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娣:2017年吉林旅游要打造两个“千万工程”

吉林省“两会”对于2700万吉林人民来讲是一件大事。关注“两会”,关注吉林发展,关注家乡经济建设,传递吉林声音,打造美好吉林,不仅是每位代表和委员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每位省民及新闻媒体的责任和义务。

“两会”期间,新华社吉林分社、新华网吉林频道联合推出“邀您做客新华网”视频访谈栏目,直面代表和委员,通过网络,向2700万省民、1313万吉林网民纵论发展规划,讨论建言献策,助力吉林腾飞。

2017年1月17日,“两会”期间,民盟吉林省委主委、吉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局)局长杨安娣接受新华网专访。

记者:近两年来我们欣喜的看到,吉林省冰雪旅游发展的势头非常好,南方人来吉林玩冰雪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大家冬天的时候来长白山滑雪泡温泉;去雾凇岛看雾凇,体验满族风情;去查干湖看冬捕,观渔品鱼。很多南方人说,现在吉林省的冰雪旅游是处处开花,处处有亮点。吉林冰雪旅游之所以能够呈现出现在这样生机勃勃的趋势,一方面是因为吉林拥有丰厚的冰雪资源,另一方面,也少不了我们对它的打造和定位与包装,那么,我们是如何对吉林冰雪旅游定位,把“冷资源”发展成为“热产业”的呢?

杨安娣:非常感谢您对吉林冰雪产业发展的高度关注,诚如您所说,吉林省是个冰雪资源大省,资源好、品质高、潜力大。但实事求是的讲,冰雪并非吉林独有,而是北方省份所共有的资源,那么对于我们大家共同拥有的东西,吉林冰雪的独特魅力到底在哪里?我们如何把上天馈赠的这一份丰厚的“冷资源”变成“热产业”,这就需要我们对自身有一个再挖掘、再认识、再定位。

首先,是产业定位。我们避免就旅游发展谈旅游,而是提出了发展冰雪产业的一个架构:以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为核心产业;以冰雪商贸、冰雪交通和智慧冰雪为关联产业;以冰雪教育,人才,品牌,研发以及政策体系建设等等为产业支撑的,“3+X”冰雪产业发展的全链条。同时,致力于把冰雪产业打造成为吉林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极。

其次,是产品定位。我们和专家团队一起针对吉林省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秉赋、产品结构等各种因素,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综合论证,提炼出了吉林冰雪的产品符号,那就是:深度玩冰、厚度玩雪、暖度温泉、热度民俗。

第三,是旅游形象定位。对于游客来说,特别是对于很多南方游客来说,大家有一个感性认识,那就是:“冰雪一定是冷的,北方的冬天一定是冷的”,但其实,这是一个误解,我们就吉林省的冰雪产品来看,无论是阳光灿烂的雪景,温泉涌动的热流,雪上运动的激情。还是热闹闹的节日欢歌,火辣辣的关东风情,热乎乎的美食美酒。所有这一切,带给人的,无一不是暖暖的感受。所以从去年以来,我们在冰雪活动中,一共推出了7个“暖暖的”,作为我们吉林省冰雪旅游的形象定位,用“暖元素”来表述“冷资源”,用“暖元素”来推进“冷资源”。就是要打破人们关于冰雪,关于冬天的传统思维定式,温暖相约在冰雪世界,大家走进吉林冰雪,感受它的大气磅礴,如诗如画,让大家体验吉林冰雪,回味它的丰厚底蕴,冷暖交融。

第四,是品牌定位。冰雪推广,可以有联盟,但各地发展一定要有特色,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像龙江做冰,多年来在市场培育,品牌培育方面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口碑。那吉林做冰雪,我们的切入点是什么?突破口又是什么?我们在“雪”上下大力气,做大文章。从去年以来,我们全力打造“冬季到吉林来玩雪”这样一个整体形象品牌,到目前来看,我觉得效果还不错,初步形成了“玩雪到吉林”的一个市场号召力,在品牌培育的载体上,我们是全力打造中国国际冰雪旅游产业博览会(简称“雪博会”),“雪博会”的推出和打造有三个意义:

第一,他是中国首个国家级、国际性的以雪为主的冰雪盛会。第二,“雪博会”把冰雪从旅游延伸到体育、延伸到文化、延伸到商贸、延伸到餐饮,延伸到装备制造等等,它覆盖了全产业链条。第三,“雪博会”是一个抓手和主线,他整合了全省的冰雪资源,通过为期两个多月的“雪博会”,我们形成了全省发展冰雪的氛围,带动了全民参与冰雪的积极性,吉林省冰雪产业发展的积聚效应和示范效应初步形成。在这里,我通报几个数字,截止到12月底,万科松花湖滑雪场游客接待人数超过了75%,庙香山滑雪场游客接待人数超过了45%,就连夜场都是爆满的,根据我们的摸底,预计到今年三月份这一个雪季结束,我们的冰雪游客人数和冰雪旅游的总收入,能够分别增长20%和28%,对此我们深具信心。

记者:从刚才通报的数字上我们可以看出,吉林省已经把“暖元素”深深地融入到了冰雪旅游当中。我们也看到,吉林冰雪的建设力度、宣传力度和推广力度越来越大,其中,我们是否融入了供给侧改革思维?

