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究竟有沒有必要學國學?

最近孩子學校通知說,準備利用下午放學課後時間開展“十德國學”課程。那麼到底應不應該學國學這個問題,相比家裡有孩子的家長都知道這是一個很老套的話題,很多教育學者也為此討論很久,其實到現在我覺得一直也沒有看到個明確結果。我以前在孩子幼兒時期也是很響應老師學校號召,買國學書籍給孩子看,每天陪孩子誦讀經典,但是堅持將近一個月,自己都覺得很困惑,自己讀的時候都似懂非懂的,對於一個還處於學習啟蒙階段的孩子,他能理解透徹嗎?我也瞭解也聽過過一些所謂的國學講座,感受就是:場面宏大,形式多樣,講座專家會帶領大家誦讀,會講一些學習思路,怎麼教育培養孩子,最後終究會提到有款價值不菲故事機,裡面有豐富國學內容~。對於國學課程和誦讀書籍,其實裡面有些國學書籍,個人覺得挺好的,像《論語》《孫子兵法》《易經》,講的內容很精闢,也很有道理,但是也有一些比如《弟子規》《朱子家訓》《二十四孝》個人覺得裡面的一些看法不是特別認同。裡面的一些規矩感覺十分教條化,已經壓抑了孩子純真的天性,孩子讀了感覺不能很好去思考,過於死板教條,無法激發孩子創造性思維,已經不適應現在孩子去學習了。所以對於國學,我的觀點是學習學其精華,去其糟粕,辯證去看它,去學它。不要一味的去接受這些國學知識,要抱著研究態度去學,調整好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