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自有后来人:西北考察归来后的范长江

上世纪30年代,为了寻找救国的门路,他开始以记者的身份深入地了解中华大地。1935年开始的赴西北考察中,他追随红军长征的脚步,写下了一篇又一篇生动的报道。范长江此次西北之行,顺应了时代潮流,并以真实而翔实的资料,讲述着一个有一个曲折生动的长征故事,及时回答了广大读者急于了解的重要事实,还帮助了红军找到新的落脚点。

“时势造英雄”,西北归来后,他再次踏上了新的征程。

西北归来

范长江是讲红军故事的好手,讲长征故事的高人。他深知此次西北之行所撰写的通讯报道,正是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大公报》读者迫切需要了解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正向西北地区实行战略转移,红军北上抗日的情况、前途和对中国政局的影响如何?一定会得到人们的深切关注。

长江自有后来人:西北考察归来后的范长江

范长江签名与《大公报》题头


从1935年7月开始,到1936年5月结束,在10个月的时间里,范长江撰写了大量的新闻通讯,在《大公报》上连载,使社会各界人士对中国西北、对中国共产党、对长征逐步有了深入的了解,也使《大公报》的销量激增,成为中国有关红军长征的一个舆论中心。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被誉为“一部震撼全国的杰作”。该书在几个月内连出9版,出现了“洛阳纸贵”的盛况。

长江自有后来人:西北考察归来后的范长江

不同版本的《中国的西北角》,左为日文版,由松枝茂夫翻译

受范长江报道的吸引,大批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寻找中国的出路和光明的未来。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的黄华在《随斯诺访问陕北》一文中写道:

我很注意红军长征北上的消息,从天津《大公报》范长江的报道中获悉,中央红军1935年10月已到达陕北。进步学生都很高兴。我的心头很自然的闪过到陕北去参加红军的遐想。

新的事业

结束西北之行的范长江虽然人回到了《大公报》,但是心却留在了西北。他念念不忘大西北那雄奇艰险的大自然,对自己因探访红军长征而被染上一些神秘色彩的人生体验更不能释怀。通过对红军以及长征的报道和调查,范长江年少时所感受的痛苦和迷茫似乎也有了消解之方。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西北之行结束后,范长江的命运再一次和广袤的中国西北连接在一起。那是因为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了,张学良、杨虎城举行兵谏,要求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一致对外,团结抗日。可是过了两个月之后,西安事变的真相还不为人所知,外界莫衷一是,议论纷纭。

长江自有后来人:西北考察归来后的范长江

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

具有敏锐观察力的范长江萌生了新的想法,他要独自前往西安,进行实地采访,以探明究竟。他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1937年2月3日抵达西安。经陕西省主席邓宝珊介绍,范长江于4日在杨虎城公馆第一次见到了周总理。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心中难免产生一种更大的期待。周恩来对范长江这个名字也不陌生,特别是他在自己母校——南开学校——的创办地——天津发行的《大公报》上对中国西北角的报道,和对红军尤其是长征走向的分析都给周恩来留下了深刻印象。

采访后,范长江还提出访问延安的请求。5天之后,即2月9号,范长江来到了延安。当天晚上,毛主席邀请他来到自己居住的窑洞,谈了整整一夜。在毛主席窑洞的彻夜长谈,使范长江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令范长江感到十分振奋的是毛泽东提出的中共当下的总路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长江自有后来人:西北考察归来后的范长江

范长江与毛主席谈话场景

范长江茅塞顿开,心潮澎湃。他向毛主席提出希望继续留在延安,以便搜集资料写成长篇通讯。但毛主席告诉他,当下更需要他马上回到上海,利用《大公报》及一切可能的办法,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宣传。范长江感到责任重大,恨不得第二天便返回西安,恨不得一步就回到《大公报》社。

在返回《大公报》社的路上,范长江依然沉浸在兴奋之中:“中国的出路,在我看来,是找到了。事实证明,只要中国军队决心抗战,日本帝国主义并不可怕,问题是国内要有团结一致的办法。”2月14日晚上,范长江从机场赶回报社,奋笔疾书《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一文。

次日是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开幕日,他觉得这是一个宣传正确主张的大好机会。夜里,他一边写,经理胡政之一边考虑如何在会议期间推出这枚重磅炸弹。为了抓住时机,胡政之不惜冒着违反检查令的巨大风险,强力推出范长江的这篇文章,毛泽东亲笔致信范长江,表达谢意。

长江自有后来人:西北考察归来后的范长江

范长江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与毛主席的感谢信

延安归来,范长江认定,在关乎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战争环境下,报纸的影响力既明显又巨大。为此,范长江与胡愈之、孟秋江等人在1938年9月成立了“国际新闻社”,致力于传播进步思想。

新的征程

范长江因报道长征而闻名,他的人生也恰似一场不畏艰险的长征,永不停歇。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党中央决定派范长江主办《人民日报》。1950年1月,范长江接替胡乔木正式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直到这时,从战火中走来的范长江终于可以实现在和平的环境中,面向人民群众办报的理想了。

甫一到任,范长江就决定进行制度建设,由此开创了《人民日报》规模化、制度化办报的传统,一些制度至今仍然沿用。他说,新闻的“基础在群众,前途在群众”,记者不能守在北京,要到全国的各大行政区去采访;还要在各省市设记者站、发行站,形成记者网、发行网,广泛组织读者会、读报组。这在当时是一个创举。

长江自有后来人:西北考察归来后的范长江

在人民日报工作的范长江

1952年,范长江离开了新闻界,但是他一直是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标杆。为纪念范长江,国家于1991年设立了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范长江新闻奖”,用以表彰优秀的中青年新闻工作者。

长江自有后来人:西北考察归来后的范长江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结语

范长江在《记者工作随想》中说:

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理想可以帮助我们克服面前各种各样的困难。为了弄清一个问题,有时候甚至要搞它十年八年,而一旦解决了一个问题,就会感到无限的快乐,这是记者的快乐。

红军长征是人类战胜艰难困苦的英雄史诗,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不朽丰碑。第一个向世人阐释其风采的新闻记者范长江也得其真传,成为长征精神的传承者。回首范长江61年的人生历程,仿佛就是一场永不停歇的长征。他发扬求真务实、不畏艰险的长征精神,秉承对新闻事业、理想和信念的无限忠诚,多次在中华民族面临历史转折的重要时刻,将历史的真相呈现给世人。范长江不仅报道长征,也在一生中践行着长征精神。他传奇的经历、不朽的信念和伟大的贡献,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长江自有后来人:西北考察归来后的范长江

范长江之子范苏苏缅怀父亲


长江自有后来人:西北考察归来后的范长江

范长江纪念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