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吃瓜:四月,三個男人,二個女人,一杯咖啡。

​公眾號剛剛起步,請點擊藍字,謝謝支持。


深度吃瓜:四月,三個男人,二個女人,一杯咖啡。


第一個男人:于漢超


深度吃瓜:四月,三個男人,二個女人,一杯咖啡。


4.14 號中午有網友視頻爆料:廣州恆大球員于漢超在街頭對自己駕駛車輛的車牌進行塗改。


深度吃瓜:四月,三個男人,二個女人,一杯咖啡。


許家印發現於漢超的視頻後作出指示,說了七個字:交警認定就開除。


4月14日 晚23時39分,廣州交警調查取證後於漢超承認違法事實,警方依法對於漢超作出罰款5000元、行政拘留15日的處罰,駕駛證記12分。


在交警認定後,4月14日當晚,對,就是離15日還差21分鐘的時間內,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發布公告:對嚴重違反“三九”隊規的球員于漢超給予開除處分。


這個處置不可謂不快,像是恆大專門派了人蹲守在交警值班室窗口,熬夜等待交警的認定,若確認屬實,如許家印所講:開除。


從事發、舉報、調查官宣到開除,不到12個小時。恆大的這波另類營銷操作簡直比段譽的凌波微步的走位還風騷,堪稱輿論危機應對之典範。


此舉不僅懲治了違法之徒,收穫了大量好評,樹立了企業形象,還販賣了恆大重賞重罰、嚴格管理的企業文化。更是充分利用了(榨乾了)球員的剩餘價值,買你能賺,踢球能賺,開除你還能賺,咋賺都是賺。


于漢超違法帶來的後果很嚴重,除對聲譽有很大影響外,經濟損失也很慘重。參照前例,足協可能對他實施禁賽處理,那麼他將會有一段時間處於失業狀態。此外,他的月薪是125萬,合同還有20個月,此前許家印已經表示不會發放剩餘的薪水,那麼于漢超的經濟損失將會達到2500萬人民幣。


一塗牌,好牌變壞牌。


第二個男人:蔣凡

第一個女人:其夫人


深度吃瓜:四月,三個男人,二個女人,一杯咖啡。


4月17日,微博名為花花董花花的博主開撕網紅大V 張大奕,稱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警告,再來招惹我老公我就不客氣了,老孃也不是好惹的。望自重,好自為之@張大奕。


深度吃瓜:四月,三個男人,二個女人,一杯咖啡。


敢正面硬剛具有 1176 萬粉絲的大V網紅張大奕,想必手裡握有些實錘。於是消息一出,引無數吃瓜群眾迅速聚集瓜田,蹲好位置,開始自行腦補事件背後的故事。


有網友暗指該博主的老公為蔣凡。蔣凡何許人也?現任淘寶總裁,天貓法定代表人以及董事長兼總經理。群眾更是起勁添油加碼,把故事演繹為淘寶總裁原配夫人手撕網紅小三張大奕的名場面。


隨後,一股奇怪的力量出現,關於此事的各種帖子被迅速刪除;半小時內,此事在微博消失的乾乾淨淨,甚至連總裁夫人自己的微博都被限流並禁止評論了。


深度吃瓜:四月,三個男人,二個女人,一杯咖啡。

有人總結:如此迅速的行動起來去刪帖的,只能是阿里的公關部。那為啥微博會如此配合阿里呢?不僅刪,還刪的這麼迅速。因為阿里是微博的第二大股東,持股高達30%,僅次於新浪。


在資本力量的干預下,此瓜也再無實質性進展。


深度吃瓜:四月,三個男人,二個女人,一杯咖啡。


蔣凡隨後在阿里內網發文,就網絡傳言帶來的不好影響對公司和同事道歉,並請求公司對自己展開調查。


事件爆發後,美股上市的阿里巴巴受此影響股價下跌1.49%,而張大奕背後的美股上市公司如涵 (NASDAQ:RUHN) 則重挫6.36%。


第三個男人:羅志祥

第二個女人:周楊青


深度吃瓜:四月,三個男人,二個女人,一杯咖啡。


4月23日,與羅志祥交往了9年的並相傳即將步入婚姻殿堂成為羅夫人的周楊青,一早發出一篇千字文分手信,瞬間核爆整個網絡,吃瓜群眾紛紛湧入微博,蹲位看大戲。


深度吃瓜:四月,三個男人,二個女人,一杯咖啡。


起因是:周看了羅的手機,發現周有一部專門用來聊妹的手機,手機內容勁爆,嗶嗶嗶,最後定性羅志祥的渣是天生的(你真的太太太太太 X100 渣了!!!)


