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著名医学家刘完素:一针救两命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讲师 杨必安

在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有个叫师素村的地方,这里最早叫洋边村,后来因为一位医学家而改了名,他就是刘完素。师素村,意即以刘完素为师之意。

刘完素(约1110~1200年),字守真,河间人,世称刘河间,金代著名医学家。他所创方剂凉膈散、防风通圣散、天水散、双解散等,都是效验颇佳的著名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刘完素作为寒凉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刘完素早年的人生遭遇可谓凄惨坎坷,不仅家境贫寒且幼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更不幸的是,其母亲随后也得了重病,因三请医生而不至,很快病逝,留下了刘完素孤零零一个人。母亲的去世极大地刺激了刘完素,从此,学医并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夫成了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刘完素自幼十分聪慧,且特别喜欢专研医书,近乎痴迷。他从25岁开始研究《黄帝内经·素问》,直到60岁从未中断。长时间的苦读钻研让他深解其中真味,在此基础之上,刘完素重新阐释了《黄帝内经》,这便是著名的《病机十九条》。他还从对《黄帝内经》的学习中提出了“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认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都可以化生火热病邪,治病尤其是治疗热性病时,必须先明此理,才能处方用药。

金代著名医学家刘完素:一针救两命

刘完素认为,人体得病皆为火热,治病需从寒凉法入手,并以降心火、益肾水为第一要旨。故其治法上多用寒凉药,并创制了不少治疗伤寒病的方剂,这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发展启发甚大。也因其擅用寒凉,所以后世称其为“寒凉派”。

刘完素著述甚丰,《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简称《宣明论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均为其代表作。他的弟子甚多,荆山浮屠、马宗素、穆子昭均传其学,最终形成明显的寒凉攻邪医风,开创了金元医学发展的新局面,并形成金元时期一个重要学术流派即“河间学派”。

刘完素的高明医术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勤学不倦的优秀品质和绝佳的悟性。关于刘完素的悟性,有一个颇具神话色彩的民间故事。相传一天,刘完素在家里挑灯夜读《黄帝内经》,不知不觉夜深了,人也乏了。这时,一位自称姓陈的白发老人走进屋子,看到屋里的情形,对着刘完素训斥道:“你这样苦读书,永远也成不了名医!”刘完素闻后,大惊失色,连忙跪拜在地上请求神人的指点。谁知这位神秘的白发老人却什么也没有传授给他,而是让刘完素一直陪他吃菜喝酒,直到睡去。第二日早晨,刘完素醒来发现,白发老人已经消失了。不过自那以后,刘完素像换了个人一般,看书如有神助,通达万分。

最被后人称道传颂的莫过于刘完素治病救人的故事。一次,刘完素在乡间游历行医,路上碰到一个正在出殡的队伍。上前打听方得知,原来死者是一名孕妇,因难产出血而亡,直到出殡还有鲜血不断从棺材缝里往外滴落。刘完素听后,觉得孕妇还有救,于是忙拦下出殡队伍,并极力说服众人开棺救人。经过一番仔细诊断后,刘完素取出银针,在孕妇的涌泉穴等穴位扎了几针。不久后,孕妇的气息和脉搏竟渐渐恢复正常,甚至苏醒了。紧接着,刘完素再施针孕妇的合谷、至阴等穴,胎儿神奇地顺利产下。一旁的家属们见状连忙跪地叩首,视之若神仙下凡。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一针救两命”的故事。

其实,刘完素的医术不仅闻名于江湖民间,在当时的大金朝廷中也声誉隆重。1191年,金章宗完颜璟的女儿得了重症近乎生命垂危,御医们束手无策。皇帝无奈只能传旨让各州府的官员推荐地方上的名医。河间知府吴锐便将刘完素推荐给了皇帝。刘完素只用了三服中药便将病人治愈。章宗欲封其为太医,刘坚辞不受,并借故溜走,之后在保定一带行医授徒。由于刘完素拒不做官,视功名利禄如粪土,朝廷无奈,便赐给他一个“高尚先生”的名号。

刘完素辞世后,保州、河间十八里营、肃宁洋边村都建庙宇纪念,而且河间十八里营更名为刘守村,肃宁洋边村更名师素村。明正德二年(1507年),朝廷更是敕封刘完素为“刘守真君”。明万历年间(1600年前后),师素村刘守庙扩建为“刘守真君”庙以彰显其功德事迹。转眼间,几百年的岁月过去了,为纪念刘完素而设的正月十五、三月十五的师素庙会延续至今,依旧热闹非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