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那您知道夏九九之歌嗎?

三伏天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三伏天的由來肯定很多人不知道。那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分享三伏天的由來以及夏九九之歌。

為什麼是三伏天,不是四伏天?秦漢時盛行“五行相生相剋”的說法,認為最熱的夏天日子屬火,而庚屬金,金怕火燒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於是規定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有10天),從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起為末伏,也稱終伏(有10天),總稱為三伏。

“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那您知道夏九九之歌嗎?

注: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時十天,有時是二十天,而“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

“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那您知道夏九九之歌嗎?

一直有提到庚日,什麼是庚日?庚日不是一週的說法,我國古代用天干、地支合併記載時間,天干的數字有10個,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所以每過十天就出現一個庚日,但不是一庚日等於十天。

“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那您知道夏九九之歌嗎?

“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我國農曆中“九”是習慣用的雜節,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其中“冬九九”流傳較廣,它是以冬至日為起點,每九天為一個九,每年九個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時候。“夏九九”是以夏至日為起點,每九天為一九,每年九個九共八十一天。同樣,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熱的季節。有冬九九之歌,同樣也有夏九九之歌: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

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

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

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

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喜歡文章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