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極限》:幸福,真的遙不可及嗎?

《零極限》:幸福,真的遙不可及嗎?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20世界心理學最偉大的發現是,我們可以透過改變自己的內在來改變外在世界。

相傳,一日佛陀在外遊歷說法,途經一個山村。有些村民對佛陀說話非常不友好,佛陀只是靜靜聽著,然後緩緩的說:“謝謝各位施主能來找我,不過我還要繼續趕路,因為下個村子的人還在等著我,我必須走了。我明天返程的時候,還會路過這裡,如果那時你們依然有話想對我說,可以前來找我。”

那些口出惡言的村民們非常詫異,一個村民問道:“和尚,你難道沒有聽到我們的話嗎?我們已經將你說的一無是處了,你竟然沒有一點反應,難道你是白痴嗎?”

佛陀平靜地說:“如果你們是想要看到我的反應,那你們說的太晚了,應該早在十年前就來對我說。那時候的我聽到你們的這些話,我想我應該是會有反應的。只是現在我已經不再受別人控制了,不會因為你們的言語就會亂了心境,不再是情緒的奴婢而是我自己的主人。

《零極限》:幸福,真的遙不可及嗎?

1.宇宙喜歡圓

當生命的奧秘展開時,你開始看到萬事萬物是如何連結的,一切都來自宇宙的法則,而其中一個法則就是圓。

“圓”是宇宙法則,是事物運行規律。

原子、電子是圓形的,星球是圓形的,星系軌跡是圓形的。宇宙間微觀到宏觀都以“圓”的形狀、軌跡、方式運行著。

電子繞著電子核運動,地球不停的自轉,同時也在繞著太陽公轉,而太陽系的星球們又在圍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宇宙的一切動力都是“圓”的,它們週而復始、循環不息。

佛教也有因果論的說法,所謂善有善果、惡有惡報,也是一種“圓”的輪迴。種下了什麼樣的“因”,無論如何輾轉、曲折、綿延,最後也會迴旋到圓的狀態,最終就會得到怎麼樣的“果”。

《零極限》:幸福,真的遙不可及嗎?

2.每個人對自己負有百分之百的責任

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問題都負有百分之百的責任。如果你想解決一個問題,就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如果問題發生在別人身上,就問問自己,我的內在發生了什麼,讓這個人困擾著我?

心理學、宗教的很多觀點都有相似之處。佛教所說“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也是這個道理。

佛教的理論基礎是:世間萬物都是“空性”的,像一個幕布一樣。事物本身並沒有好與壞的品質,是中性的,空白的,它的所有特性都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它。

除了自己,沒有其他人能對我們負責。這意味著我們要放下所有指向他人的指責和推卸責任的藉口。

我們不能責怪父母給我們的相貌、身高,不能責怪上天讓自己生在這樣的地區或家庭,不能怪領導對自己太嚴厲,不能怪競爭對手跟自己作對……當然,更不要責怪自己,這還是怨天尤人的情緒。

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當我們百分百的負責任,自然會產生好的結果。

試想一下你手頭有一個項目,面對一個推脫抱怨的人和一個承擔責任的人,你願意交給誰呢?

做事之前,先思考清楚這項工作要達到什麼的目標,用怎麼樣的方式做最好,相關方需要看到什麼樣的效果等,然後再一步一步的計劃。對工作百分百負責任,不僅能夠鍛鍊自己的能力,更能夠切實的給生活帶來改變。

要知道,只有當你的能力大於你的職位,你才會遇到更多機會。

《零極限》:幸福,真的遙不可及嗎?

3.愛自己的身體,身體才會愛你

肉體是每個人的神殿,不管裡面供奉著的是什麼,都應該好好保持它的強韌、美麗和清潔。

——村上春樹

請善待自己的身體,因為所有配件都很貴。大多數人只追逐外在房子、車子的保養,卻唯獨忽視了自己的身體。

疫情期間,鍾南山院士再度出山,為了人們的健康而努力著。83歲的他依然身體硬朗,充滿活力。

鍾院士常說:“鍛鍊就像吃飯一樣,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要建立一種觀念,就是要一輩子運動,這樣才能享有比較好的生活質量,最大的成功就是健康地活著。”

《零極限》一書中講到,請與你的身體對話:“我愛你現在的樣子。謝謝你一直跟我在一起,如果你覺得被我虐待了,請原諒我。”現在停下來,然後在一天當中,找個時間去拜訪你的身體,讓這個拜訪充滿愛意與感謝,“謝謝你帶我到處跑,謝謝你呼吸,謝謝你讓心臟跳動。”

身體有神奇的自愈系統,當你健康時,感謝你的身體是很重要的,不要等到你生病時才去感激它。

當你越來越覺察和關注你的健康,你將變得更強壯,更加健康。

《零極限》:幸福,真的遙不可及嗎?

4.真正阻礙財富靠近你的是什麼?

“記憶會阻礙財富的到來。”他說,“如果你對財富的記憶是清淨的,你就會擁有它,而如果你能以開放的心態去接受,宇宙就會給予。真正阻礙財富靠近你,或是不讓你看到它的是一直在播放的記憶。”——《零極限》

一想到錢,你第一反應是什麼?

我的第一反應竟然是有點恐懼,害怕失去。

小時候一直被家人教育要勤儉節約,省吃儉用,錢是非常珍貴的資源。有一次朋友吃了我一包零食,我就哭的稀里嘩啦,感覺像發生了一件很大的事情。因為自己對金錢有著深深的匱乏感。

而我們想要得到什麼,首先要去給予。財富也是一樣,我們要努力成為一個慷慨的人,才能告別對於金錢的匱乏感。

書中介紹了用零極限的方式清理掉那些限制性的思想、記憶。

到底是哪些記憶導致我對金錢有匱乏感、恐懼感呢?

讓我們學會對自己說: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

當你願意慷慨幫助他人的時候,當你成為愛,所有資源都會湧向你,因為資源是服務眾生的。

《零極限》:幸福,真的遙不可及嗎?

5.覺醒的三個階段

人有兩次生命的誕生,一次是你肉體出生,一次是你靈魂覺醒。當你覺醒時,你將不再尋找愛,而是成為愛,創造愛!當你覺醒時,你才開始真實的、真正的活著。

一,認為自己是受害者。

很不幸,世上大多人都處於這種狀態。認為外界是因,我們只能被動的接受。於是生活中充滿了焦慮,掙扎,抱怨。

二,你開始有了掌控權。

或許在某一天,我們看到一本書,看了一部震撼心靈的電影,我們開始覺察到自己的力量了,我們開始擁有了勇氣,開始採取行動,直到取得成功。

三,你開始覺醒。我們發現意識也有侷限性,自己不能控制所有的事。我們意識到最奇妙的事就是在每個當下全心投入。我們的生活,在一連串的驚歎,奇蹟和感恩中度過。

《零極限》:幸福,真的遙不可及嗎?

痛苦,往往來自於你對幸福的過度追求。

這個世界,你從來面對的不是別人,只是你自己。

人生有無限可能,限期你的,只有你自己。

你變了,世界就變了。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你,才是一切的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