事主沉默許久後出來發聲表示:他做的不對的他會檢討,很多事不是隻言片語就可以去說清楚,也不再去解釋。最後感謝這段他們相戀的人生,我也不後悔,


基本算是默認了實錘,再多說也是多餘,唯一等待他的就是狂風暴雨式的爆黑料及借他刷話題賺流量,譬如說我,也稍趕上了末班車,還是頭一次趕流量。


深度吃瓜:四月,三個男人,二個女人,一杯咖啡。


瓜田之下,他是最甜的瓜。路人天生喜歡含糖量高且能解渴的大瓜。有人在瓜田狂歡,就有人在田外瑟瑟發抖,狂歡的是利益與他不相干的路人,瑟瑟發抖的則是與他利益相關的合夥人。


近年來,廣電總局多次發佈通知,表示:“有汙點、有緋聞,有品德問題的演員堅決不用”。像吳秀波、柯震東等揹負汙點的演員、藝人,不論此前如何風光無限,陷入人設坍塌危機後,都淡出了公眾視野。


這次羅志祥的基本與渣男劃上了等號,人設已經崩塌。這是否會影響他的演藝生涯,現在還不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現在代言或近期內可能會出席的活動將會受到影響。


而最慘的則是22日剛宣佈羅志祥成為其代言人的純甄,還沒來得及宣傳就被下架了。不僅刪除了官宣微博,還把代言人換成了趙麗穎。

深度吃瓜:四月,三個男人,二個女人,一杯咖啡。

其他可能受影響的節目包括《創造營2020》、《極限挑戰》、《這!就是街舞第三季》,經濟損失不可預計。


一杯咖啡:瑞幸咖啡


深度吃瓜:四月,三個男人,二個女人,一杯咖啡。


事件回顧:


2020年1月31日,知名做空機構渾水聲稱,收到了一份長達89頁的匿名做空報告,直指瑞幸數據造假。2月3日,瑞幸否認渾水所有指控。


2020年4月2日,因虛假交易額22億,瑞幸咖啡盤前暴跌85%。


2020年4月4日凌晨,隨著瑞幸COO劉劍和部分員工財務造假22億元一事的敗露,


4月7日,瑞幸盤前宣佈停牌,等待披露更多消息,股價停留在4.39美元;


對比1月17日51.38美元的股價峰值,盤前暴跌80%,市值更是從超百億美元,陡降至十幾億美元。


瑞幸咖啡自曝造假22億元刷屏,有消息稱,瑞幸在赴美上市前投保了董監高責任險(以下簡稱董責險),國內有十多家保險公司以共保體的形式參與了此次承保,記者從參保險企之一平安產險處獲悉,“已收到被保險人提起的理賠申請,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一位保險公司責任險部門人士表示:“一份設計合理的董監高責任保險方案可以為企業董事及高級職員在訴訟頻發的市場面臨索賠和集體訴訟時提供保障,有利於董事、監事和高管人員安心工作,阻卻惡意股東的攻擊性訴訟,減輕應訴壓力。特別是當法律和公司章程不允許公司代償第三者賠償責任和法律費用時,董監高責任險的意義就更加明顯。”


實際上,作為舶來品,董監高責任險在國際市場的投保率非常高,美股市場達96%以上。


正文


沒想到正文居然在這裡!這引子也太長了。


正式介紹完三個男人、兩個女人、一杯咖啡的事。


突然發現在這篇文章裡只有于漢超事件是獨身一人,沒有異性角色。但這並不代表他車裡面沒有異性,這可能是他為什麼去遮擋車牌的原因,因為想不留記錄的去做點壞事。


在這裡,我並不想聊三個中年男人的八卦,雖然他們的故事可能是很瓜好的瓜。吃瓜除了短暫的獲得窺探別人隱私的滿足感之外,好像還浪費了時間,也離事主們太遠,畢竟你們之間還隔著電視或手機屏。


遠水不解近渴,還不如聽聽鄰居老王家的爭吵,樓下夫妻輔導孩子時發出的咆哮來的過癮。畢竟是能看得見,摸得著,還能說上話的。看他們就像書上的知識,現實中才是你需要學的見識。


再說他們主題都不變,不是他綠她,就是她綠他,這樣的故事不是有一百個,而是一個,發生了一百次。


吃瓜多了你就感覺它會似曾相識,因為你已經見過太多的劇本,甚至都能預判事態發展的最終結果。聽樓下訓小孩子則不一樣,今天一元一次方程,明天可能是 How old are you? 怎麼老是你了?


