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四十六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华人最重视历史,历史总是关切“天下有道”和“天下无道”二大问题,这是从老子此章出来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史官,老子是周朝的史官。孔子以鲁国史官的历史记载为材料编写了第一部存世的历史《春秋》,成为儒家《五经》之一,也成为几千年来华人文化精英的必读书。司马迁出于史官家族,史官对华夏文明理解最深,对未来的历史轨迹早就有预测。

史官对真实历史的记载负有超越生命的责任,司马迁忍受宫刑之身体痛苦和精神侮辱,都是为了完成华人从远古时代以来的伟大业绩的历史记载,这就是《史记》。司马迁深知华人后代太想知道远古以来的历史事件,尤其是伟大事迹和惨痛教训。伟大事迹就是“天下有道”的事迹,惨痛教训就是“天下无道”的事实。秉笔直书是史家的伟大传统,这一伟大传统都是鲜血凝成的。

《道德经》四十六章精解及译文

世人会关注战场上的烈士,但没有关注秉笔直书的烈士。齐国崔杼弑君,导致三位史官兄弟因秉笔直书而被杀,但历史还是被真实记录下来。宋朝司马光用十九年时间编写《资治通鉴》,是再一次历史编写,题目就是为了后代吸取教训。因为“天下有道”和“天下无道”的历史交替出现,但总是“天下无道”的历史远远长于“天下有道”的历史。

以史为鉴就说明历史这面镜子能够成为后代治者的教训,不在同一个地方再次翻船。此章经文可以看成是老子这位史官最简单的历史告诫,从史官到修道士,从修道士到大宗师,指引华人走上一条“天下有道”的坦途。老子没有像孔子和司马迁、司马光一样写出历史巨著,而是只写了短短的五千文。五千文再浓缩为四十六章四十五字,这四十五字就是老子的历史。

《道德经》四十六章精解及译文

第四十六章

第一段: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第一段: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第一段: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第一段: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此章经文分为四段。第一段经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把华人的历史分为“天下有道”和“天下无道”,这位历史老者心理肯定是沉甸甸的。奥古斯汀写《上帝之城》,成为西方基督教文化的经典著作,地上之城是天上之城的恶劣的影子,虽然看上去是“城”,其实充满人性的罪恶。有道的“天下”和无道的“天下”如同奥古斯汀的“天上之城”和“地上之城”,一者是善,一者是恶。

却,退却。粪,肥田。王弼注:“天下有道,无求于外,各修其内而已,故却走马以治田粪也。”在道降临人间的美好时代,人性不向外追逐,而是修清静心,内心满足,所以马都回来耕作,马粪用来肥田,庄稼长得壮硕,收成很好,人民丰衣足食。河上公注:“谓人主有道也。粪,粪田也。兵甲不用,却走马以治农田,治身者却阳精以粪其身。”

《道德经》四十六章精解及译文

有道是人间出现了有道的人主,以道治理天下。天下没有战争,马都回来在农田里。对于善摄身者,把阳精滋养自身。河上公把《道德经》看做治天下和治身的伟大工具,注释经常从治天下和治身二个方面来解读。养生是道家的核心内容之一,《庄子》就有《养生主》一篇,医学是养生思想的一部分。后世炼丹养生显然是误入歧途,如果那些最有智慧的华人文化精英把思想用于探索心灵世界,而不是肉体的话,那华人的文化高度将更加伟大。

老子为什么要传播道的法音?就是希望世人心中被道滋养,而不是被贪欲充塞,让天上之城的道在天下之城流行。天下有道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肉眼所见之处都是天下无道的,一个“却”字说明人世间的马不在农田里,而在战场上。“却”字表达了这位历史老者的伤怀。高亨注:“却,驱也”,义未洽。

《道德经》四十六章精解及译文

第二段经文:“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戎马就是战马,当时的马几乎都是战马。郊,一般理解为郊外,但更应该理解为“郊庙”,即祭祀天帝的神庙,郊祭是古代天子最重要的祭祀上天的宗教活动。神庙本来是向上天祈福感恩的祥和之地,现在却是战场。

王弼注:“贪欲无厌,不修其内,各求于外,故戎马生于郊也。”罪恶流行的时代,世人贪欲无厌,从不满足,因为不修内心,贪着外境,眼贪五色,耳贪五声,口贪五味,穷奢极欲。自己的土地人民不能满足人主的欲望,就发动战争来夺取更多的土地人民,战场血流成河,无数生命灰飞烟灭。这些战争都是不正义的战争,没有正义的战争。

《道德经》四十六章精解及译文

老子的反战思想是极为鲜明的,第30、31章都是反战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30章)人主应该以道自守自强,不应该以兵来自强,这必然有报应。“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31章)战场上血流成河,多少无辜生命殒命,上天已经愤怒了,战胜者不要庆祝胜利,而应该为阵亡者举行葬礼,哀悼死去的灵魂。

