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记忆中的百果园

(韩启龙)

小时候,自从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便对文中的百草园充满了向往,盼望有一天能亲眼目睹百草园的模样。前些年,有幸两次参观鲁迅故居并游览百草园,由此联想到我家曾经的百果园,并与之对比,我认为百果园的乐趣要远比百草园丰富的多。

我家的百果园在老宅的西边,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村里分给我家的一块自留地。地的东边与我家一墙之隔,西边和本族四大爷家的地相邻,南边紧挨着大队办公室,北边则是“狮子沟”。“狮子沟”深约10余米,在沟底北侧一块不大的平台上,孤零零地卧着一块奇石,因其形状酷似狮子,故得此名。园子地势较高,厚厚的黄土层,像一个凸起的点将台。园子的北坡生长着一片茂盛的槐树林,周边散落着十几株桃、杏和枣树;一棵粗壮的野棠梨树,把躯干伸向悬崖,树冠就像一把巨大的伞,儿时的我们时常爬上爬下,比谁的胆子大;悬崖边数株酸枣树有碗口粗,酸枣长成了树,极为罕见,足见其年岁久远。虽然整个园子面积不足一亩,但那是我童年时代的乐园,它给了我童年无穷的乐趣和美好回忆。

我的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从我记事起,每天天不亮,他们就到园子里耕耘那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等出工的号声吹响,再到生产队里干活挣工分。傍晚收工,又来到园子里忙活好一阵子,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吃晚饭。那份艰辛,让我刻骨铭心。父母把这块土地当成宝贝疙瘩,照料起来格外上心。每年春天,在地里撒上一层厚厚的土肥,用锨镢把地刨得又松又软,然后种上自己喜欢的作物。

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生产队里分的粮食根本不够吃,几乎家家户户饿肚子,我家也不例外。于是,父母把种粮食作为首选,在园子里种上小麦、玉米、大豆、地瓜等作物。在园子的一角留出一块菜地,根据季节,种上几畦时令蔬菜,足够一家人食用。园子四周密密麻麻地栽上向日葵、蓖麻子、洋姜、吊瓜、南瓜、冬瓜、丝瓜、扁豆等,应有尽有,整个园子没有一寸闲地。俗话说:人勤地不懒。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园子就像有一股灵气,地随人愿,种啥收啥。幸亏有这个园子,我们全家才没有挨饿。

母亲很会过日子。每年春夏之交,青黄不接,粮食接续不上。这时,母亲便到园子里转上一圈,就地取材,采摘一些食材,做出一些可口的美食,既解决了饿肚子的问题,又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特别是母亲熬的榆钱粥,蒸的槐花菜,煎的槐花饼,腌制的蓖麻子咸菜,美味可口,征服了我儿时的味蕾,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在我的记忆里,百果园就像一幅彩色的画卷,五颜六色,千姿百态。在这里,有春天的明媚,夏天的绿荫,秋天的收获,冬天的含蓄。百果园仿佛是一个充满魔幻的世界,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这些顽皮小孩,成了最想去玩的地方。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报春的信息早早地从园子里传了出来,各种花事开始上演。最先出场的是杏花,不等杏花开罢,紧随其后的便是桃花。桃红杏白,白的如雪,红的似霞,争奇斗妍,尽显芳华。随着天气渐暖,各种花儿竞相绽放,就连树下也开满了许多不知名的野花,把整个园子点缀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进了五月,便是槐花的世界。每年花开的季节,簇簇洋槐花如同天空洒落的星星,缀满了槐树的枝头,花团锦簇,香气四溢。霎时间,“狮子沟”和百果园被笼罩在一片花香之中,引来无数蝴蝶、蜜蜂等小生灵,在这里翩翩起舞。于是,我叫来几位要好的玩伴,在园里追逐蜜蜂,捕捉蝴蝶,采摘野花,玩捉迷藏,大呼小叫,好不热闹。玩兴正浓,突然传来母亲严厉的呵斥声,我们顿时跑的无影无踪。有道是“七岁八岁狗也嫌”,我们只知疯玩,有时会把父母辛苦种植的庄稼蔬菜踩踏了,她是心疼那些被糟蹋的粮食。直到槐花凋零,花事谢幕,春天也就结束了。整个春天,百果园生机盎然,花香弥漫,就连空气都是甜的,让人神迷意醉,流连忘返。

