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食光^O^:猴頭菇排骨湯

猴頭菇,因外形酷似猴頭而得名,是四大名菜(猴頭、熊掌、燕窩、魚翅)之一。素有“山珍猴頭、海味魚翅”之美稱。

猴頭菇進入人們的飲食生活由來已久,《臨海水土異物志》:“民皆好啖猴頭羹,雖五肉臛不能及之,其俗言曰:寧負千石粟,不願負猴頭羹。” 民間諺語:“多食猴菇,返老還童。”

猴頭菇性平味甘,有利五臟、助消化、滋補身體等功效,特別養胃。對治療輕度的神經衰弱也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用猴頭菇煲湯,湯色透亮,肉質肥厚細嫩,味道鮮美。猴頭菇排骨湯是我們家餐桌的常見湯品。你也可以將排骨換成烏雞,豬蹄等食材。現在分享下它最簡便的做法。

我的小食光^O^:猴頭菇排骨湯

猴頭菇排骨湯

準備材料:

我們家煮飯都不怎麼在意用量,2根肋排快2斤的量,配上3-4朵猴頭菇(如果猴頭菇比較大就用2朵就夠了,喜歡吃的可以多放,因為真的比肉更好吃O(∩_∩)O)。圖片多泡了,是2天的量,我分成2份,因為第二天也是燉的猴頭菇排骨湯。別問為什麼,因為家人都愛喝,天天喝都沒有意見。

我的小食光^O^:猴頭菇排骨湯

復古的搪瓷大盆o(* ̄▽ ̄*)o

這個盆現在應該不多見了。80後90後的夥伴們應該會有點印象。搪瓷的。

我們那裡逢年過節,柴火大灶裡燉雞、湯鴨、燉一整個豬腳藥膳湯必備的容器。容量大,農村的親友多,逢年過節來家吃飯,燉上這樣一盆的大菜或者湯,方才顯得主人家的歡喜熱情和待客之道。

猴頭菇吃起來味道味美,但是天生有點苦味(猴頭菇的苦味是與生俱來的,和靈芝一樣),所以泡發很重要。

簡單的說下做法,大家按照下面的方式就能做出很美味的猴頭菇排骨湯了。除了排骨,大家還可以換成土雞、豬蹄、甚至是簡單的瘦肉、肉泥,同樣美味。

1. 猴頭菇剪去根蒂,清水泡發。漲發後,擠去水分,再置換清水。再泡,再擠去水分,再換上清水。如此反覆幾次,直到水變清澈。再撕成小塊。擠去水分備用。這樣做出的猴頭菇就不會苦。

2. 排骨清洗乾淨,焯去血水備用。

3. 砂鍋或者高壓鍋,放幾片薑片,將排骨和撕成塊兒的猴頭菇放入,加清水沒過食材即可。

我的小食光^O^:猴頭菇排骨湯

4. 我用的是紫砂鍋,用快燉。每天煮飯都很趕時間跟打仗一樣,猴頭菇很容易泡發,上午9點開煮,2個半鐘頭就夠了。(有時間的可以燉久點)正好趕上午飯時分。起鍋前15分鐘放入枸杞。起鍋時再撒點鹽巴。一鍋鮮香四溢,湯色透亮的猴頭菇排骨湯就出鍋啦。

我的小食光^O^:猴頭菇排骨湯

我的小食光^O^:猴頭菇排骨湯

湯色透亮,菌香四溢,肋排軟嫩,肉香十足。猴頭菇鮮嫩肉厚多汁,一口一個,吃肉喝湯。每一口是幸福和滿足。這就是家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