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方戰爭俄國勝利背後的關鍵因素——英俄外交關係的演變

大北方戰爭爆發的歷史背景:

17世紀末期,隨著俄國農業和手工業的快速發展,各種各樣的商業活動也逐漸在俄國國內興盛起來。商業活動的興盛加強了落後的俄國各地之間的聯繫,使統一的全國市場初步形成。

大北方戰爭俄國勝利背後的關鍵因素——英俄外交關係的演變

農奴制下的俄羅斯農民


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國家各地對於商品的需求,更使得國家有一個正規的渠道將多餘產品輸送到其他國家以賺取豐富的利潤。

與此同時,隨著西歐各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西歐各國對糧食的需求量越來越多,而以農業立國的沙皇俄國自然是整個歐洲重要的糧食出口地。

大北方戰爭俄國勝利背後的關鍵因素——英俄外交關係的演變


在巨大的財富誘惑下,與國內外市場緊密聯繫的貴族地主的新興商人階級迫切要求開闢新的市場和擴大同西歐各國的貿易。

此時的俄國作為一個內陸國家,要想以最小的代價擴大與西歐各國的貿易,它唯一的辦法只能是為自己奪得出海口。因此在彼得一世登基後,由內路向海洋政策的轉變成為俄國外交政策的重要轉折點,而彼得一世的第一個目標便是當時已日漸腐朽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控制下的黑海。

大北方戰爭俄國勝利背後的關鍵因素——英俄外交關係的演變

1700年沙皇俄國地圖


1697年,當俄國在為了奪取黑海出海口而發動的亞速之戰失敗後,為了建立反土聯盟,彼得一世組織了一個龐大的使節代表團遠赴歐洲遊說歐洲列國,其中英國就是俄國的重要爭取對象。

大北方戰爭俄國勝利背後的關鍵因素——英俄外交關係的演變

俄國沙皇彼得一世


但是由於此時以英國為首的西歐各國正在忙於摻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因此沒人願意搭理俄國,無奈之下俄國的反土聯盟只能以失敗告終。

大北方戰爭俄國勝利背後的關鍵因素——英俄外交關係的演變

彼得一世派團出使歐洲


雖然反土聯盟沒有成功,但是彼得在歐洲的遊歷中卻得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消息,由於瑞典在波羅的海的霸權政策,使得瑞典與波羅的海周邊國家的關係十分緊張,以丹麥和波蘭為首的諸國此時正在謀劃建立一個反瑞同盟來對付瑞典

。大喜之餘,彼得當機立斷將俄國打擊重點從黑海轉移到波羅的海,與丹麥、波蘭和薩克森諸國建立反對瑞典的“北方同盟”,並由此引發了延續21年的大北方戰爭。

大北方戰爭俄國勝利背後的關鍵因素——英俄外交關係的演變

彼得一世戎裝像


英國在波羅的海的利益糾葛

自地理大發現時代以來,在經過數百年的資本原始積累後,進入17世紀中葉的英國迎來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期。在數次英荷戰爭後,英國取代了荷蘭“海上馬車伕”的地位成為名副其實的海上第一強國。在強大海軍的保護下,英國的海外貿易迅速擴展至世界各地,海外貿易在國家經濟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大北方戰爭俄國勝利背後的關鍵因素——英俄外交關係的演變

英荷戰爭

波羅的海作為英國重要的造船原料、木材、蜜蠟、瀝青和大麻的重要進口基地和呢絨出口港口,波羅的海諸國提供的廉價造船原料為英國造船業和航海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奠定了英國海上爭霸的基礎。

大北方戰爭俄國勝利背後的關鍵因素——英俄外交關係的演變

龐大的英國海上貿易船隊


作為一個孤懸歐洲大陸的島國,數百年的歷史教訓使英國當權者一直努力維持著歐洲大陸的均勢政策。以俄國為首的“北方同盟”的建立,無疑是對英國在波羅的海維持均勢政策的極大挑戰。

大北方戰爭俄國勝利背後的關鍵因素——英俄外交關係的演變

強大的軍隊是英國維繫歐洲均勢政策的重要保障


雖然瑞典在“三十年戰爭”之後的國際影響力大增,但是相比於其他西歐國家,受人口和地理條件因素制約的瑞典只能算是一個“地區性強國”,在經濟上嚴重依賴英、法和荷蘭等西歐諸國。對於地域遼闊、自給自足的沙皇俄國,支持對英國有著嚴重經濟依賴的瑞典對於苦心維持歐洲大陸均勢政策的英國來說更加符合自己的切身利益

俄英對立時期——俄軍納爾瓦戰役慘敗

1700年,英瑞兩國簽訂共同防禦條約,為了對付北方同盟,兩國正式建立“永遠誠摯和持久的友誼、同盟和良好的關係”。根據這項條約內容,當同年五月北方聯盟的丹麥率先向瑞典發動進攻時,英荷立即派出聯合艦隊奔赴波羅的海馳援瑞典。

大北方戰爭俄國勝利背後的關鍵因素——英俄外交關係的演變

馳援瑞典的英國皇家海軍艦隊


兩國陸軍趁丹麥主力與瑞典鏖戰之際,出其不意地登陸丹麥西蘭島。在此關鍵時刻,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親率15000人馬登陸丹麥,直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由於此時大部分丹麥部隊都駐守在大陸地區,根本來不及救援孤懸在西蘭島上的都城,就這樣,丹麥在參戰僅三個月後就不得不退出北方同盟