夏天,无疑是百果园最丰富的季节。菜畦里的黄瓜、莴苣、辣椒、豆角等蔬菜青翠欲滴,甜瓜、西红柿也相继成熟。每天我家的餐桌上都是自己种的新鲜蔬菜,感觉格外好吃。吊瓜、冬瓜、南瓜、丝瓜、葫芦、扁豆等植物的秧蔓肆意生长,无拘无束地爬满了园子边界的篱笆墙和树上,并且结出了不大不小的果实。不知不觉中麦子即将成熟,不等收割,父母便在麦垅里种上玉米。等割完麦子,地里已长出一拃多高绿油油的玉米苗,一点都不耽误农时。很快,“麦黄杏”也熟了,黄澄澄地杏儿压弯了树枝,十分诱人。我迫不及待地摘下一个填到嘴里,甜甜的非常好吃。这时候便管不住嘴了,直到吃够方止。

一场雷雨过后,躲在地下的知了龟破土而出。夜晚,我和哥哥打着灯笼,到园子里捉知了龟。只见有的正顺着树干往上爬,有的在洞中探头探脑。我俩毫不客气,尽收囊中,一个晚上,能捉上百只。回到家中,母亲用水洗净,盐水腌制几日,便成了全家的美味佳肴。这时,父亲会斟一壶白酒,滋溜喝上一盅,再把一只油炸的知了龟放入口中,慢慢地咀嚼,像是品尝生活的滋味,那神情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不几日,园子里便响起了知了欢快的叫声。一时间,蝉鸣鸟唱,此起彼伏,悦耳动听,犹如合唱一首美妙的乐章。这时候学校放了暑假,我们无所事事,几乎每天都在园子里钻来钻去捉知了。伙伴们分头行动,一旦发现目标,便屏住呼吸,蹑手蹑脚地猛扑过去,用小手将其稳稳地捂住。然后用一根细线拴住,知了在孩子们手中一边飞舞,一边鸣叫,十分有趣。

不经意间,忽然惊喜地发现树上有个鸟巢,出于好奇,爬到树上,将雏鸟拿出鸟巢把玩。这时,亲鸟便疯了似的在我们的头顶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我们吓坏了,赶紧把雏鸟放回巢中。此后,我们便躲在一旁,悄悄地观察成鸟为雏鸟喂食,直到雏鸟长大飞离巢穴。

秋天,是百果园收获的季节。走进园子,环顾四周,长得奇形怪状的吊瓜和白白胖胖的葫芦,随着秋风摇曳,在半空中惬意地荡着秋千;个头跟碌碡似的冬瓜,显得雍容大方,重达六、七十斤;玉米棒子粒粒金黄,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熟透的桃子像害羞的少女,脸上搽上了胭脂红;大石榴一不小心笑破了肚皮,露出了红彤彤的石榴籽;桔红色的柿子像一只只红灯笼,显得格外亮眼;天天围着太阳转的向日葵,花盘硕大饱满;一串一串的大红枣,如同挂满枝头的红玛瑙……百果园里硕果累累,瓜果飘香,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每到这个时候,父母的脸上便露出满足的笑容,就连村里的父老乡亲也投来羡慕的眼光。

还有许多诱人的果子,惹得我那些小伙伴天天都往百果园里跑。不等果子成熟,我们就摘着吃,果子又涩又苦,咬一口赶紧扔掉。当果子开始成熟,我便每人分一两个解馋,但不多给。显然他们并不过瘾,随着果子熟得越来越多,便和我斗智斗勇,或声东击西,或调虎离山,千方百计支走我,然后偷偷到园子里大快朵颐。我斗不过他们,只好向母亲告状。母亲听了不但不生气,反而宽慰我:“瓜果梨枣,谁见谁咬,人家稀吃是好的。”看似儿时的一件小事,但从母亲身上我学会了宽容。

最高兴的事莫过于采摘瓜果。伙伴们闻讯赶来帮忙,他们爬到树上,一个个像动作敏捷的猴子,比大人摘的都快。随后,母亲便让我和哥哥把收摘的果子送给乡亲们尝鲜。村子不大,几乎家家户户都吃过我家的枣、杏、桃、山楂等果子,东西虽然不多,但包含着父母对乡亲们的浓浓亲情。

