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山“访鸟”记,寻觅繁华城市里面的小生态

某日清晨,信步越秀山公园,想拍点疫情后山上的图片。不料,却被一种很活跃的鸟吸引,无奈,手中镜头不给力,只拍了一组并不清晰的图片,悻悻而归。

终于又有空,还是清晨,带上70-200再加2倍增距镜,鬼鬼祟祟潜入树丛大石头旁,终于拍下清晰图。可是,竟然不认识这漂亮的小精灵!汗!

广州越秀山“访鸟”记,寻觅繁华城市里面的小生态

于是,果断求助于万能的网络。很快有高手指点:此鸟叫【红耳鹎】。

红耳鹎也叫高鸡冠、高冠鸟、高髻冠、黑头公、高髻郎等。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雀形目、鹎科、鹎属。分布于我国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贵州南部、广西西南部、广东,以及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和中南半岛等地。

广州越秀山“访鸟”记,寻觅繁华城市里面的小生态

红耳鹎体长16-21厘米,体重23-38克。头顶黑色,具耸立的羽冠;眼下后方具红色的羽簇,因而得名。耳羽与颊下方同为纯白色,外围以黑色。上体褐色,尾羽暗褐色,外侧尾羽上有白色的端斑。下体为白色,胸侧有近黑色的横带,尾下覆羽为猩红色。虹膜棕色或棕红色。嘴黑色。脚黑色。

广州越秀山“访鸟”记,寻觅繁华城市里面的小生态

红耳鹎栖息于低山和平原地区的雨林、季雨林,以及坝区村寨附近的林缘、庭园、灌木丛中。成群活动,冬季集20~30只的大群,甚至多达百余只。常集于树上啄食。性情活泼。喜欢在高枝上高歌,鸣声洪亮激昂,略具韵律。以植物叶、芽、果实、种子等为食,也吃昆虫等。筑巢于树上或灌丛中。每窝产卵3-4枚。卵呈圆形、粉红色。孵化期约14天左右。

广州越秀山“访鸟”记,寻觅繁华城市里面的小生态

红耳鹎是常见留鸟。喜欢结群活动。3-8月在树上筑巢繁殖。因有高耸的冠羽,俗称“高髻冠”。鸣叫声为轻快悦耳的“布比—、布比—”或“威-踢-哇”,在广东一带常被作为观赏鸟饲养。

广州越秀山“访鸟”记,寻觅繁华城市里面的小生态

广州越秀山“访鸟”记,寻觅繁华城市里面的小生态

拍摄时间大约是早上7点多,过了8点,就不见踪影。

延伸知识:

【越秀山】

越秀山,亦称粤秀山、越王山,位于中国广州市越秀区,海拔70米,是白云山的余脉。明朝永乐年间,山上曾建有观音阁,又称观音山。由主峰越井岗及周围蟠龙岗、桂花岗、木壳岗、长腰岗、鲤鱼头岗等七个山岗和三个湖(东秀湖、南秀湖、北秀湖)组成。整个越秀公园面积一共86万平方米。越秀山是古代的海上战略要地,山顶上建有镇海楼,现为广州的城市标志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州市人民政府将越秀山划为越秀公园。


广州越秀山“访鸟”记,寻觅繁华城市里面的小生态


广州越秀山“访鸟”记,寻觅繁华城市里面的小生态


广州越秀山“访鸟”记,寻觅繁华城市里面的小生态


广州越秀山“访鸟”记,寻觅繁华城市里面的小生态

越秀山位于广州市北侧,又称尧山、观音山。明朝初年山顶建有观音阁,故又称观音项设施,修建古建筑,成为面积将近100万方米的越秀山公园。公园内大部分为丘陵,园中有三个人工湖,分别是北秀湖、南秀湖和东秀湖。

广州越秀山“访鸟”记,寻觅繁华城市里面的小生态

越秀山以有越王台故址得名。东晋时即为道教名山,建有道观三元宫。宫内有求龙仙井,传说即晋时鲍姑井。鲍姑是东晋南海太守鲍靓之女、名道葛洪之妻,善针灸,为世人称道,此井即为纪念她而得名。宋以后,道教益盛,宫址扩大,并在山腰另建道观,今越秀楼即为故址。明朝永乐年间都指挥使花英在山顶建观音阁,此山又称“观音山”。西边有一山岗,名曰“五羊山”。因岗顶矗立一座 11 米的五羊石像而得名。传说周夷王时,有五个仙人,骑着五只口衔谷穗的羊降临楚庭(广州古名),把谷穗赠给好人,并祝好人永无饥荒,言毕隐去,羊化为石。五羊石像就是根据这个传说而创作的,并被视为广州市徽。


