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區第三人民醫院房頂新冒出個大傢伙,背後故事挺暖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然

最近,杭州市蕭山區第三人民醫院門診大廳三樓平臺上冒出個“大傢伙”,裸露的水泥平臺上多了一層清爽、透明的陽光板,長度橫跨了一層樓四扇窗戶的距離,裡面是長條型的晾衣杆。

蕭山區第三人民醫院房頂新冒出個大傢伙,背後故事挺暖心

透明材質和銀色鋼鐵搭配,顯得格外清爽。

這個佔地130餘平方米的“大傢伙”,是杭州市蕭山區第三人民醫院送給患者的一份暖心禮物。

“我們醫院有12個病區,一般是每天400—500個住院病人,沒有專門的晾衣區域。”蕭山區第三人民醫院辦公室主任單華娟說,以前晾衣服是在每層樓的電梯井裡面,照不到陽光,很不方便。

蕭山區第三人民醫院房頂新冒出個大傢伙,背後故事挺暖心
蕭山區第三人民醫院房頂新冒出個大傢伙,背後故事挺暖心

單華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醫院日平均住院患者450人,每位患者有一名陪護家屬計算,在夏天每天至少要洗曬近1000件衣物。這麼龐大的量,電梯井、病房內的區域是遠遠解決不了的。

如何才能既讓病人更加方便,而且也不影響醫院整體形象?

醫院經過反覆討論、實際查看場地,最後決定在醫院門診樓3層屋頂平面搭建了晾衣區。

蕭山區第三人民醫院房頂新冒出個大傢伙,背後故事挺暖心

該晾衣區面積約為130餘平方米,主體採用鋼結構,頂棚為透明陽光板,保證晾衣區的陽光照射,增強通風性能。為了安全起見,入口有醒目的標識,晾衣區四周還設置了安全防護欄。

“選擇門診平臺三樓建晾衣區,一個是回字型的環境,四周都有建築,安全性比較好。二個是建在這,不會擋其他科室的陽光。”單華娟說,本來是去年年底就已經招投標完成了,疫情關係,拖到了4月中旬才完成。

目前,6個病區的晾曬衣物已經全部交給了這個頂樓的“大傢伙”。每天早上,患者的衣物就齊刷刷掛在晾衣杆上“沐浴”陽光了,一名在醫院久住的王女士說:“太方便了,醫院想的可真周到。能穿到陽光曬過的衣物,我覺得挺暖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