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孩子是一門考試,那麼 又該淘汰掉多少不及格的父母?

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伊坂幸太郎


無意中在微博上刷到了一個新聞,同樣身為三個月大寶寶的母親,我震驚又氣憤,甚至有罵人的衝動。

這個趴著睡的寶寶叫可樂,還未滿四個月。三個多月的嬰兒抬頭能力不足,趴著睡,孩子隨時都有窒息的危險,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堅持母嬰同床的緣故。這個孩子,最終窒息身亡,而孩子的母親,就站在一門之隔的外面,聽著孩子的哭聲,和別人微信聊著天,難以置信。

如果生孩子是一門考試,那麼 又該淘汰掉多少不及格的父母?

她的母親加入了一個叫芝士小混沌的睡眠引導付費群,讓三個月大的嬰兒分房睡,媽媽在外面看監控,訓練寶寶的獨立入睡能力。

從監控圖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個寶寶翻了身,面朝下趴在了床上,但是3個月大的寶寶沒有能力翻過身來,而且她的嬰兒床並沒有裝床圍,導致寶寶的小腳卡在了嬰兒車的欄杆裡,最終,寶寶在耗盡了體力之後,窒息身亡,她的母親,在寶寶拼命掙扎的時候,還在微信群中發問:孩子在哭,我該不該把她翻過來?

如果生孩子是一門考試,那麼 又該淘汰掉多少不及格的父母?

如果生孩子是一門考試,那麼 又該淘汰掉多少不及格的父母?

如果生孩子是一門考試,那麼 又該淘汰掉多少不及格的父母?

如果生孩子是一門考試,那麼 又該淘汰掉多少不及格的父母?

如果生孩子是一門考試,那麼 又該淘汰掉多少不及格的父母?

如果生孩子是一門考試,那麼 又該淘汰掉多少不及格的父母?

如果生孩子是一門考試,那麼 又該淘汰掉多少不及格的父母?

能想象得到嗎?這些話,正發生於孩子的生死瞬間,孩子苦苦求生的時刻,她的母親,放任她的死亡,更可怕的是,群裡還有人冷嘲熱諷:慌什麼?不會悶到的。

難道當看到孩子口鼻流血的時候,不是應該打120給孩子一線生機嗎?為什麼她還有閒情逸致在群裡閒聊打字,是該說她蠢,還是說她在間接殺人。

更令人震驚的是,在孩子生死未卜之際,她首先考慮的是,結紮之後還能不能再生孩子。

如果生孩子是一門考試,那麼 又該淘汰掉多少不及格的父母?

作為一個正常人,我無法理解這個母親在那種情境之下的心情,她是慌亂?是悲傷?還緊緊只是覺得可惜。

看到這個新聞之後,我在網上搜索了這個叫芝士小混沌的培訓機構。他們的官網主頁目前已經無法打開了,只有知乎上還有他們公眾號的引流文章。

如果生孩子是一門考試,那麼 又該淘汰掉多少不及格的父母?

如果生孩子是一門考試,那麼 又該淘汰掉多少不及格的父母?

創始人的頭銜多的令人炫目,這些頭銜到底是真是假,我們無從得知,但是,就目前她所倡導的理念來看,這難道不是我昨天文章中提到的,哭聲免疫教育理論嗎?約翰華生的孩子,自殺的自殺,酗酒的酗酒,一代人的悲劇難道還不足以驚醒大家?創始人這種拾人牙慧的做法,沒有顯得多高級,反而這種換湯不換藥的抄襲,其心可誅。

她的公眾號上,有一段描述非常能吸引新手媽媽的眼球。

如果生孩子是一門考試,那麼 又該淘汰掉多少不及格的父母?

如果生孩子是一門考試,那麼 又該淘汰掉多少不及格的父母?

假如你是一個新手媽媽,每天一個人帶孩子,筋疲力盡,孩子睡覺時總是習慣奶睡、抱睡,一放到床上就會哭鬧不止,你的眼圈熬黑了,頭髮熬掉了,皮膚熬黃了,每天邋里邋遢像一個大媽,家裡人不僅不能分擔你的辛苦,還要在孩子哭鬧時對你橫加指責,而這個時候,你發現網上有這麼一個培訓機構,能讓你的孩子從一個小怪物升級為一個小天使,除了自主入睡,還有自主進食,自主學習,小睡渣進階到白富美衝上人生巔峰指日可待,而代價僅僅需要一點點的費用即可,你會不會心動?

由於目前混沌媽媽的微信已經設置為不可添加,他們的培訓是否真的像吹的那般天花亂墜我無從考證,但是,從公眾號上沒有任何資質證明材料和微信群裡良莠不齊的師資來說,這個機構,和那些掛羊頭賣狗靠人血饅頭圈錢的培訓機構沒什麼兩樣,可惜,上當的人,不在少數。

可樂媽媽這種人,說白了,就是又蠢又懶,一句話總結,她就是一個禍害。生孩子像打遊戲,註冊了賬號之後發現升級非常困難,既要定時投餵,又要跋山涉水完成各種規定任務,新鮮勁一過,連登錄的慾望都沒有,這個時候,MVP告訴她,來來來,付費賬號可以躺著升級了,只要資金到位最終大boss就是你。浮躁的時代,什麼都想躺贏,連養孩子都不例外,這是一種病態,可惜的是,覺悟的人終究不多。

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陳一筠說過,沒有任何教育,就進入婚姻角色,成為夫妻,成為父母,就像駕駛員從來沒有考過駕照就駕車上路,難道不闖紅燈嗎?難道不出事故嗎?

養而不教是為惡,做父母不需要考試,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其中,如果把它比作一個職業,那真的是准入門檻最低的一個職業了,任何生殖系統正常的人,都可以輕鬆就職。但是,有些人享受的往往只是插卡十分鐘的快感,至於孩子只是婚姻的附屬品而已。

對於一個剛剛失去孩子的母親,我第一次沒有任何同情,除了憤慨,我想象不出其他的字眼來形容這個自私而愚蠢,冷漠又懶惰的女人,她妄圖可以把撫養孩子的艱辛寄託在他人身上,從她的字裡行間,除了難以言說的惡意,我感受不到她對孩子一點點的愛。

如果不愛,請不要將她帶到這個世界上。孩子應該是婚姻的甜蜜果實,而不是個人傳宗接代的作品,對幼小的嬰兒提出過分的期許,不是無知,就是愚昧。

家庭教育是一門學問,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原生家庭關係相互交織關聯,一方面的薄弱,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可樂媽媽這樣的家長,是許多中國父母的一個典型代表。他們養孩子,不想管,不想顧,孩子不聽話,那麼一定就是天生的,只要讓孩子吃飽穿暖,那麼她的任務就算完成了,如果能刷著抖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天縱奇才,一定是她高瞻遠矚懂得給孩子投資,如果失敗,那肯定是這個孩子資質平平不堪大任,總之,生而不顧,養而不教。

如今的培訓市場魚目混珠,各種圈錢組織層出不窮,在他們的包裝下,一個個剛剛走出象牙塔的稚嫩學生搖身一變,成了各種"老師"、"專家,"你永遠想象不到手機的另一端,是一個什麼樣資質的人在教你撫養孩子。

教育撫養是一門學問,不是幾天海外鍍金經歷和過度包裝就能讓你輕鬆實現最美丈母孃的夢想,你的每一次自私和懶惰,都會在孩子身上留下印記,你的每一次失職,都是孩子噩夢的開端。

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