杨安娣:这里问到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我们发展旅游产业核心理念。就旅游业发展的大势来看,我们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错位,特别是产品供给能力,基础设施的配套能力,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能力等等,都需要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因此,我们把2016年,定位为吉林省旅游发展的攻坚之年,在旅游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寻求突破口,比如冰雪旅游,在政策引领、项目带动、市场推广、品牌培育等方面,我们都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17年,我们的定位是,吉林旅游发展的改革之年,希望通过深化改革巩固攻坚成效,并且把旅游业的攻坚发展不断地推向深入。这些战略,目标以及措施的制定,都是以供给侧改革结构性改革为引领的。2017年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应该在三个方面:产品,设施和环境。

首先,产品供给,要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而且要不断地提高产品的丰度。这里面也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坚持市场化导向,产品供给,不是由政府来供给,一定是由市场,以市场为主体。今年,我们提出了两个“千万工程”。其中一个,就是启动“冰雪英雄榜”计划,我们拿出千万资金,扶持和引导旅游企业,旨在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

第二,在设施供给方面,我们今年的着力点,就是要重点破解综合交通的瓶颈,解决游客在吉林“旅”大于“游”的问题。

第三,就是环境供给。我们讲环境,这是一个长期问题,他需要政府不懈的、持续的努力。刚才提到的两个“千万工程”,另一个就是拿出千万资金,来做“诚信回家”活动,发布“诚信宣言”,旨在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到2016年底,吉林省旅游业已经连续6年保持了25%的增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把旅游的发展目标调低了几个百分点,一方面,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为提高品质、优化结构、改善环境预留了空间。

记者:2016年9月,吉林省正式下发了《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将全力打造以“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为核心的“3+X”冰雪产业链,这不仅是我们国家首个以地方政府名义出台的冰雪产业实施意见,也体现了吉林省向旅游大省转型的决心和全局的谋划,我们是如何考虑与规划的呢?

杨安娣:产业要发展,政策引领对于推动要素的积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去年9月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这个意见是吉林省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冰雪产业的一个规划,意见出台具有一定的首创性质,当时我们在起草这个意见的时候遇见了几个难题:

第一,什么是冰雪产业,如何界定冰雪产业。从当时的情况看,从国际到国内,学理上尚未形成清晰的概念和系统的理论体系,我们当时查阅一些文献资料,发现很多专家学者写文章,冰雪产业、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体育这些词是混着用的,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没有目标体系。我们拿什么来衡量冰雪产业的发展。

第三,没有基础数据,没有统计怎么测算?我们当时邀请了国内的冰雪专家、旅游专家、体育专家,组成了国内顶尖的专家团队,来共同研究破解这个问题。

这个意见的出台,实现了三个“第一”:

首先,它是国内首个专门研究冰雪产业的意见,此前,北京和张家口也出台了意见和措施,但都是关于冰雪体育的。

其次,它首次提出了冰雪产业的产业架构:“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为核心产业的“3+X”全产业链条,其中冰雪旅游是本体、冰雪体育是基础、冰雪文化是引领。

再次,它首次提出了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我们是看产业发展的大势,谋吉林振兴的大局,提出了吉林振兴中的旅游担当,核心目标是把吉林省打造成为全国的冰雪产业大省,冰雪旅游强省和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

具体目标分为三类:第一,冰雪人力资源富集,我们提出了千万人参与冰雪工程,冰雪体育的基础作用就至关重要,要保证冰雪运动进校园和冰雪运动知识进课堂双百分之百。对冰雪运动员和中高端冰雪管理人才提出了目标,要把吉林省建设成为全国的冰雪培训教育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创意研发中心。

第二,冰雪产业实力增强。我们要建成一到三个世界级滑雪场,使雪场面积和设备要保持全国的领先水平,比如说高空索道,现在全国是26条,我们吉林省有13条。到2020年,我们要建成高空索道25条。全省的滑雪场总数要达到60座,全省各级各类滑冰场总数要达到500个,其中有2到3个亚洲一流滑冰馆。再比如冰雪装备制造,要实现国产化突破,我们要建成大长白山和长吉都市两个产业聚集区等等,第三类就是冰雪旅游经济发展,要在全国率先形成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的世界级滑雪度假综合体。

记者:吉林省各个地方的冰雪都有自己的特点,如何将这些分散的资源整合成统一的品牌,形成一个“大旅游”发展格局呢?

杨安娣:谈到格局,我想讲两个问题:

第一,空间布局。长期以来,长白山是吉林旅游最靓丽的名片,过去,在发展旅游上,我们一直以长白山区域为核心。现在,随着冰雪产业的发展,各地都有自己的明星产品,我们冰雪产业的产业地域布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长白山作为世界冰雪旅游目的地,他仍然是发展的一极。其次,以长春,吉林为主的旅游经济中心和集散中心已经形成,现在在旅游的空间布局上,我们讲“两区三带”,两区就是建设以大长白山区域冰雪生态休闲度假区和长吉都市冰雪运动休闲度假区这两个产业聚集区,然后打造三条旅游经济带,向东,是冰雪体验之旅;向西,渔猎文化之旅;向南,康体养生之旅。

第二,产业布局。在产业布局上,以旅游+为手段,培育旅游新业态,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助推振兴实体经济。去年以来,我们在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交通、旅游+中医药、旅游+扶贫等等方面,我们都开展了一些工作,而且取得了一些成效,这些产业融合为吉林省的冰雪产品和打造冰雪品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活力。不仅带动的旅游经济的发展,而且为其他产业的创新发展,创造了平台,实现了吉林省产业发展的一个大的格局。

更多详情请观看新华网吉林频道的访谈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