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依:探索養老新模式

10月18日,北京市老齡辦、北京市老齡協會發布《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9)》。報告顯示,2019年北京市戶籍居民平均期望壽命為82.31歲。同時,北京市老年撫養係數為44.3%,意味著北京市每2.3名勞動力在撫養1名老年人。根據報告,北京市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長快:2015年至2019年,北京市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總量從340.5萬人上升至371.3萬人,佔常住總人口比例上升至17.2%;戶籍老年人口總量從313.3萬人上升到367.7萬人,佔戶籍總人口比例上升至26.3%。


老有所依:探索養老新模式

今年11月1日起,新版《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將正式施行。梳理中國養老格局,各種新的嘗試備受關注。近年來上海大力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對於失能老人,養老服務機構還可以上門提供包括洗澡、護理、康復等42項服務;還有很多人選擇去農村養老,或集資租建房屋抱團養老,或直接寄居農村家庭。

養老是民生大課題,事關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根據前些年的一份統計,中國養老格局大致為90%居家養老,7%社區養老,3%進養老機構。而在國務院發佈《“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之後,這一格局在悄悄發生著改變,走向多元化。一方面,養老產業不斷壯大,各類市場化服務機構迅速發展;另一方面,公共養老事業,其整體投入、實現方式較之以往也有了極大發展。


“時間銀行”讓社區養老不再愁

近期,重慶市沙坪壩區陳家橋街道積極引入第三方社工機構,創新推行“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新模式,倡導身體較健康的低齡老人,為高齡老人提供志願服務,待自己年老體弱需要幫助時,提取時間兌換無差別養老服務。


“今天我做志願者,明天需要時也會有人來幫我。”對於社區養老服務站推行的“時間銀行”,易大爺讚不絕口,遠親不如近鄰,如今很多家庭子女都不在身邊,獨居空巢老人多,如果生活中遇到什麼困難,鄰里之間互相幫助,老人們的晚年生活就會更幸福安康。


老有所依:探索養老新模式

“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政策規定,易邦華上門為老人提供一次不少於30分鐘的陪聊服務,養老服務站將為他記上10枚“時間銀行”志願服務幣。這一做法自今年9月初在4個社區養老服務站試行以來,目前,共有20多名老人加入“時間銀行”互助養老志願服務。

陳家橋街道推行的“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服務由重慶市愛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運營管理。


該中心負責人韓永泉介紹,“時間銀行”是老年志願者為高齡、獨居或者特別需要照顧的老人提供的一種助老服務,內容包括:生活照料、醫療護理、精神慰藉、家政服務、家電維修、康復理療、法律諮詢等,養老服務站會給每名志願者發放一張特殊的銀行卡,將他們提供助老服務的時間儲蓄在卡內,待自己年老需要幫助的時候,可以支取時間兌換服務。


老有所依:探索養老新模式

韓永泉表示,“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服務主要針對社區60歲以上的老人,被照護者不用支付費用,參與服務的人只需在站點社工處領取服務時間幣。不同的志願服務可以換取不同數額的時間幣,照護者可將自己的時間幣存於站內“時間銀行”裡,將來自己有需求時,可從“時間銀行”裡提取出來,購買養老站內服務,獲得他人同等時長的照護。


這種養老方式還是不錯的,我的外婆和奶奶都是這樣養老的。這種養老方式是社區提供的一種方式,他們會為老人提供住處和娛樂設備。


選擇這種方式養老的老人,每天都可以去社區和小區裡的其他老人一起玩樂、一起聊天。當到了晚上的時候,老人如果想回家就可以回家,如果不想就可以在社區的宿舍住下。


但並不是所有的社區都會提供這樣的福利,畢竟這些都需要資金,所以說,這種方式雖然省心,可還是有一定的侷限性。


不孤單的抱團養老

抱團養老是一種新型養老模式,他們或是老同事、老同學,或同社區,自發“抱團”生活、休閒,互幫互助,變被動養老為主動養老,不僅子女不在身側的孤獨感有所排解,也能老有所樂,還有可能老有所為。

