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文明是怎样完成与中华文明的融合的

文明之间天然就是敌对的,许多天生丽质的优异的文明因为地理空间狭小,或者人口基数不够大,过早的消失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几千年的相互征战,规模较大的比较有生命力的文明只剩下四种,分别是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东亚儒家文明。其中,前两种文明都起源于地中海,基督教文明属于贸易文明。伊斯兰文明起源于游牧民族,带有深厚的游牧文明的印记。印度教文明和东亚儒家文明,则都属于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对于前两者一直处于被动防御状态。

在中世纪之前的数千年中,因为战马的使用,游牧文明对于其他文明形态处于优势地位。战马的机动性大大优于步兵,步兵的防线,在时间和空间上很难抵御骑兵某一点的突破,步兵的成本也大大高于骑兵。欧洲的基督教地带,是草原和农耕混合地带,不缺乏战马,因而在历史上成功的抵御了阿拉伯人的多次进攻。


在欧洲近代,宗教革命和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基督教文明现代化和多元化的大门,工业革命完成之后,基督教文明相对其他三种一元的集权的文明处于优势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地中海沿岸于基督教文明对峙了数千年的伊斯兰文明,以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瓦解作为标志,阿拉伯人第一次不再作为一个整体的民族国家威胁西欧基督教国家。

伊斯兰文明根植于游牧的生产方式,成长与环境异常恶劣的荒漠地带,沙漠的生存条件和物质条件过于艰苦,伊斯兰教义强调信众无条件的团结,以应付外来威胁。团结性这个特性,使伊斯兰我文明不似农耕文明局限于农业地带。对于贫困国家的贫困族群,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尤其是上世纪末,殖民主义大潮在全球退却之后,落后的第三世界民族国家,一下子被推到全球化的前台直接面对外部威胁,对域外文明的严重不适应,使得这些国家纷纷选择伊斯兰教作为保护,例如赤道一带的几个人口大国,尼日利亚、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不属传统的沙漠和荒漠地带,也没有阿拉伯民族聚集,却在上世纪末迅速的伊斯兰化。还有许多热带地区的中小国家,跟随上述国家。也处在伊斯兰化的进程当中,例如马尔代夫、孟加拉国、文莱等。


伊斯兰文明曾经对印度文明进行过数百年统治,并大大改写了印度文明的特性。那么,当伊斯兰文明遇到中华文明,将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说,伊斯兰文化进入中原农耕地带,既不是作为入侵者,也不是被第三方强迫移民· ,进入农耕地带后,与中华文明发生了很好的融合,相比伊斯兰文明与其他文明的融合,其融合方式是独一无二的。

穆斯林信众大规模进入中原,发生在元朝(公元1271-1369年),蒙元统治者将大众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北方汉人,南方汉人。因为不信任汉人,蒙古人从中亚河中地区大量引入穆斯林协助统治,色目人就是中亚不同民族穆斯林的统称,跟随色目统治层,大批色目人进入中原地区贸易经商。公元1369年元朝瓦解,蒙古人退回长城以北游牧地带,色目人并未跟随其离开中原,在其后的不到200年里至明朝中叶,迅速地与中华民族发生了融合。

这些色目人的原民族主体,是生活在呼罗珊的阿富汗人、撒马尔罕的中亚人、伊斯法罕的波斯人,加上一些小支的中亚民族,被统称为回族,这个回族已经不是单纯种族意义上概念,而是一个泛文化的称谓。和中华文化融合以后回族民众,仍然信仰伊斯兰教,但是使用汉语,认同儒家家天下的伦理秩序,并且大规模的改用汉族姓氏,这种农耕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融合方式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明代回族姓氏的形成与汉化,从姓氏学上表明中国回族正式形成。

