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奖孩子,别说“你真棒”,聪明的家长常说4句话,孩子更自信

每当看到孩子学习了新的技能,妈妈们总是喜在眉梢,忍不住由衷的夸赞道:“宝宝,你真棒!”但这样的夸赞真的对孩子有利吗?


诚然,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夸赞与鼓励!正确的夸赞,会让孩子更加聪明与自信;但不正确的夸赞,可能会起到“反效果”,让孩子养成怕输怕困难、胆怯、不自信的性格。


经常夸[你真棒]的孩子,已经不起挫折


前不久闺蜜聚会,就听当幼师多年的琳琳抱怨道:班上有一个孩子,每次绘画课后,都会举着自己的画问老师,问画的棒不棒!


若老师回复[画的棒],孩子就会高兴的手舞足蹈;若没有被回复[画得棒],就会瞬间变脸、发脾气、大哭大闹,嚷嚷道:“我妈妈说我是[最棒的]”。


后来跟学生家长交流后得知,孩子的妈妈特别喜欢用[你真棒]来鼓励孩子。孩子经过几年的语言洗礼后,已经默认自己是最棒的,同时也无法接受自己[不是最棒的]。


类似的夸赞还有[你真漂亮]、[你真厉害]、[你真聪明]等,这些不切实际的夸赞,都不是孩子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的。一直用这样的夸赞方式,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变得胆怯、不自信、怕输、不敢接受挑战等。


毕竟在孩子的内心会认为:“我聪明、漂亮、棒都是天生的,我要做的就是避免任何让我不聪明、不漂亮、不棒的事情”。


可见,父母平日间对孩子随意的一句夸奖,对孩子来说,影响是巨大的;错误的夸奖,不仅会阻碍孩子的进步,还会让孩子经不起挫折。


父母该如何正确夸奖孩子呢?


01、用描述性语句,夸赞具体的行为和过程


当孩子的某个行为有进步时,切忌用笼统性的词语来夸赞结果,比如[你画的真好]、[你真棒]等。应该用描述性的语句,夸赞画的过程与行为,比如:


“哇,宝宝握画笔的姿势很标准哦,画画时也很用心,画了好多种颜色,还画了不同的形状,妈妈看到了正方形、长方形还有三角形哦!”


听到这样的夸赞,孩子就会知道:原来我得到表扬,是因为握笔姿势很标准、画了很多种颜色与形状。


这种夸赞方法还适用于希望孩子改进的地方,比如女儿有段时间玩拼图时,拼不好就容易放弃,甚至发脾气。有次看她独立拼完后,我就特意的夸赞道:宝贝好棒哦,能独立一个人完成拼图,全都是自己完成的哦,没有让妈妈帮忙呢?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女儿玩拼图时都能独自一个人玩好久,专注力也明显提高了。


02、夸奖孩子的进步,不盲目和他人对比


很多父母在夸奖孩子时,都喜欢和别的孩子对比,比如[宝贝作业完成的比隔壁琳琳快,真棒]。看似夸奖孩子的一句话,可能会改变孩子的关注点:[比琳琳完成的快],写作业的动机在于与琳琳争输赢。


其实,父母在夸奖孩子时,可以结合孩子自身的进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关注自己从[不会]到[会]的转变。


比如夸奖孩子写作业快,可以这样说:宝宝今天半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作业,而且没让妈妈监督,这是原来从来没有过的进步,击掌!


03、夸赞孩子的内在动机,不夸易完成的事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夸奖孩子也一样,对于一些孩子很容易就完成的事,父母就没必要经常夸赞,以免稀释了夸奖的激励性。


同时,父母夸奖孩子,重在夸进步,而非结果。比如当孩子第一次安静地看完一本书后,妈妈就可以说:“哇,宝宝已经独立看完一本书了,你好像很享受看书的感觉哦”;


而不是夸赞孩子看书的结果,并用奖励作为诱惑。比如:宝贝今天看完了一本书,好棒!妈妈奖励你吃牛排。这样用[牛排]来诱惑孩子看书,只会让孩子认为,看书就是为了获得[牛排]奖励,久而久之,可能会丧失看书本身的兴趣。


04、夸奖真实情况,不夸大事实


达达5岁多开始学骑自行车时,经常摔跤,爸爸却每次都夸[宝贝好棒,骑的真好]!结果孩子没骑两下就不想骑了。


其实,很多父母都有过达达爸爸这样的夸奖经历,明明孩子没有什么值得夸奖的,父母却夸大事实尬夸,结果却没有如自己所料。


其实,大一点的孩子,听到父母不切实际的夸奖,内心都会很排斥,甚至觉得父母是在敷衍自己。所以,父母夸奖孩子,前提应该是尊重客观事实。

夸奖孩子,别说“你真棒”,聪明的家长常说4句话,孩子更自信

05、根据孩子的性格,选择正确的时机夸奖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性格不同的孩子,对父母夸奖的反应不同。比如性格开朗的孩子,对于父母的夸奖会感到认同,提升自信;


而性格内向的孩子,或许父母的当众夸奖,会让孩子感到不好意思。此时,父母就可以选择私下夸奖。


总而言之,父母正确、恰当的夸奖,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有助于孩子的成长;而错误、不恰当的夸奖,很有可能就会让孩子变得胆怯、怕输哦。因此,父母夸奖孩子,还需掌握正确的夸奖技巧。


互动话题:你平时会用[你真棒]来夸孩子吗?

声明: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