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之乱:因梁武帝误判导致的巨大灾难(上)

侯景之乱:因梁武帝误判导致的巨大灾难(上)

“侯景之乱”是发生在南朝梁武帝时期的一次大动乱,侯景给富庶繁华的江南,带来了杀戮,黑暗,毁灭和分裂。

读完这段历史,心里升起一种奇怪的感觉,就好像在新闻里看到了这样一个报道:

说动物园里的一只狮子,意外跑出了笼子,咬死咬伤了数位游客,又跑出了动物园,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这起事故极其严重,最后老虎被击杀,动物园展开相关赔偿工作。

我们是该怪老虎凶狠残忍呢?还是该怪动物园工作失误呢?

对于侯景之乱这场灾难,侯景的残暴行为当然要受到世人的唾弃,但是南梁政权没能阻止这场浩劫,执掌南梁的梁武帝萧衍难辞其咎。

在这场灾祸发生前,南梁有很多次机会可以阻止侯景,也有足够的力量去阻止他,但是南梁的行为似乎都在促成侯景之乱的发生。

侯景早年在北魏“六镇”的怀朔镇当兵,据说是又矮又穷又矬,还是个瘸子,总之不知道怎么长得,集各种缺点于一身。

上帝是公平的,给了侯景这么多缺点,就给了他一个别人不具备的优点,那就是作战勇敢,智谋出众。

侯景最早的时候跟着尔朱荣手下的名将慕容绍宗学习兵法(尔朱荣就是制造了“河阴之变”的罪魁祸首),侯景领悟力很强,学了不少打仗的本事。

在平定葛荣叛乱的时候,表现突出,升为定州刺史,后来尔朱氏被高欢所灭,侯景便投奔了高欢。

侯景机警狡猾有野心,在高欢手下的时候,摄服于高欢的本领,不敢做出反叛举动。高欢死后,侯景马上举起反旗,宣布脱离东魏。

当时,侯景控制了河南大片区域,反叛东魏后,脚踏两只船,先投降西魏,接受了西魏宇文泰给的官职后,又给萧衍送消息,说愿意献出自己管辖的土地,希望萧衍收留他。

萧衍听从了奸臣朱异的意见,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执意接收侯景,封侯景为河南王,给了他很高的待遇。

在萧衍决定接收侯景后,马上派遣司州刺史羊鸦仁率领三万军队,赶往悬瓠,希望尽快接收这个重要城池。

在侯景宣布反叛后,高欢继任者高澄命元柱领兵数万杀向侯景,元柱不敌侯景,败退回邺城。

不久,高澄又派韩轨前来攻击侯景,侯景向西魏宇文泰求救,答应割让四个州给他。宇文泰派兵前往,韩轨一看西魏介入,南梁羊鸦仁也快到了,就退兵走了。

后来,由于侯景拒不来朝表示忠心,宇文泰不再搭理侯景,西魏断了和侯景的来往,此时的侯景只有南梁一条路可走了。

萧衍在侯景的投靠刺激下,便升起了北伐雄心,派侄子萧渊明领兵十万,水陆联军,联合侯景进攻彭城。彭城位置很重要,不能有失,东魏高澄派出慕容绍宗和高岳救援彭城。

羊侃建议萧渊明趁着他们远道而来疲惫不堪立即发起进攻,奈何萧渊明对打仗一窍不通,根本不搭理他,就这样南梁军队错失了战机。

羊侃对萧渊明很绝望,料到此战必败,便带着自己的部队驻扎到了拦水坝上,找了个可攻可守的地方。

结局很明显,梁军大败,损失了好几万人,萧渊明被俘,只有羊侃的一支安全退回国内。

后来,侯景被慕容绍宗打败,他已经没有地方可去了,只能带着八百残兵,在淮河附近到处游荡。

侯景来到了淮河重镇寿阳,此时寿阳由韦黯负责,有一个叫刘神茂的军官跟韦黯不和,听说侯景来了,便怂恿侯景夺取寿阳。

韦黯受到恐吓和诓骗开了城门,侯景就这样进到了城里,接管了寿阳,成为了自己的大本营。

侯景在占领寿阳后,派人到建康向萧衍认错,萧衍知道后不但没有惩罚他,还直接认命他为南豫州刺史,这时候,南梁的祸根就已经埋下了。

侯景之乱的导火索是被东魏俘虏的萧渊明,当时东魏面临着西魏的压力,不想再跟南梁闹出事端,便想结好南梁。

高澄让萧渊明给萧衍写信,告诉萧衍,如果答应和东魏结好,自己便可以回国,萧衍当即表示接受。

这件事被侯景知道了,侯景担心南梁和东魏和好后,自己会落到东魏手里,便多次上书,反对和东魏和好。

萧衍让侯景放心,保证会保护他的安全,但是侯景依然不放心,他伪造了一封东魏的信函,说要拿侯景换萧渊明,没想到萧衍答应了,这一下,侯景对萧衍彻底绝望,决定造反。(未完,请看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