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幼鴿”總是撞傷?

為什麼喜歡的“幼鴿”總是撞傷

我養鴿子10年,對於幼鴿起飛以後撞傷,已是見慣不慣了!小鴿子起飛以後興奮到了極點,對於飛翔,有著本性的衝動。受傷和損失再所難免。是正常比賽中的,正常戰鬥減員。這些事情是公平的。無論大戶還是小戶。都難逃其中!

為什麼“幼鴿”總是撞傷?


但是看似正常的撞傷,其實也暗藏某種不為人重視的信號!其實現今養鴿子已經步入職業化。大戶家除了老闆,還有教練,還有打掃衛生的。鴿舍條件,及鴿舍幼鴿的管理,已然正規。所以僅對大戶而言,對於幼鴿的管理應該是井井有條。早家飛一小時,晚家飛一小時。已成習慣!羽數多的一兩百羽。小戶也不甘落後,細節上的關心也是取勝的法寶!這也是:“信鴿運動能夠普及的原因”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對於幼鴿的家飛更是危機重重。好的管理;以及好的藥物;好的衛生條件;都是好的家飛的前提和需要!而此時無論是高壓電線,還是樓沿,還是風中漂浮的柳條。都是幼鴿家飛以及比賽中暗藏的殺機!

為什麼“幼鴿”總是撞傷?


我家今年除了送到公棚的74羽幼鴿以外,能夠參加秋季鴿會比賽的還有60羽幼鴿。值得慶幸的,今年家裡的幼鴿,至四月末起飛至今,沒有一羽丟失;沒有一羽病亡;直至今天,也就僅僅是今天,才有兩羽輕度撞傷!

這樣的損失。其實不該一提!但是細節令人反思。今天受傷的兩羽鴿子。奇怪的是上下窩!而兩窩僅僅就這麼兩羽。父親多羽名次鴿的父親,本舍基礎種鴿。母親今年剛剛引進。(也是上海大戶名家)!按道理我對其期望值很高。但今天的"意外",不僅僅只是"意外"!而是反射了一種不和配的信號。

正如上面我寫到的,家飛受傷,死亡是正常的!但是:“可一門來”就是不正常!我在2009年有一對種鴿,出了兩窩,共計四羽幼鴿!在日後家飛過程中,分別把腿全部撞斷,最後傷害到付環,不得已全部失格,當然命運就是殺掉!

為什麼“幼鴿”總是撞傷?


也就是在上個星期,一位我很要好的鴿友打來電話,說家裡主力一號雄鴿出的幼鴿遇到大雨還沒有回來。很是著急上火!我安慰其等等!然而等來的噩夢就是深度重傷的消息!更為蹊蹺的是兩年裡此配對,一共做出5羽幼鴿。共計撞掉3羽!然而此雄鴿對其它雌鴿的子代,我至去年引進,還是表現非凡!同樣我的這個鴿友家裡也是此鴿的子女,擔當挑大樑的重任!無論家賽還是公棚都有非凡表現!然而兩年來這個配對組合,令其也很迷茫!

以上三個例子,僅為本人養鴿個人品鑑。沒有根據證明其實用性!我個人認為,配對的:“合適”至關重要!這個:“合適”意味深長啊!最好的,對上最好的不一定“最合適!”也許就“不適合”!好的基因也有劣勢!繁衍就是過程。成功與不成功是並存的!

為什麼“幼鴿”總是撞傷?


經過這些的“合適與不適合”讓我感到養鴿子其實挺難的!一些“婉柔劇本”的經歷。看似偶然!讓人難以分辨真偽!但是偶然畢竟不是理性的真正邏輯!想分辨!要多動腦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