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夢裡水鄉,碗底風光,現在吃藕正當時

蘇州:夢裡水鄉,碗底風光,現在吃藕正當時


蘇州:夢裡水鄉,碗底風光,現在吃藕正當時

七孔九孔通舊時

文字原創 / 如一


蘇州:夢裡水鄉,碗底風光,現在吃藕正當時


前兩天在荷塘邊漫步,正感嘆著荷花出汙泥而不染,那邊,蘇州的同學文琴,就在群裡發言說:現時吃藕正當時

——七孔紅花藕,肉紅澱粉多,適合煮;九孔白花藕,汁多又脆嫩,適合生拌炒……

這一說,一下勾起了我的饞蟲。

“紅衣落,皎潔出汙泥。冰玉肌膚渾不染,玲瓏心孔卻多絲。縷縷系相思。”那天,在銀杏菜園,我把這個作謎面,結果,話音未落,大家就猜到了,都說,這個熊璉能寫出《望江南•詠藕》,一定是吃著紅花七孔藕,即興而作。

還有宋代楊萬里的《小集食藕極嫩》:“比雪猶松在,無絲可得飄。輕拈愁欲碎,未嚼已先銷。”似乎都能聽到楊公嚼藕的脆脆聲響,分明是九孔白蓮藕啊。

蘇州:夢裡水鄉,碗底風光,現在吃藕正當時


藕,人人都喜歡,又當水果又當菜,還是休閒好小吃。

你看,在平時的餐桌上常常有它的身影:糖醋炒藕片、蓮藕排骨湯,既方便又簡單;還有就是糯米藕,幾乎家家飯店都有的冷盆;藕又代表團圓,與配偶偕音,自然是中秋賞月必備。

蘇州:夢裡水鄉,碗底風光,現在吃藕正當時


說起藕,我總會想蘇州,想起姨媽。

因為是在蘇州東山,姨媽讓我第一次認識了藕,吃到了藕。那種吃法現在不多見。

蘇州:夢裡水鄉,碗底風光,現在吃藕正當時


那時,我和姨媽除寒暑假回蘇州姨父家,平時一直住在學校宿舍——蘇州東山的槎灣小學。和姨媽特要好的同事王積雲,也是槎灣小學的年輕老師,也住學校。記得,每次她爸王爺爺來看她,總是拎一隻蓋著的小鐵桶。

放學後,我就坐在姨媽旁邊寫作業,聽到熟悉的咳嗽聲,就知道是王爺爺來了,心裡樂滋滋的:今天晚飯,要吃藕粥啦!

蘇州:夢裡水鄉,碗底風光,現在吃藕正當時


王爺爺每次都特意煮了我和姨媽吃的粥,姨媽平時也會去給王爺爺送些蘇州糕點,冷暖往返,親如一家,真是如蓮似藕,藕斷絲連。

那時的藕粥紅紅的,也許摻了糯米,非常黏稠,還有些小藕塊,酥酥粉粉面面的,還有三兩粒蓮籽。蓮藕到嘴一抿即爛,淡淡藕香溢齒,絲絲甜潤心田。此時,粥的熱氣氤氳而出,香氣飄出一扇扇雕花的窗。

有人說,種藕是天底下最辛苦的事,怎麼種,且不說,就說要赤腳下藕塘,從汙泥中踩出一節節藕,再用上山砍的柴,大火小火慢慢熬……那一鍋粥是山裡人的深情厚誼,融入了王爺爺一片愛心。

蘇州:夢裡水鄉,碗底風光,現在吃藕正當時


蘇州:夢裡水鄉,碗底風光,現在吃藕正當時


後來,姨媽調到楊灣小學,離槎灣有十多里路,王老師還是常常給我們送藕。

記得有一次,姨媽還做了藕圓。用刨子將洗淨的藕刨成細絲,剁成丁後搓捏成一個圓子,直接放蒸籠蒸熟。一個個粉白圓子,蒸熟了變淺紅了,淺淺藕紅,濃濃藕香,淡淡清甜。

怎一個美字了得!

蘇州:夢裡水鄉,碗底風光,現在吃藕正當時


擠出的水,可以還做成了藕粉;藕裡面塞了糯米,撒上桂花,就可以煮成糖藕;還有荷花,也可拖面炸了吃……其實,直接把藕整節蒸來吃也很好,兩手抱著啃,藕香原汁原味,咬一口,絲拖得老長老長,

感覺很有趣。

白白胖胖的蘇州東山九孔白花藕,甜脆帶響,吃起來才叫有聲有色。正如楊萬里所說:未嚼卻先銷。

蘇州:夢裡水鄉,碗底風光,現在吃藕正當時


文琴說的“太湖三白藕夾子”才更誘人。

是在兩片藕中夾入“太湖三白”,那可真是鮮上加鮮。白魚剔刺,白蝦擠仁,還有銀魚,潔白如雪,晶瑩剔透,切碎拌調料,打只蛋攪勻成餡,夾進兩片藕間。

會做的大姑娘小媳婦,在切藕片時,兩片藕之間會留一兩公分連著,夾好餡,糊上事先備好的麵糊,放進油鍋裡炸至微黃,頃刻滿屋生香。

那三白濃濃的鮮香,和著清新藕香,未吃已先醉。

這樣精細極致的藕夾,《紅樓夢》裡也沒有,現在人吃出了千姿百態的花樣美。

蘇州:夢裡水鄉,碗底風光,現在吃藕正當時


你知道嗎?藕節燉湯還清火補血呢。

把藕節先焯一下,就會越煨越紅,淡淡藕香,爽口清涼,那透明水杯,好不漂亮。孫子童童就說:“葡萄美酒夜光杯”。藕節也可曬乾備用,四季當茶飲。

蘇州:夢裡水鄉,碗底風光,現在吃藕正當時


蘇州:夢裡水鄉,碗底風光,現在吃藕正當時


記得一次大雪天,我坐在電腦前寫作,忘記煮著的藕節湯,一直到聞著焦糊味,一看,小鍋裡朵朵“火玖瑰”……一位大姐告訴我,“藕節炭”也是一味外用止血藥。於是,我就有了一篇“雪中制炭”上了《京江晚報》。

昨夜夢迴水鄉,王爺爺又送來藕粥。喝一口紅粥糯香甜,咬一口紅藕絲絲連,這次第,真是縷縷清香又系相思。


蘇州:夢裡水鄉,碗底風光,現在吃藕正當時


蘇州:夢裡水鄉,碗底風光,現在吃藕正當時


文字原創

感謝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