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专家谈丨王志勤:5G商用模式需要融合创新


10月31日三大电信运营商宣布中国5G正式商用。5G网络建得怎么样?5G资费贵不贵?5G到底能干啥?针对这些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5G热点问题,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接受了人民邮电报记者的采访。


全球5G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正在积极推进


王志勤表示,2019年成为5G元年,5G商用正在不断扩大。截至10月底,全球共有32个国家/地区的58家运营商开始商用5G。5G网络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2019年6月,全球5G基站累计出货量达45.3万个,其中韩国7.9万个。而当前5G应用主要集中在宽带移动,并积极探索行业应用。


据王志勤介绍,我国一直在积极推动5G发展。


在技术和产业方面,在4G良好的基础上,我国企业积极参与5G国际标准研制,推动大规模天线、服务化网络架构、先进编码等创新技术纳入国际标准,5G基本专利占比超过30%,居全球首位,华为、中兴通讯等企业的中频段系统设备性能在全球领先,华为海思已推出5G商用芯片,华为、OPPO、vivo、小米等已经推出了5G商用终端,我国5G产业已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在网络部署方面,5G基站建设投资较大,一般都是分批开展建设。国内首批5G基站主要铺设在北京、上海、广州、广东深圳、杭州、江苏苏州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根据有关规划,今年年内将在50个城市建13万个5G基站。预计明年将是5G基站大规模建设期,相信会逐步部署到全国各个城市。目前三大运营商已经构建8.6万个5G基站,预计年底5G基站数将突破13万。其中,中国电信坚持SA路线,在40多个城市建设NSA/SA混合组网的优质网络。中国移动2019年将建设超过5万个基站,在超过50个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到2020年,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中国联通将首先在北京、上海等7个城市的核心区域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在多个城市的热点区域实现5G网络覆盖,在n个城市的行业应用区域提供5G网络覆盖。


在频率上,全球5G频率规划和许可进展迅速。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已有超过30个国家开展5G频率规划,其中10余个国家已完成至少一个频段的5G频率商用许可。


各国5G频率共识逐步聚焦于2.6GHz、3.5GHz、26GHz和28GHz等频段。


在欧洲,多国已经完成或正在开展3.5GHz中频段许可,正在研究26GHz毫米波频段。


在美国,已经完成28GHz和24GHz频段许可,后续将继续开展39GHz等毫米波频段的许可。


日本已经开展3.6GHz~4.1GHz等中频段和28GHz毫米波频段的许可。韩国已经完成3.5GHz中频段和28GHz毫米波频段的许可。


此外,部分国家还在推进5G行业专网频率规划。5G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行业应用所需5G专网频率问题成为各国研究重点,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以规划文件或征求意见的方式为5G应用规划频率。鉴于此,我国也在积极跟踪国外5G专网频率情况,结合国内实际,研究制定我国5G行业频率政策。在5G商用初期,考虑到产业链的成熟性,建议行业最大限度共享5G公网资源。


5G应采用多样化的资费模式


10月31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在各自的官方App公布了5G套餐的资费情况,其资费从128元起,最高为869元。


对此,王志勤表示,就目前韩国、美国、英国等国际主流运营商推出的5G套餐,最便宜的套餐折合人民币200元/月,最贵的套餐约为750元/月的情况来看,5G套餐资费总体定位在中高端,主要是因为商用初期,网络覆盖集中在热点区域,面向网络带宽要求较高、需求较大的用户群体,提供技术更加先进、内容更加丰富的网络服务,成本相对较高。但随着5G网络覆盖水平、网络承载能力的提升以及用户的发展壮大,网络建设运营成本将逐步摊薄,5G资费水平也会下降。


11月1日,国内三家电信运营商正式推出5G商用套餐。从与运营商交流的情况来看,我国5G套餐资费水平低于或与国际主流运营商相近。同时,随着网络提速降费工作的深入推进,国内通信用户已经从单纯关注降费,逐步转为更加重视通信服务的质量和体验。根据差异化服务划分套餐档次,也将会是5G资费的发展趋势。


5G需要创新商业模式


王志勤介绍说,5G技术的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特点,可以适用于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多种场景,它将不仅服务于个人用户,还将服务于许多行业用户。运营企业将围绕不同主体提供差异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可能是未来市场竞争的重点。在市场竞争格局方面,从牌照发放情况来看,中国广电成为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之后第四家基础电信运营商。


王志勤表示,5G商用刚刚起步,后续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开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5G网络初期建设成本上升,运营商压力增大。原有的“流量经营”模式难以为继,需要运营商创新商业模式,突破惯性思维,利用网络切片等5G新技术手段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王志勤认为,5G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前景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由于各个垂直行业的信息化基础参差不齐、需求千差万别,5G行业应用暂未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碎片化的行业需求意味着大规模复制推广难度加大。5G应用生态体系尚待完善,5G应用和网络、终端、基础软硬件间的协同仍需进一步加强。比如,过去的手机上网,下载速率远高于上传速率,但在工业互联网场景下,对上传速率的需要反而高于下载速率。5G融合应用发展是个世界性难题,需要不同产业领域协同,共同探索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同时需要打通技术、产业、资金等多个环节,生产领域的新场景、新需求,对5G产品提出了新要求。


目前,5G应用场景探索主要集中在医疗、娱乐、社交、车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大众感知力强、贴近个人生活、关注度较高的应用应该是高清视频及AR/VR等。AR/VR强化了信息的获取渠道和方式,能够在真实场景和虚拟场景之间建立起一个交互的桥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真实世界的物体,例如AR/VR游戏体验、虚拟试衣镜等。5G网络好比一条高速公路,应用好比汽车,路铺好了,汽车自然会多起来,相信5G时代用户能感受到不同的体验,也希望5G能培育出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