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改革“操盤手” 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前言:深圳大鵬新區深改委召開2020年第一次會議,在全市率先審議通過打造民生幸福標杆指標體系及行動方案

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葉仕春 趙立東 報道

4月23日,深圳大鵬新區黨工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2020年第一次會議,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近期中央、省委、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精神,通報《大鵬新區2019年全面深化改革評估報告》及民生“七有”相關調研報告,審議《大鵬新區2020年改革計劃》《大鵬半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2020年重點項目實施方案》《大鵬新區2020年重點課題調研工作方案》《大鵬新區打造民生幸福標杆指標體系及行動方案》等文件,對2020年重點改革、調研工作進行全面部署,並在全市率先審議通過打造民生幸福標杆指標體系和行動方案。新區黨工委書記王京東等領導參加會議,市委改革辦相關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破難題、解新題,走出“兩山”理念大鵬實踐新路徑

會上,大鵬新區綜合辦(改革辦)相關負責人通報了大鵬新區2019年全面深化改革評估報告。據瞭解,2019年,大鵬新區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圍繞“加快打造國際一流、生態優美、環境宜人的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目標,實施18項新區領導牽頭領辦的區級重點改革任務和26項部門重點改革任務,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破難題、解新題,狠抓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見效、開花結果,探索走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鵬實踐新路徑。

會議總結介紹了2019年大鵬新區改革工作成效。一是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提升。生態環境狀況指數(EI)連續四年在全省127個縣級評價單元中保持第一;PM2.5平均濃度降至20.4微克/立方米,連續六年優於國家一級標準,連續四年優於歐盟標準;近岸海域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始終保持國家一類標準。二是經濟綠色發展成效凸顯。累計淘汰轉型低端企業超過200家,淘汰數超過設立新區時工業企業總數的70%,南澳小鎮成為深圳首個無工業小鎮;在不考核GDP指標的前提下,新區第三產業佔GDP比重由27%提高到40.5%,初步構建起“生物、海洋、旅遊”三大新興產業為基礎的現代化經濟體系。三是公共服務供給優質均衡。中考公辦普高和重點高中上線率分別高出全市平均水平9.5和6.8個百分點;公辦幼兒園和在園兒童數佔比均為全市最高;新區、辦事處、社區三級貫通的政務服務“一張網”在符合法定受理條件、申報材料齊全的基礎上實現100%一次辦結。四是群眾“三感一度”增強。群眾對新區對改革工作整體持滿意態度,74%的群眾認為從全面深化改革中受益。

三個率先,打造“民生幸福標杆”城區

值得一提的是,會議在全市率先通過《大鵬新區打造民生幸福標杆指標體系及行動方案》。據介紹,王京東多次要求“率先謀劃、率先實施、率先見成效”,新區綜合辦公室(改革辦)組織相關部門組成調研組,對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中關於“民生幸福標杆”戰略定位的“七有”目標開展深入調研,全面梳理“七有”每個領域新區的基本情況,對照新區未來發展定位提出民生需求願景,分析新區“先行示範”的優勢及短板不足,在全市率先編制《大鵬新區打造民生幸福標杆“七有”重點指標體系》及行動方案,提出新區“七有”的近期、中期、遠期工作目標及“先行示範”實施路經。重點指標從“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等7個方面,設計69個指標,通過指標體系將新區貫徹落實“民生幸福標杆”工作舉措進行具體化,設定可量化可考核的標準,為民生事業發展提供評價標準。

同時,結合新區現狀及未來發展將指標分為3類。一是先行示範指標。選取上級指標中新區具有比較優勢的指標,作為新區可以“先行示範”的重點方向,共26項,佔37.7%。二是補齊短板指標。對於上級指標中新區尚未達標的指標,作為新區需要攻堅突破的“補齊短板”指標,共22項,佔31.9%。三是新區指標。對於上級沒有明確要求的內容,根據新區黨工委報告部署或相關文件提出的目標任務,設計一批反映新區民生事業特色指標,共21項,佔30.4%。通過指標體系分別設定了到2020年、2022年、2025年、2035年的目標值,為新區實現後發趕超、先行示範,打造“民生幸福標杆”城區。

五大聚焦,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會議部署了2020年區級重點改革任務。就是要突出生態特色,著力打造生態文明改革新亮點;瞄準高端產業,積極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注重能力提升,加快推進基層治理機制創新;聚焦民生幸福,創新優質公共產品供給模式;強化黨建引領,完善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機制。

王京東要求新區上下要深入學習領會中央、省委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突出制度建設主線,堅持問題需求導向,搶抓重大發展機遇,堅持用改革的辦法破解建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掣肘問題,要著力“五大聚焦”,努力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他強調,要聚焦治理能力建設,努力在完善基層治理體系上提升水平,加快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切實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要聚焦搶抓重大機遇,努力在破解發展瓶頸障礙上取得突破,著力破解發展空間、產業政策、對外開放等方面的制約。要聚焦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在踐行“兩山”理論上先行示範,突出綠色發展,對標落實任務,加強經驗總結,努力為美麗深圳、美麗灣區、美麗中國建設探索示範,把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金字招牌”舉得更高、擦得更亮。要聚焦社會民生事業,努力在實現“七有”目標上走在前列。要聚焦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推進改革。鞏固主題教育方法、舉措及成果,探索構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落實長效機制,依託基層黨組織體系和科技支撐,探索建立黨工委民意直通車,著力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

會議要求,新區上下要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實,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努力為建設高質量“美麗大鵬”、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提供有力支撐,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作出大鵬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