【越秀山景点】

五羊山

五羊山在公园西部的山岗上。岗顶矗立着一座高达11米的五羊石像。传说古时周代有5个仙人各骑口衔六枝谷穗的羊降临楚庭(广州古名),把谷穗赠给邑人,并祝人们永无饥荒。仙人言毕隐去,羊化为石。五羊石像就是艺术家们根据这个神话而创作的。这就是为什么广州用“羊城”和“穗”为代称和简称的由来。五羊像用花岗石雕制,造型含蓄而富有诗意,被人们视为广州的标志。


五色羊

越秀公园- 五羊石雕 关于“五羊”、“五仙”传说,前面已有介绍。“五羊衔谷,萃于楚庭”,是古代广州人民向往美好生活而衍生出来的神话故事。这的确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对古代的百越人民来说,还有什么比“水无饥荒”更美好呢,五位仙人送给广州人民的优良稻种,加上广州地区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良好自然条件,使广州人民获得大丰收,广州也就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五羊石像坐落越秀公园内,该石像有一美丽传说:五位仙人身着五色衣服,骑五色羊,从南海飘来,降临广州,五只羊嘴里各衔一茎六穗的稻谷。仙人将稻穗送给当地居民,并祝福永无饥荒,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广州亦得别称“羊城”和“穗城”。


根据古老的传说1959年在越秀山建一座五羊塑作。这座五羊石雕,连基座高11米,共用130余块花岗石雕刻而成,体积约53立方米,仅羊头部的一块石料就重达2吨多。五只羊大小不一,母羊昂首远望,口衔谷穗,又似回眸微笑,探视人间。其余四羊,环绕其身,亲密依偎,或嬉戏、或吃草,或吸乳。姿态各异,造型优美,情趣横溢。据说当年雕像竣工时,有人提出既是五仙骑的羊,怎会还有在吸奶的乳羊呢?其实仙人五羊都是想像出来的神话,既是仙羊,无论大小,自有仙风道骨,佛法无边。雕塑家们发挥其超群的想象力,匠心独具。40多年来,五羊石雕被誉为广州城徽,为越秀公园增色不少。五羊的传说也广为流传,海内外游客到此浮想联翩,流连忘返,纷纷摄影留念。

广州越秀山“访鸟”记,寻觅繁华城市里面的小生态

镇海楼

镇海楼在越秀山的山顶,俗称“五层楼”。建于明朝初年,迄今有600多年历史。当时倭寇不断侵扰我国沿海边陲,地方官员为了加强守备,取“雄镇海疆”之意,在山顶建成镇海楼。镇海楼高28米,宽约30米,分5层。楼顶及各层挑檐均为琉璃瓦盖,下面两层的围墙用红石砌建。登楼眺望,广州景物历历在目。镇海楼历经多次修葺,1928年重修时,将木结构的楼板、柱、改为钢筋凝土。镇海楼两旁有长约170米的明古城墙。在此处设立了闻名的广州博物馆。

广州越秀山“访鸟”记,寻觅繁华城市里面的小生态

《镇海楼》陈恭尹

清尊须醉曲栏前,飞阁临秋一浩然。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

将开菊蕊黄如酒,欲倒松风响似泉。白首重阳惟有笑,未堪怀古问山川。

《镇海楼》丘福灿

白云飘素山诗意,越秀繁世仙气灵。 红砖片瓦青尤在,铁炮烟火魂未销。


中山纪念碑

中山纪念碑在越秀山顶,又称纪念塔。为纪念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而建,由南京中山陵设计师吕彦直设计。1929年动工,当年完成。碑身用耐风化的花岗石砌筑,高37米,外呈方形。碑塔内有梯回旋而上。碑的正面以巨块花岗石铭刻孙中山遗嘱的全文。

【越秀山交通】

公共汽车

广州越秀山“访鸟”记,寻觅繁华城市里面的小生态

1、广州市内外环市路站

乘坐33、550、529、225、297、30、122、133、241、256、555路公交车可达;

2、解放路站乘坐87、101、133、187、518、21、519、182、24、58、244、127、185、5路公交车可达;

3、小北路站乘坐220、33、184、6、66、190、544、219、233、36、547、10、191、256等路公交车可达;

广州越秀山“访鸟”记,寻觅繁华城市里面的小生态

地铁

乘坐广州地铁二号线越秀公园站下。

广州越秀山“访鸟”记,寻觅繁华城市里面的小生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