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你覺得自己被“內卷化”了?

你是否畢業7、8年了還在同一個崗位上,薪酬職位沒有太大的變化?你的生活沒有改觀,每天都是兩點一線的行程安排,週而復始?你的心態是否習慣於目前的生活狀態,也不想有更大的改變,或者說都到了一定年齡了,這一輩子雖然有夢,但是想靠下一代去完?你和十年前,相同出身,境況相似的同學朋友相比較,是進步了還是原地不動?承認自己就這麼大出息,再也沒有施展才能的空間了?如果您已經是這個狀態了,請先讀一下下面的對話感覺一下哪裡好像有問題:

記者:為什麼要放羊

孩子:為了賣錢

記者:賣錢做什麼

孩子:娶媳婦

記者:娶媳婦做什麼呢

孩子:生孩子

記者:生孩子為什麼

孩子:放羊

老闆:為什麼要工作

員工:賺錢

老闆:賺錢後幹什麼

員工:買東西啊

老闆:買完東西沒錢了怎麼辦

員工:繼續工作啊

老闆:工作為了什麼

員工:賺錢

內卷化效應

20世紀60年代末,一位名叫利福德·蓋爾茨的美國人類文化學家,曾在爪哇島生活過。這位長住風景名勝的學者,無心觀賞詩畫般的景緻,潛心研究當地的農耕生活。他眼中看到的都是犁耙收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原生態農業在維持著田園景色的同時,長期停留在一種簡單重複、沒有進步的輪迴狀態。這位學者把這種現象冠名為“內卷化”。 內卷化效應就是長期從事一項相同的工作,並且保持在一定的層面,沒有任何變化和改觀。這種行為通常是一種自我懈怠,自我消耗。

此後,這一概念便被廣泛應用到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其他學術研究中。“內卷化”作為一個學術概念,意指一個社會或組織既無突變式的發展,也無漸進式的增長,長期以來,只是在一個簡單層次上自我重複。作為學術概念,其實並不深奧,觀察我們的現實生活,就有很多這樣的“內卷化現象”。 1996年另一個美國學者杜贊奇提出“國家政權的內卷化的概念”。“國家政權的內卷化,意味著國家機構不是靠提高現有的組織機構的效能來推動社會發展,而是靠擴大非正式機構,把它們內卷於正式組織之中來行使權力。”


內卷化無處不在

大到一個社會,小到一個組織,微觀到一個人,一旦陷入這種狀態,就如同車入泥潭,原地踏步,裹足不前,無謂地耗費著有限的資源,重複著簡單的腳步,浪費著寶貴的人生。我國農村一些地方,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改革開放30年過去了,農民兄弟過的仍然是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農耕生活;同樣在一個單位供職,有的人幾年一個臺階,士別幾日就當刮目相看,而另一些人卻原地不動,多少年過去了卻一切照舊。

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這種內卷化現象尤其突出。一些民營企業內部實行家族化管理,重要崗位,不是七大姑,就是八大姨分兵把口,管理哲學是“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用自己的人放心。於是,在企業內部,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外部的新鮮空氣難以吹進來,真正優秀的人才也吸引不進來,措施和辦法因循守舊。十幾年乃至幾十年過去了,廠房依舊,機器依舊,規模依舊,各方面都沒有多大變化。企業進入了一種典型的“內卷化狀態”。

無論是社會組織還是個人,進入內卷化狀態,根本原因就在於精神狀態和思想觀念。人們常說,信心決定命運,觀念決定出路。一個人如果總是自怨自艾,不思改變,不求進取,不謀開拓,民無信心,軍無鬥志,只能是原地不動,還有可能倒退。總是因陋就簡,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只能進入週而復始的輪迴狀態。兩千年的小農意識,生產的只能是兩千年的自然經濟,不可能產生出市場經濟和現代經濟。

什麼時候,你覺得自己被“內卷化”了?

中國歷史的內卷化效應

如果將這一概念運用到我們的歷史視野,我們會痛苦地發現中國歷史的發展在很長一段的時期就是陷入了一種可悲的內卷化效應之中。通常一談起中國歷史,國人便會自豪地聯想到泱泱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史。殊不知,一個民族歷史發展的長短是一個概念的同時,其發展的質量也是一個概念,而且後者往往更加重要,也最容易讓大家所忽視。如果縱覽一下當今全球範圍的現代文明,從人文制度的建設,到科技發明的創新及教育體系的建構,哪一方面不是以西方文明為基礎的外部世界所帶來的呢?我們會驚訝地發現,當今世界文明體系的核心部分,無論是精神價值體系,還是物質文明的驅動,來自於我們中國的貢獻確實是太少了,甚至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原因何在?中國歷史長期內卷化效應的副作用,使得我們中華民族的勃勃生機在人類文明進入近現代化以來黯然失色了。

