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视文置 I 创新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如果一个人既拥有建筑学的设计天赋,又精通结构计算分析,他在建筑领域必定成绩斐然。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就是这样的建筑大师。


港视文置 I 创新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他享誉世界的同时也备受争议。他拥有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双重身份,凭借多专业知识的扎实基础和勇于创新的设计精神,挑战建筑和结构的固有模式,以敢于冒险的新未来雕塑建筑和全世界超过50座的桥梁闻名于世


01

经历


1951年,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生于西班牙瓦伦西亚市。


卡拉特拉瓦曾经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艺术家,自8岁起就开始学习艺术课程。父母看到了儿子未来走向国际的潜能,便鼓励他离家前往巴黎就读美术学院。然而,当他1968年抵达时,正是学生抵抗运动的高潮,发现课程取消之后,他回到瓦伦西亚,就读于建筑高级技术学校。


港视文置 I 创新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毕业后,他前往瑞士联邦工业学院,先后取得了结构工程学位、技术科学博士学位,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受到完整工程师教育的建筑师之一。随后他留校任教,并开始参加建筑设计竞赛。


港视文置 I 创新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卡拉特拉瓦的第一个作品


1981年,他在苏黎世开始了自己的实践,不久便赢得了当地火车站的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的设计灵感源于他收到的一只小狗的骨架,他使用弯曲的混凝土廊道创造出类似胸腔结构的空间。


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即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美术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1957年由当地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旧馆,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Quadracci展厅。他发挥灵感,建立自然界有机生命体与建筑的关联,为该场馆设计了一对可以控制开合的“鸟翼”。


港视文置 I 创新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密尔沃基美术馆


职业生涯早期,卡拉特拉瓦设计了许多火车站、机场、桥梁,包括位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巴克·德·罗达大桥,该作品帮助他建立了作为建筑师的巨大声誉。


港视文置 I 创新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巴克·德·罗达大桥


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的结构形成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蕴含着技术理性所呈现的逻辑美感,又仿佛超越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让人赏心悦目。


有时,他的设计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都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的特长。


港视文置 I 创新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自20世纪初,桥梁设计一直被托付给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习惯对此退避三舍。而由于卡拉特拉瓦的成功,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桥梁建筑设计热潮,全世界的建筑师们仿佛忽然发现了新课题,纷纷开始从这个崭新的切入点塑造城市面貌。


9.11事件后,卡拉特拉瓦于2003年接受了重建世贸中心交通枢纽的委托。耗资22亿美元的世贸中心交通枢纽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鸟,其设计概念称为“眼窗”。建成后这座交通枢纽每天客流量达8万人次,往来于曼哈顿和新泽西之间。


港视文置 I 创新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世贸中心交通枢纽


然而,这一项目多次延期、预算严重超支,成为了他一系列争议作品的开始


这些不断出现的问题,让卡拉特拉瓦被打上诸多标签:经常让雇主因为建造其设计无限超出预算而破产、因为设计不实用而官司缠身、依旧毫不抱歉地在世界各地留下美丽而惊心动魄的作品。


尽管饱受争议,卡拉特拉瓦仍然是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他的抱负和结构天赋推动着更多方案的诞生,如位于里约热内卢的明日博物馆、位于台湾的元智大学项目。他近年来被人熟知的著名建筑作品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港视文置 I 创新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此外,卡拉特拉瓦还赢得了2020年迪拜世博会阿联酋展馆的设计竞赛,该设计达到了LEED白金认证级别,设计方案是由阿联酋国家媒体委员会在马斯达尔·阿布扎比的可再生能源公司,和世博会项目经理德尔监督下做出的选择。


港视文置 I 创新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2020年迪拜世博会阿联酋展馆


02

荣誉


1992年,博士毕业不到10年的卡拉特拉瓦便获得了结构工程师最高荣誉之一的IStructE (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结构大奖)金奖。


2004年,获得第61届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2007年,获得西班牙国家建筑奖。


他在全世界获得的各种奖项不计其数,如西班牙艺术优胜奖金奖、巴黎建筑科学院金奖、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Misha Black爵士奖,以及意大利佛罗伦萨达芬奇奖等。


港视文置 I 创新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03

作品


卡拉特拉瓦的作品充满创造性与颠覆性,给予观赏者极大的视觉震撼,让思维更加开阔。


港视文置 I 创新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飞禽走兽的形态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源泉,自然界中的力被他拆解并视觉化,极其富有美学韵律。


他的工程使人想起复杂的有机生命体构成方式,却并不是纯粹的模仿或复制。据说卡拉特拉瓦读博士时舍友攻读医学,总是让他帮忙画图,因此他掌握了许多生物相关知识。


港视文置 I 创新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卡拉特拉瓦的手稿


他的设计灵感有一部分来自于有机生命体,如人体骨架、循环系统以及皮肤的活动与生长方式。此外,他还从身体的特技动作与舞蹈者克服重力的姿势中获得丰富的灵感,并捕捉形变,融入作品。


卡拉特拉瓦在解决工程问题的同时也塑造了形态特征,如自由曲线的流动、组织构成的形式及结构自身的逻辑,将运动贯穿结构形态,遍布每个细节。


:1992年西班牙塞利维亚的科威特展馆,卡拉特拉瓦设计了一双可以开合的木质手,当手指相交时,便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手指打开后则形成一个开敞的广场。


港视文置 I 创新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科威特展馆


眼睛:瓦伦西亚艺术科学城是他在家乡完成的作品,整个建筑群仿佛来自于外星世界,其中天文馆做成了眼睛的造型,通过电脑可以控制“眼睑”开合,水中的倒影则使眼睛更完整。


港视文置 I 创新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艺术科学城


DNA:瑞典的扭转大厦灵感源自于人体的DNA双螺旋结构,楼体每一层之间都有1.2度的旋转错落,从而实现了总体90度转角的独特外观。


港视文置 I 创新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扭转大厦


鸟:美国的密尔沃基美术馆位于水边,卡拉特拉瓦为其设计了一对机械化控制的羽翼,可自由控制开合,形态如同飞鸟。


港视文置 I 创新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密尔沃基美术馆


卡拉特拉瓦继承了西班牙的野性与奔放,却又保持了建筑师独有的理性,他的成功归功于多学科技巧的融合,他用对自然的洞察、对数学的理解、对结构的想象,创作出一个个令世人称奇的建筑作品,为现代建筑写下了史诗般的篇章。


下一期,文置君将为您带来卡神的全球建筑作品集,敬请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