而元代的回回人仍没有具备民族共同体的特征,只有族群的特征。元代所谓的回回人,是在同一信仰(伊斯兰教)的支配下的不同血统、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穆斯林群体。在元代的诏书,官书上,经常出现回回人、回纥人、答失蛮,迭里弥失、斡脱、色目等称呼。具体到一个人,尤其是比较有名的回回人,都说明他们的祖籍和称号,还有氏族。元代回回人的氏族有哈刺鲁氏、回回古速鲁氏,凯烈氏、西域忽鲁木石氏,答失蛮氏,昔马里人,别失八里人,西域旭烈入、撒马尔罕人,呼罗珊人、亦思法汗人,等等。以上可以看出这些回回人的人种,地域分布、氏族等。这些来自西域的穆斯林,在中原大地施展着各自的才能,并不断地与汉人、蒙古人,维吾尔人等接触通婚,到明代中叶,在中国大地上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回族。

下面讲解几个回族姓氏的来源:

回族蒲姓来源于阿拉伯人常用人名abll的译音。泉州历史上因蒲姓回回居多而有“半蒲街”的地名。今天东南沿海地区蒲姓回回较多。

阿拉伯人男子姓氏的尾音多有丁字,即阿语den底尼,义为宗教信仰,元代回回人姓氏带丁字的特别多;波斯人姓氏首音多带有沙字,波斯语意为王,元代回回人姓氏也如此。今丁、沙等姓为回族大姓。

取姓氏中的一个字,作为自己的姓氏。例如,元代回回人伯笃鲁丁,汉名是鲁至道,鲁即姓氏中的一译音。但伯笃鲁丁的后人倒没有姓鲁,而是去单人旁留白,以白为姓,今广西桂林、马平一带白姓最盛。元代大臣回回人廉希宪(一说蒙古族,一说维吾尔族)出生时好其父布鲁海穿担任廉使之职,遂以官职为氏。火者,是波斯语,意为显着或富用作对穆罕默德后裔或学者的尊称,回族火姓来源于此。回回哈姓与元时对官的称谓--哈的有关。答姓和尕姓回回与教职称谓"答失蛮"(元时对伊斯兰教经师、学者之称),"尕最"(明清时宗教法官之称)相联系。

回族中的纳姓,取自赛典赤·赡思丁长子纳速喇丁名字首音。据《陕西通志》载,元朝初,贵族纳速喇丁“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喇)、丁四姓,居留各省。

撒姓为“回族十三姓”之一。也是回族中的大姓。据安徽和县撒姓回族家谱载:“撒氏始祖居西域,为回纥人,后为唐平叛,因其功被封斌王,以居关中。”(《撒氏宗谱》)明建文元年(1399年),其后人撒仲谦一家由陕西迁往和县城西门响水沟一带居住,有祠名“懋款堂”。在回民族当中,经名带“撒”字头的也比较多。仅元代有史可查的官员就有“撒都丁”、“撒里蛮”、“撒特迷失”、“撒的迷失”,其中“撒的迷失”同名者有8人,这都是撒姓的主要来源。撒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河北、河南和西北地区。

云南回族中的保姓,出自赛典赤·粘司丁家族女婿,即“回族十三姓之一”。昭通《保氏族谱》称:“吾族原于蒙古,初以特穆尔为氏,元之右族也。自库库台特穆尔尊号保保,而入滇始祖以阿保名,于是改姓保氏。”乃扩廓铁木尔汉名王保保后裔,元末明初避难改姓保,部分触入回族,与赛典赤后裔联姻,保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


回族的主要聚居地区,沿着河西走廊的东端起始点兰州以外的三个方向上分布。说明回族人经过河西走廊进入内地后,避开了草原地带的蒙古民族和农耕地带的汉族选择定居地。这三个方向分别是从兰州沿109国道向东,进入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和平凉,沿109国道向西,进入青海,有门源、化隆、大通民和等多个回族自治县,沿213国道向南,抵达临夏回族自治州,南线沿途还有信奉伊斯兰教的东乡族保安族自治县,这三个聚集地在民国时期属西北三马青马甘马宁马的控制之下。


伊斯兰文明是怎样完成与中华文明的融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