沒錯,我們中國曾經創造過輝煌燦爛的古文明。早在先秦時期,我們的諸子百家便在人類歷史上書寫了光輝的一筆。當我們的先祖寫下《易經》、《道德經》等至今都還閃耀著智慧光芒的不朽篇章的時候,歐洲還處於一片蠻荒時代。當世界大部分地區還處於紛爭內亂不斷的時候,我們華夏則已跨入了秦漢大一統的第一帝國黃金髮展時期。遺憾的是當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獨尊儒術後,多元的文化在官方層面從此結束;當隋煬帝開始推行科舉,多元的教育在民間層面也早早中止。很早開始,中國歷史就不幸地陷入了一個動盪不已的週期性改朝換代的惡性循環。朝代之初,鑑於前朝覆滅的教訓,開國統治者尚能保持清醒,與民休息,社會生產力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慢慢地,隨著天下承平日久,後代統治者開始逐漸變得忘乎所以乃至驕奢淫逸,官吏開始大面積腐敗,同時人口增長與土地供應之間的矛盾亦不斷加深,最終社會矛盾的失調導致農民起義的爆發,或伴以外族的伺機侵略和顛覆,終致天下大亂;大亂的結果是該朝歷經數代的建設成果付之一炬,戰亂和饑荒導致人口的大量非正常死亡;繼而亂久思治,當一個新的領袖出現,或來自於舊有統治階層中的開明派,或來自於農民軍,或來自於異族,只要得到全國大部分範圍內士紳階層的支持,並在治國理念及社會管理層面服膺儒家的價值觀,一個新的朝代便由此誕生,於是中國歷史上的又一個發展週期開始了。幾千年下來,中國的歷史發展正所謂“你方唱罷我登臺”,也確實如黃炎培先生當年所述的那個著名的“歷史週期律”論斷。整個民族文化不停地在同一個精神價值箱體空間反覆震盪,社會生產力幾千年下來在技術層面也無甚大突破,人們基本喪失了對外部世界的好奇與探索,知識結構方面也缺乏對自然界的研究興趣,全社會一代一代在咀嚼老祖宗留下的那些典籍故章的重複過程中求取功名。文明的創新力就此喪失殆盡,實乃我華夏文明之大不幸矣!

中國歷史的內卷化效應恐怕在整個世界歷史的範圍內都是一個罕見的現象。原因何在?先從地理位置上看,地處遠東其實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一把雙刃劍。由於東接太平洋,西阻於青藏高原,西南邊陲還有喜馬拉雅山脈,這一地理位置造就了我們中華民族一個天然獨處發展的好環境。在世界歷史範圍內免遭來自於中東阿拉伯乃至西半球其他民族入侵的前提下,我們華夏在遠東黃河流域這一安逸之所創造了一個基於農業文明的自給自足的儒家社會,並在文明性方面覆蓋到整個東亞,繼而影響及傳播到部分東南亞地區。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失去了和世界其他文明體系充分互動的天然良機(不是說沒有,但就整個歷史看實在是太少)。當全球範圍內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拜占庭文明、地中海文明、西歐文明很早便有著彼此交流和相互促進機會的同時,我們中國文明基本上獨處一隅,大部分時期陶醉在一個天朝大國的自得其樂中。如果這種狀況在早期倒也罷了,但是自近現代以來,隨著中華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差距逐步拉大,再這樣下去就要貽害國家,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的悲慘歷史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地理位置的差異性導致中國歷史發展的邊緣性,也帶來華夏文明的內生性。中國歷史文明儘管有著早期的輝煌與燦爛,但由於後續缺乏和世界範圍內其他文明的根本性碰撞,使得現代化發展所必備的諸如科學、民主、法制等文化基因最終沒能在中國歷史文明中形成。儘管屢屢有著外來文化被有效吸收進中國中原文化的先例,譬如佛家文明的中國化,但從整體的文化結構方面,中國歷史的發展並未給華夏文明帶來過一些根本變革的機會。可以說自秦漢第一帝國時代以來,中國社會鮮有文明再構的創新出現過。王安石曾經做過一次社會經濟層面的變法,在當世就慘遭惡評,後世很長時期也不待見,甚至還有人還把北宋亡於金歸咎於王安石變法。可見文明長期的內生性又導致民族性格的保守型,這真是為中華民族近現代以來的歷史劫難埋下了悲劇性伏筆。文明的固式化在南宋以後愈演愈烈,所謂的理學又扼殺了這文明創新的最後一線生機,中國歷史的內卷化至此在明清時期達到高潮,當歐洲人四處航海發現新大陸時,中國文明的發展則基本停滯。從統治階層到普通民眾,從思維到實踐,基本上在不停地重複著古人,歷史的發展也基本上重複著前朝的故事。這不是內卷化效應又是什麼?

今天,我們中華文明終於走出了近現代以來亡族滅種的深重危機,並面臨著一個最好的歷史發展機遇。擁抱全世界範圍內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為我所用,並進行結構化的改造,積極注入現代化基因,這才是重塑中華文明的正途。如果總是一味沉湎於本國的歷史,尤其是那些古代史,對我們今後全球性視野的形成及現代文明的思維並無好處。最近一些年來包括《雍正王朝》、《康熙大帝》在內的帝王劇以及《甄嬛傳》、《武媚娘》之類的宮廷劇都特別火爆,引發了大家對中國歷史的興趣和關注,但深思之下,這些文藝對我們這個民族現代化素養的積累和形成有什麼好處呢?難道我們要在思想層面再來一次內卷化嗎?中國歷史中重複了一代又一代的所謂權謀,包括那在一些歷史劇中所津津樂道的宮廷鬥爭,皆實乃糟粕。我們要做的是,更多地去了解和學習一些世界史,尤其是自文藝復興以來的西方史,唯有此我們方能把握世界發展的脈絡,找準中華文明發展的方向。只有通過更多地瞭解他國曆史,含英咀華,方能有效地指引我們走出中國歷史內卷化的迷途,早日實現中國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