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那麼愛殺功臣?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君主勾踐在經過數十年的臥薪嚐膽之後,終於在范蠡和文種的幫助下成功滅了吳國,事成之後范蠡選擇了功成身退,成為了一代富商“陶朱公”,臨走前范蠡給同為功臣的文種留書一封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結果文種沒有聽從范蠡的建議,最後被越王勾踐賜死,因此後世便用“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來指一個人失去了利用價值,就會被殺掉或者落下個比別人更慘的下場,而且後世的帝王們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這句話的正確性,比如漢高祖劉邦,再比如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那麼愛殺功臣?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的祖籍本是沛國相縣,與同樣喜歡屠戮功臣的劉邦所在的豐縣同屬於現在的江蘇省徐州市,只是由於家境貧寒,到了朱元璋的祖父輩時舉家遷徙,朱元璋則是出生於濠州(安徽鳳陽),小時候的朱元璋給地主放過牛,也當過遊方的和尚,後來二十五歲的時候在兒時夥伴湯和的勸說下投奔了紅巾軍,從此開始了他馳騁一生的戎馬生涯。由於出生在淮河流域,所以朱元璋的功臣集團多是淮西人,在洪武三年封的六位公爵中,六人全部是淮人,在三十多個侯爵中,淮人也是佔了絕大部分,不過由於出身於社會最底層,朱元璋對權貴勳戚有著本能的敏感,因此他曾命工部鑄造鐵榜告誡功臣集團:“不以功大而有驕心,不以爵隆而有怠心,故能享有榮盛,延及後世”,不過隨著天下的日益安定,朱元璋對這幫功臣們的戒心也越來越重了,他曾說過“此等愚夫,不學無術,勇而無禮,或閒中侍坐,或飲宴之間,將以朕為無知,巧言肆侮,凡所動作,悉無臣禮”,可見朱元璋對這幫人越來越忍不了啦。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那麼愛殺功臣?

明朝大臣

於是在平定遼東和西北,基本蕩清北元勢力後,朱元璋開始對這幫功臣下手了。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圖謀不軌的罪名將宰相胡惟庸誅殺,並誅滅三族、誅殺其黨羽一萬五千多人,在誅殺胡惟庸後朱元璋取消了中書省,廢除了存在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他又將原來統管軍事的大都督府拆分為中、左、右、前、後等共五軍都督府,通過分權牢牢控制軍隊,從此將政權和軍權牢牢掌握於皇帝一人之手,另外為了控制功臣集團朱元璋還創立了錦衣衛,由皇帝親自掌控,四處偵查帝國官員的舉動。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那麼愛殺功臣?

韓國公李善長,明朝開國功臣

在胡惟庸案後十年,朱元璋又繼續興起大獄,將已經七十七歲的前任宰相、韓國公李善長一門七十多人,以及陸仲亨、唐勝宗等一大批功臣宿將以協助胡惟庸造反的名義全部誅殺,“所連及坐誅者三萬餘人”。在此之前朱元璋屠戮功臣主要是為了加強皇權,但是後來一件事的發生使得他的動機發生了變化,這件事就是太子朱標的早逝。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那麼愛殺功臣?

明成祖朱棣

朱標是朱元璋與馬皇后的嫡長子,洪武元年就被立為皇太子,朱元璋對他寄予厚望,多方培養,但是不幸的是洪武二十五年的時候朱標因風寒去世,年僅三十八歲,接班人的突然死亡也在大明朝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那麼愛殺功臣?

建文帝朱允炆

朱標去世的那一年朱元璋已經六十五歲,在他看來自己時日已經無多,而朱標的兒子,當時的皇太孫朱允炆才只有十六歲,為了朱家的江山永固,朱元璋覺得他有必要為皇孫鋪路。在朱標去世的次年,朱元璋以“謀逆”的罪名將大將軍藍玉以及景川侯曹震、鶴壽侯張翼、舳艫侯朱壽、定遠侯王弼、東筦伯何榮、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等人全部處死,前後“族誅者萬五千人”,幾乎將整個大明帝國的開國武將集團殺了個精光,至此,在前後將文臣和武將兩個開國功臣集團及其家族、下屬共45000多人全部斬殺後,大明帝國的開國“功臣宿將相繼盡矣”。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那麼愛殺功臣?

靖難之役形勢圖

但是朱元璋防住了功臣卻沒有防住自己的兒子,在他去世僅一年後的建文元年六月,他的四兒子燕王朱棣就在北平起兵叛亂,三年後朱棣攻佔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在戰亂中不知所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