露臉戰爭就結束了。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第一批到達"前線"的6輛百夫長百夫長MK1也被派到德國去,由作為佔領軍的英國第22裝甲旅使用。

儘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但日不落帝國在全球的殖民霸權地位日漸衰微,受到嚴重挑戰。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更何況在戰後,西方盟國和蘇聯的對立日益尖銳。


複雜的國際形勢導致英國決心繼續推動百夫長的生產,以替換自家軍隊中的老舊坦克。

1945年8月,皇家裝甲兵總監批准生產800輛百夫長坦克,其中包括100輛百夫長MK I(A41)和700輛百夫長MK II(A41A)。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後者採用了新型一體式鑄造炮塔和傳統的同軸機槍,並造首上裝甲上又增加了一塊額外的裝甲板,於是車體正面從76毫米加強至118毫米。


這只是初步嘗試,百夫長坦克的改動並未從此停止。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Mk 3 型迎來了一個跨時代的革新,

MK3百夫長換裝了新式的QF20(83.4mm)磅炮,並且配裝了真正意義上的垂直\水平雙向穩定器。

Mk 6型開始,百夫長坦克換裝了105MM L7(105mm)坦克炮,並且增加了紅外夜視儀。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百夫長MK3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百夫長MK6

百夫長坦克在戰局已經平定歐洲沒有機會出戰,卻隨著英國援助和軍售大量來到了二戰戰後的熱點戰區:

朝鮮

越南

當然還有——中東。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以色列國防軍的百夫長坦克

各型號百夫長坦克大量裝備以色列國防軍,在將近三十年的世界裡,在以色列從建國到擴張的一系列戰爭中鞠躬盡瘁。

直到以色列自研的梅卡瓦1坦克全面服役為止,百夫長坦克都是以色列國防軍裝甲部隊的絕對主力。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和蘇制T-62等新式主戰坦克相比,百夫長坦克雖然防護和火力不佳,但良好的觀瞄裝置和俯仰角,使得以色列國防軍在戰鬥中反而佔得先機。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在第四次中東戰爭(1973年)的戈蘭高地上,僅有100輛英國百夫長坦克的以色列竟然將有著300輛坦克的敘利亞部隊打得損失慘重。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被擊毀的敘利亞T-62坦克殘骸

在這場戰役中以色列損失60輛坦克,但是卻讓敘利亞損失了260輛蘇制新式坦克(T-62)。

時至今日,仍有一部分國家的軍隊中有百夫長坦克服役。


並且出現了一系列新奇有趣的變形車,受制於篇幅我們下次再講。

二戰末期出世的英國坦克:生不逢時,但仍然大步踏入每個熱點戰場

越南戰爭中澳大利亞軍隊的百夫長

——————

感謝您的閱讀!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