話說我也見過不少綠帽子,他們似乎也沒覺得有什麼,而且他們的綠帽子都是在重大節日如啤酒節之類才戴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到了他們國家就變成那個樣。


深度吃瓜:四月,三個男人,二個女人,一杯咖啡。


眼神比較犀利的同學,你們有沒有發現:我的標題圖和文章的頭圖,在三人拼圖的各自圖像的右上角,都標註了瑞幸咖啡的標識。這是為什麼呢? 且聽我怎麼把這個故事說圓了。


你看到圖會以為這是篇吃瓜的故事,其實不是,我也只是趁機噌點流量而已,至於能不能噌到,就看各位的閱讀數和在看數據了,沒有評論功能,但可以後臺留言。


其實我想從他們三個不同的故事中盡力去找發生此類事件的可能的共同原因,這個原因一定不是複雜且定是簡單的。因為三個人的個性足夠複雜,再用複雜分別去解釋三個各不同複雜的人,那是雜上加雜,雙雜。所以必定是他們共同的簡單的特性,譬如說都是男人,犯了男人都會犯的錯。


我只能說,在這篇文章裡,這句話放在羅志祥和蔣凡身上是正確的的,但在於漢超事件中並沒有出現異性,所以並不是他們三個都普遍共有的,


我覺得應該是三個人的認知各自出現了問題,從而導致對事物發展的預見性和預判性出現了偏差。但他們三個又分為兩類,于漢超自己屬於一類,羅志祥和蔣凡屬於一類。


于漢超事件中,他的認知是基於正常水準,且正常發揮的,只是出現了黑天鵝事件,導致基於自己正常水準上的認知,不足以預知或預判自己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因為這裡面的邏輯已經超出了他的理解範圍。


等事件結束,他回過頭來想時,他依然不能理解為什麼他會因為遮擋車牌而被辭職,甚至會失去2500萬之巨的經濟損失,如果他還有房貸車貸小孩要養,那麼煽動這一系列過程的那隻蝴蝶,已經騷動了他的下半生,可以虐稱為:由一個塗改字母E變F引發的慘案。


那麼靈魂問題來了,那個拍舉報視頻的拍攝者知道其慘狀後會有如何感想呢?如果有評論功能可以討論,但是沒有,我只能自我解釋:都是沉默了的成本,再想自責也沒用,路還很長,保護好自己。


為什麼說羅志祥和蔣凡屬於同一類呢?他倆跟于漢超不一樣,於是有認知無預知,他倆是有認知也有預知,但還是挺身做了是男人都會犯的錯。


如果事件爆發是偶然性的,他們能夠預判到,但還是仍在做著把這件事推向必然性爆發的男人該做的事,這就說明這兩個人是渣男了。


如果不喜歡或者出現了矛盾就應該及時溝通去解決,而不是採用冷暴力的方式去對付現在不愛曾經愛的人,其結果就是魚死網破。


羅志祥人設崩坍,代言黃了,工作也黃了,精神及財產損失無法估計;蔣凡同樣人設崩塌,作為阿里巴巴未來接班人,其威信力必會打折扣,如何服眾也是個大問題。總之這些,都是他們在做之前就可以預見到並可以預防的,可能是溫柔鄉太醉人,不想醒。


羅志祥和蔣凡的道歉方式都是沉默式的,只是一個公開發聲,一個公司內部講話,然後都是沉默,或稱默認更合適,自知理虧不發聲。其實這種沉默式的應對,可以算是效果較好的。


無論是理虧還是理盈,需要記住的是,你說的每句話都會被廣大吃瓜群眾逐人擴大,然後被順藤摸瓜搞出你的更多猛料,導致局面更不可控。


你和當事人間的對話已經變得不對等,因為你們之間存在著熱潮湧動的吃瓜民眾。他們就像音響的功率放大器,把佔據輿論話語權一方的言論逐級放大給你聽,而劣勢方的言語則會被屏蔽或被吃瓜群眾的熱鬧聲淹沒掉,甚至被反噬。


所以你怎麼做都是徒勞,除非再拋出一個更大的瓜,把民眾吸引到你這邊,正是瓜瓜相報何時了,所以這時候的少回應就是最好的回應,若無必要,勿增實體。


要說他們之間的不同,個人感覺羅志祥的玩性可能更大一些,身處娛樂圈,資源也多,難免會失了性子,畢竟娛樂圈有它獨有一套的玩法;而蔣凡看起來更像是年輕版的王石,出身不算很好,但經過自己的打拼有了一番事業,在他成功之前那些他想但無法實現的東西,當一旦有了能力能實現了,必然會再次縈繞在他的心頭,以彌補自己過去的缺失,可以理解成缺愛或對過去不完整的征服欲?如果此事不爆發, 其後也必將會再次發生類似事件。


