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一夜变天,未来谁能挣钱?

今天收盘后,我的一个游资朋友忧伤地对我说:“A股变天了,留给打板客的时间不多了。”

原因大家应该都知道,以后创业板所有存量和新增股票,涨跌幅限制都要从目前的10%调整为20%。

而且这一规则,一定会很快在主板和中小板中推广。

有人可能会说,这对游资不是好事吗?打个普通板赚20%,打个地天板赚50%,比现在刺激多了。

此言差矣。

我打个比方吧:

水电站发电的原理是:先用大坝把奔流的江水挡住,积攒足够多之后再开闸,从而把水流倾泻而下产生的势能转化成电能。

发电站基本都建在大江大河的上游,比如三峡。因为那里地势较高,水流充沛,可以产生更大的动能。

相反,如果建在下游,江水早就没有了气势,效果就会差很多。

游资打涨停板其实跟水电站发电非常类似。

他们利用资金优势,通道优势,信息优势,心灵优势等,快速打出涨停板,就像大坝一样把汹涌的买盘全都挡在了涨停价之下。

此时,买盘并不会像管理层想象的那样,会因为股价涨停而冷静下来。相反,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

涨停板反而会让没买到的资金更加焦虑,而本来打算卖出的资金则选择再观望观望。

憋了一晚上之后,第二天一开盘,没买到股票的多头就会疯狂吃货,导致股价大幅高开,甚至连续涨停,那么眼疾手快的游资就可以趁机逢高卖出,完成割韭菜的动作。

如果,把涨跌幅限制提高到20%,就有点像把大坝建在了下游,让多头的热情充分发泄,让空方的力量也能有效释放。

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让多空双方能在涨停价之前充分换手。这样涨停板就会大大减少。

不信,我们来看看科创板的数据——

科创板开板以来,99个公司合计11141个交易日中,仅出现46次涨停板和36次跌停板,平均每个科创板公司上市以来,触发涨跌停限制不足一次。

由此可见,如果没法打板了,那么游资赖以生存的交易模式就失效了。

那么,未来谁能挣钱呢?有人可能脱口而出:价值投资者!

其实,价投也分很多流派。在我看来,持股1年以上的叫价值投资,持股以下的叫价值投机。

他们的区别可以概括为:价值投机看(产业)趋势,价值投资看价值(商业模式)。

更通俗地说:

1)价值投机者主要寻找1年中最赚钱的行业和公司,所以更关注行业趋势。

2)而价值投资者看重的是未来1年以及更长远的时间里,哪些公司会成为持续增长的伟大的公司,所以更关注商业模式。

价值投机是目前私募(包括我自己)、公募行业的主流策略。

有人统计过,收益率排名前100的公募基金中,70~80%的基金经理,重仓股持有周期是小于等于一年的。

有人觉得“投机”不大好听,那么就换个名词吧:依据基本面变化而采取的一年以内的中线投资。

之所以这个策略比较流行,是因为它的确非常有效。比如,我最近常说的坚定主线基建和消费,就是一种中线趋势投资的思路。

因为,在最景气的行业,挑选最赚钱的公司,买入它的股票,大概率很难亏钱。

总之,无论是谁,未来不能再迷恋打板这个模式了,而是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业研究上。

因为,模式只是躯壳,而产业研究才是灵魂。

所以,本号的任务就是,一边分享交易模式,一边分享我产业研究的心得。

一份高景气行业名单

从指数看,岁月静好。上证微跌0.19%,创指收涨0.6%。

从个股看,却是兵荒马乱。两市共有3014只个股下跌,85只个股跌停,600只股票跌幅超过5%。

在这种行情下,怎样才能保持少亏,甚至不亏呢?

方法还是我常说的:坚持做主线。

今天主线消费股,赚钱效应依然非常好。

最近,不少新读者在问,虽然知道主线是基建和消费,但不知道有哪些子行业高景气?又有哪些公司最受益呢?

我列了一份名单,真的是吐血分享了,大家好好收藏下,并且记得顺手点个“在看”,不要让老实人吃亏。

A股一夜变天,未来谁能挣钱?


不过,还是要提醒下,以上都是中线票,有的短期涨幅已经过大,如果想买只能等到调整时再买入。

对于中线投资,千万谨记:坚决不追高,韭菜变镰刀。

关于交易

基建和消费依然会是贯穿全年的主线。

但是要注意,一季报明晚将正式收官,“业绩确定性”的投资主题大概率将告一段落。消费股或有调整风险。

另外,伴随疫情拐点到来,欧美各国正积极开展复工复产工作。国内也正从“全部复工”,进入到“加快赶工”状态。

所以我判断,A股的投资主题,也有望转向“政策对冲”以及“经营恢复”这两大方向。

也就是说,之前在疫情中比较惨的科技,机场,航空,影视等可能会有修复性机会。另外,政策重点发力的新老基建在调整充分后仍有低吸机会。

短期来看,依然“重个股,轻指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