作為一種社會治理手段,“抱團養老”的目標就是通過老年人助人自助的“自我救贖”,來增強老年人的社會互動,拓展老年人的社會支持網絡,緩解當前的養老困境。


老有所依:探索養老新模式

早上5點,69歲的盧志軍就會被散步回來的老伴叫醒。因為這天輪到她給同住的5個知青同學做飯,她打算獻上自己最拿手的烙餡餅。“現在是這邊集體戶人最少的時候,5個人15張餅就夠吃了。人再多點兒,我還真烙不動了。”


從去年開始,盧志軍就帶著老伴從吉林老家飛到了廣西北海的“老年集體戶”。住在這棟三層小樓裡的人,都是當年一塊下鄉的知青。如今,他們住在一棟樓裡,輪流做飯,打牌種花,有病互相照顧,閒來憶苦思甜。

上海知青、江西省返滬知青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王傑這幾年常聽到互助養老的提議,“大家都在摸索當中,有合住養老院,有合租的”。在他看來,互助養老會在未來幾年成為一種趨勢。


對此,江蘇社會文化研究學者王家林表示,空巢也促進了互助養老的出現。現如今,許多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邊,養老靠子女成為一種奢求,導致老人中空巢現象很普遍,抱團養老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養老模式。


老有所依:探索養老新模式

在中國家庭結構日益小型化、多元化的趨勢下,在部分養老機構“門檻”偏高,以及中國人所固有的“家園情結”之下,“抱團養老”無疑是深受大眾喜愛的模式,但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司長歐曉理稱,作為一個新興的社會養老模式,抱團養老未來如何發展,還需要更多的理論探索和實踐總結。


鄉村養老模式獲追捧

詩人王維曾在《山居秋暝》中寫道:“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他將鄉村景緻描繪得讓人神往。大自然的田園風光,既是古代文人雅士熱衷的主題,也是一些官員和將士晚年的歸隱之地。時過境遷,寧靜的鄉村,成為不少城裡人養老的風水寶地。他們遠離塵囂重歸大自然,以旅遊、移民、還鄉、租賃等模式居於農村,過起了“上山下鄉”的生活。


隨著農村許多“新鮮血液”湧入城市工作,京郊的空房趨多,一些北京的退休老人更樂於租下農村院子,享受城市裡體會不到的養老田園生活。種地、爬山、遊山玩水隨心所欲,而子女們也見證著老人在勞作中有了健康的體魄。


老有所依:探索養老新模式

這種“上山下鄉”的養老模式很適合城市裡的老人,全國各地有很多老人年輕時都有下鄉插隊的經歷。如今老了以後,也希望自己解甲歸田。


在江蘇省南京市,有一些社區和醫院正嘗試“城市老人寄養農家”的新型養老模式。南京市徐慕社區楊家村有一家“養老示範戶”。主人是今年46歲的童道雲,她在城裡做保姆,後來將城裡老人接來自家養老。小樓外的院子種花,擺盆景園藝,門口還有池塘,一派田園風光。盛姓老人2012年患腦中風,生活不能自理。醫院昂貴的住院費,令老人承受不起。2013年,童道雲做陪護時,瞭解到老人遭遇後十分同情,就將老人帶到鄉下養老,一住就是5年。南京楊家村的村民楊祥珍,也將南京五臺山峨嵋嶺的老太太接回楊家村養老。不料,新型的“養老家”為村民增收致富打開新路徑。


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臨安的天目山南麓的白沙村,也有不少來自上海和杭州的退休老人選擇長期居住享受“農家樂”。長三角地區城鄉差別縮小,使異地養老成為城市老人的一種選擇。


老有所依:探索養老新模式

在城市養老設施還難以滿足需要的當下,“到農村生活”的養老模式不失為一種創新。農村養老模式的主要原因在於,承擔照護責任的農村人原先都在城市醫院或敬老院工作過,有經驗,也和老人有濃厚的感情。那些“老客戶”願意跟他們一起回鄉,同時城市老人覺得農村生活好心情舒暢,也吸引更多親朋好友一起來農村養老,在全國形成一定規模的“養老村”。


目前,這種新的“上山下鄉”現象在我國已漸成潮流,不但解決了城市人養老難的問題,也為旅遊養老服務業提供新的參考。當然,城裡的子女也要“常到農村看看”,關心老人的同時也能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本文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