于漢超事件的認知及預判率都很低,如果把它比作天災不可避免的話,那麼羅志祥和蔣凡的事件則屬於,自己已知且能預知而有意為之的人禍,他們玩的就是心跳,自作孽不可活。


每年甚至每個月都會發生類似擠爆服務器的事件,且依舊在發生,同一個故事,重複不斷的在上演。也沒見誰能完全避免,因為總會有瓜苗在綠油油的生長,待割。


即使有這麼多的前車之鑑,但後來的年輕藝人或具有話題流量的人群仍不能倖免,戲碼仍在上演。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怎麼才能避免相同的戲碼重複性上演,我覺得可以開門課程,利用網絡大數據,將類似案例收集並整編成冊,做一本輿論危機預防白皮書。


包括你能想到或想不到的事,譬如肖戰因粉絲亂戰而半歇菜,歌星因籃球賀歲與B站引戰而導致聲名參半的等奇葩事件,可給人驚醒,防微杜漸,夯實前車之鑑,自鑑不復哀。


當然這些手段都是針對當事人本身的自我要求,如果你是嚴格要求自己的人,那很容易做到,但如果不是呢?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拯救?


只能說暫時沒有,可以考慮有,就像瑞幸咖啡一樣買個保險給你護航。不知道到底有沒有這類種險,但感覺完全可以一試,就像董事監險,把它定位於這些高淨值人群:明星,球星,藝人,演員等。


再爆發這樣類似的情況, 在非抗拒力情況下合理合規的可以考慮給予賠付。至少你不像于漢超一樣一下失去2500萬,不像羅志祥一樣財產損失至今仍無法評估,如果投保成功理賠的的話,或許能減少些經濟損失,至少不會被涼涼的這麼快。


一杯咖啡的事,不是本專業,也不能做專業點評。


只是覺得,還是就事論事的好,不要上升話題,使其帶上某種感情或情懷。


爆出作假的幾日之內,除了正常恐慌的擠兌消費之外,還有一種消費是打著薅資本主義最後一根羊毛、割最後一根資本主義韭菜、瑞幸:國貨之光等的招牌去消費的。


誠然,有時候上升話題確實是有效的營銷手法。功力足還可以,做成華為那樣,可以把孟晚舟的被捕綁上民族利益,煽動很多熱血青年;功力不成,則人設崩塌,譬如最近的孫楊,好時夾帶愛國情懷猶如助推器,不好時再想以此法去要些籌碼,結果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現在也再不發聲了。


更令人氣憤的是下面這種:


深度吃瓜:四月,三個男人,二個女人,一杯咖啡。


有沒有感覺手法很熟悉,如瑞幸、如華為、如孫楊。


OK,不評論,讓子彈飛一會可以理解。但把個人層面的違法侵害上升到民族大義這就不對了,給人的感覺是不是:上升到和諧大局就可以不追究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這種認為把話題上升,與國家利益捆綁在一起的邏輯實在可怕,自以為是抖機靈,但確是實實在在的壞。


還原事件本質,就事論事:她是人,是個孩子,也需要尊嚴和尊重。


所以,一杯咖啡的事,還是專心做好咖啡的事好。


最後:我們的理念也要服務完善滿足於物質文明發展變化的需要。例如:董高監險,咖啡一段中標紅的字體顯示:董高監險這類險種在美股公司的投保率高達 96% 以上,且在20世紀30年代就已經出現了。


我國直到 2002 年才開始有這個險種,他們的理念領先了我們近70年,而且即使我們有了此類險種,它在 A 股上市公司的投保率不足 5%,風險意識控制上的差距立馬顯現。雖然說瑞幸是自作孽,但不幸中的萬幸,在我看來就是投保了董監事險,雖然我不是賣保險的。


我們來回答下,正文處的問題:為什麼我會在標題圖和文章的頭圖,在三人拼圖的各自圖像的右上角,都標註了瑞幸咖啡的標識?


因為:如文章我所述的他們的自身掌控能力不足,沒有風險意識和對風控的管理,因此他們需要像瑞幸咖啡一樣,買份類似董高監險類似的險,儘可能減少損失。


嗯,終於把這個故事說圓了。



深度吃瓜:四月,三個男人,二個女人,一杯咖啡。

點有貨,來兩斤。


我很好,你能來,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