大北方戰爭俄國勝利背後的關鍵因素——英俄外交關係的演變

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率軍登陸哥本哈根


解決了丹麥問題後,瑞典國王在英國的支持下整軍備武準備進攻波蘭以徹底瓦解北方同盟,迎接最後與俄軍的決戰。

1700年10月6日,查理十二世率領瑞軍渡海直接進攻波蘭軍隊的後方。此時的波蘭軍隊,已經將大部分兵力投入到了愛沙尼亞戰場,根本來不及顧及身後的海岸。另外面對當時世界海上第一強國英國的皇家艦隊,波蘭海軍就像一個擺設一樣連反擊的餘地都沒有,無奈之下波蘭也只能退出北方同盟

大北方戰爭俄國勝利背後的關鍵因素——英俄外交關係的演變

裝備最新式火炮的瑞典炮兵


就這樣,在英國的幫助下,彼得一世苦心建立的北方同盟最終土崩瓦解。

沒有了盟國支持,此時的沙皇俄國軍隊雖然人數眾多,但是由於火炮陳舊、彈藥不足等原因根本無法與瑞典軍隊相匹敵。瑞典軍隊雖然人數不佔優勢,但是由於背後有著財大氣粗的英國支持,所以在瑞典軍隊面前,俄國軍隊只是一群待宰的羔羊。在這麼懸殊的綜合實力對比下,俄國軍隊在納爾瓦戰役中大敗而歸。

大北方戰爭俄國勝利背後的關鍵因素——英俄外交關係的演變

納爾瓦戰役中的瑞典軍隊


俄英結盟時期——北方戰爭俄國成功獲得波羅的海出海口

納爾瓦戰役後,英瑞兩國的關係卻並沒有朝著友好的方向繼續發展,反而兩國關係卻因為某些原因急轉直下,導致英國逐漸放棄了對瑞典的支持。英瑞兩國關係的惡化為英俄兩國的結盟創造了重要的條件,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英瑞關係的急轉直下呢?

大北方戰爭俄國勝利背後的關鍵因素——英俄外交關係的演變

1.漢諾威選帝侯喬治一世被定為英國王位繼承人。

1714年,由於英國安娜女王沒有子嗣,所以英國王位的把寶座只能在她的親屬中選擇。但是根據英國議會法律規定天主教頭沒有資格成為英國的國王,於是安娜女王的遠房親戚——遠在德國的漢諾威選帝侯喬治一世變成了英國王國的唯一繼承人。

大北方戰爭俄國勝利背後的關鍵因素——英俄外交關係的演變

英國國王兼漢諾威選帝侯喬治一世


不幸的是,漢諾威和瑞典早在三十年戰爭中便結下了仇。根據《威斯特伐利亞條約》的規定,瑞典在戰後得到了不萊梅、凡爾登和波美拉尼亞西部的土地後,這種做法直接增加了瑞典在波羅的海的領地。瑞典的這種做法,對於不萊梅、凡爾登和波美拉尼亞覬覦已久的漢諾威選帝侯喬治一世來說可謂是一種直接的挑釁。

2.英國內閣的更替

在輝格黨執政時期,由於英國不斷參與歐陸曠日持久的戰爭和英國國內不斷增加的土地稅嚴重損害了英國土地貴族的利益,輝格黨遭到了英國土地貴族的強烈反對。在1710年的大選中,代表土地貴族利益的託利黨在議會選舉中打敗輝格黨上臺執政。

大北方戰爭俄國勝利背後的關鍵因素——英俄外交關係的演變

輝格黨和託利黨之爭


託利黨一直反對英國過度參與歐洲大陸戰爭的政策,因此上臺之初便重新調整對歐洲各國的戰略政策,這其中就包括和瑞典、俄國的關係。

大北方戰爭俄國勝利背後的關鍵因素——英俄外交關係的演變


面對咄咄逼人的沙皇俄國,英國一改北方戰爭初期抑俄的政策,

對俄國在波羅的海的擴張採取默許的態度,甚至打算以盟友瑞典的利益來換取俄國對漢諾威佔領不萊梅、凡爾登的認可。就這樣,在共同利益的驅動下,英俄兩國開始逐漸靠攏起來。

3.英瑞關係的惡化

當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知道英國準備拿自己的領土和俄國做交易時十分憤怒,與1715年2月正式頒佈“私掠船法”凡是駛入波羅的海的瑞典敵對國船隻及輸入或輸出波羅的海港口的貨物全部予以沒收。“私掠船法”的頒佈是英國商人損失慘重,在英國商人和大資本家之間引起了強烈的反瑞情緒。為了維護本國的商業利益,英國開始向波羅的海派遣艦隊,打算以武力維護自己的商業利益。

大北方戰爭俄國勝利背後的關鍵因素——英俄外交關係的演變

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


正當英瑞關係惡化之際,彼得一世抓住機會開始不斷向英國靠攏,爭取英國這個強大的盟友。1715年10月,英國國王喬治一世以漢諾威選帝侯的名義正式與俄國簽訂同盟條約,條約規定喬治一世有義務保證俄國從瑞典獲得英格里亞、卡累利阿等波羅的海沿岸土地,彼得一世有義務保證漢諾威獲得不萊梅和凡爾登。

大北方戰爭俄國勝利背後的關鍵因素——英俄外交關係的演變

北方戰爭時期波羅的海諸國地圖


就這樣英俄正式走到了一起,為北方戰爭俄國最終的勝利埋下了重要伏筆

沒有了英國的支持,再加上俄國在彼得一世的一系列改革後軍隊發展迅速,面對重新而來的北方同盟瑞典毫無招架之力,最終只能割讓大片領土給俄國。

大北方戰爭俄國勝利背後的關鍵因素——英俄外交關係的演變

大北方戰爭後沙皇俄國的地圖


北方戰爭勝利後,俄國正式取得了通往西歐諸國的波羅的海出海口,一躍而成歐陸重要強國,而瑞典則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損失慘重,從此一蹶不振,淪為歐洲二流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