冬天,万木枯荣,百果园卸去盛妆,一片萧条景象,但它仍是我们玩耍的乐园。此时园子里光秃秃的,没有怕踩的庄稼,我们在这里追逐奔跑、嬉戏打闹,无所顾忌。尤其是当下过一场大雪,我们不约而至,找根木棍,在百果园厚厚的积雪上尽情涂鸦。很快,雪地上便画满了花草鸟兽等图案,画的好坏并不重要,只要玩的开心就好。我不会绘画,便堆起了雪人。突然,有人提议逮麻雀。于是飞奔回家,拿来筛子、绳子,顺手抓上一把米,学着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里的样子,扫去积雪,露出一块空地,撒上米粒,用木棍撑起筛子,绳子一头拴着木棍,一头在我们手中远远地牵着,只等麻雀自投罗网。然而,不知是空旷的园子无处躲藏,被鸟儿识破了阴谋诡计,还是我们缺少耐心,反正忙活了大半天,一只麻雀也没逮着。伙伴们意犹未尽,互相埋怨,一言不合,就地摆开战场,瞬间雪仗打响。刹那间,雪弹飞射,互不相让,刚刚堆起的雪人也遭了殃,园子一片狼藉,战斗达到高潮。经过一场混战,一方渐渐不支,败下阵来,在另一方的欢呼声里,大家各自回家,其实肚子早就饿了。

进了腊月门,父亲便来到百果园,左瞅右瞧,从林子里挑选两棵长成檩条的洋槐树伐掉,推到集市卖上二、三十元钱,用来置办年货。都说“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其实那时候过年就是过关。那时的我,“少年不知愁滋味”,全然不知父母有多艰难,整天就知道疯玩。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因为有百果园的陪伴,我的童年生活过的无忧无虑,有滋有味。

百果园能有如此美好,全是父母的功劳,里面不但浸透了父母辛勤的汗水,还有他们对百果园的热爱和一往情深。自从土地承包到户后,我家生活富裕了,余粮越来越多。从此,百果园不再种庄稼,全部种上了各种各样的果树,树的间隙则套种蔬菜。

后来我长大了,于是告别百果园,到乡政府工作。四年后,我调到离家40公里远的县城工作,并在此安家落户。从此,随着回家次数日少,百果园时常在我的梦中出现。我的父母故土难离,深深地眷恋着那片养育我们的土地,把我魂牵梦萦的百果园打理的井然有序。无论什么果子成熟,父亲都打电话告诉我,让我回家去取。这时,我忽然想起很久没有回家了。于是,赶紧抽空回家看望父母。临走,父母把我的车里塞的满满的,都是他们在百果园的劳动果实。一边装车还一边嘱咐“这些是你的,那些是你姐的(我姐也在县城住),吃不了别瞎了,送给你的邻居和同事吃。”有时实在没空回家,父母便将果子让本村进城办事的乡亲捎去,每每至此,我都会感动不已,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久违的百果园。

因为百果园是故土上特有的风景,是我记忆长河里一个跳动的音符,岁月的渐行渐远让我对它的爱愈加深沉。每次返乡,我都会到百果园里转一转。一踏进百果园,园子里每个角落发生的故事,都猝然扑来。虽然曾经流着鼻涕的玩伴,已经握别岁月各奔四方,但回想起儿时的情景,那一桩桩、一幕幕,珍藏在心里的那些美好,瞬间都在眼前浮现,仿佛一切都发生在昨天。

随着时代变迁,我的家乡早已旧貌变新颜,家家户户都住进了楼房,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新生活。百果园也被村里统一收回,大型机械无情地将园子铲平,把“狮子沟”用土填满,二者整合成一块土地,村人承包后重新种上了果树。我暗自为百果园高兴,庆幸它在这片土地上重获新生。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把百果园拍成照片,记录下那一幕幕美好的瞬间。每次想起这事,总会有一种自责与伤感,让我后悔不已。

如今,百果园和狮子沟,以及我家的老宅子都不存在了,就连那只石狮子也不知去向,但是它留给我的那份香甜、快乐和美好,已被我封存在了记忆里,成为我今生永远的怀念。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朐县公安局 审核:高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