人类文明必然走向和平,这才是文明,从野蛮走向和平是人类文明的真正使命。在人类没有实现真正的和平之前,都是无道的世界,是野蛮的世界。有智慧的人应该为人类的野蛮而羞愧,而不应该赞美。凡是赞美战争者都是“乐杀人者”(杀人魔王),“不可得志于天下”,天将绝灭他们。“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没有人能够逃脱天罚。

《道德经》四十六章精解及译文

河上公注:“战伐不止,戎马生于郊境之上,久不还也。”长年征战在外,小马驹在战场出生,说明离家已经很久了。老子的哀婉之情跃然纸上。

第三段经文:

罪莫大于可欲,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经文:罪莫大于可欲。河上公注:“好淫色也。君王最大的欲望就是色欲,古代帝王大都三十几岁就死了,也有二十几岁的,几乎都是栽倒在淫欲无度之上。老子把色欲等贪欲作为最大的罪恶,贬斥严厉。

经文:祸莫大于不知足。河上公注:“富贵不能自禁止也。”这是对财富地位的无限贪欲。前文提出知足的思想,此处再次宣说“不知足”是人心的病根

。不知足是人生之祸,不是人生之福。

《道德经》四十六章精解及译文

经文:咎莫大于欲得。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22章),又说“得与亡孰病?”(44章)。世人以为得到就是幸福,不知道得到就是不幸。得到与失去那个对人生有价值呢?失去对人生最有价值,经得住失去的考验,安之若素,那就是真正的成功者。老子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修行最重要的功课。欲得,是得的欲望不止,得了还想更多,贪得无厌,无休无止,这是最可怕的。咎是古代算卦的断辞,表示不吉利。《易经》经常用“

无咎”说明有惊无险,但已经提出了警告,不听警告当然就是凶象了。

以上三句经文是世人贪欲的谴责,天下无道是世人的无限贪欲造成的,人主贪欲必定给社会带来灾难,战争的根源是贪欲,要消除战争只有修道。“清静为天下正”(45章),修道才能获得内心的清净,能够遏制任何强烈的贪欲。

《道德经》四十六章精解及译文

经文争议:王弼本没有“罪莫大于可欲”一句,河上公本和帛书本都有这句,应该补上,义理更为完整。

第四段经文: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此句经文才是此章的道眼。河上公注:“守真根也。”世人追求满足感,以为外在的东西才能让自己满足,其实真正的满足感是自己的真心。前面讲“知足者富”(33章)“知足不辱”(44章),此处讲“知足之足”,显然是知足思想的进一步提升。

什么是知足之足呢?有知足心的修道士才具有满足感,世人的满足感是假的。世人都想满足自己的欲望,但欲望是不可能满足的,只有具有知足心的修道士才有满足感,因为修道士“欲无欲”,把无欲当做人生的目标。世人把无欲当做大苦,修道士把无欲当做最大的成就,当做人生最满足的境界没有知足心就没满足的时刻

,当欲望产生的时候,九匹马也拉不回来,欲望不满足不罢休。

《道德经》四十六章精解及译文

培养知足的心,认识知足的心极为重要。修心六要义其中就有“知足者富”(33章),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知足者。知足者有知足的心,这颗知足的心是需要长期培养的。没有知足的心,即使知足也是暂时的,酒足饭饱,好像是知足了,实际上没有知足。

知足的心让修行人时刻处于满足之中,即使只有“一墰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孔子称赞颜回不仅好学第一,而且是知足第一。

欲望能够把世人紧紧控制住,但在“知足之足”的心面前却是失败者。最强烈的诱饵在“知足之足”的修道士面前如同粪土,修道士抛弃身上的一部分也如同“委土”,丢弃一块泥土一样毫不在意,这样的人才获得老子的“知足之足”的最高阶位。只有获得“知足之足”的最高阶位,才是真正的修道士,真正的大雄,因为他战胜了自己的欲望。

《道德经》四十六章精解及译文

经文:常足矣。河上公注:“无欲心也”,圣人“欲不欲”,因此永远处于满足之中。世人即使知足也是暂时的,不是“常足”,因为过一会儿欲望又起来了,人生就是如此。只有“知足之足”,内心时刻有知足的心,这样的人生任何时候都处于满足之中,这就是“常足矣”。

老子“知足之足”的教理非常深刻,与佛教的教理不谋而合。培养“知足之足”的常足心是人生的必修课。“常足”的教法给追逐五色五音五味的世人敲响了警钟,世间欲望的满足是短暂的,只有“知足”的带来满足才是“常足”,“知足之足”的修行人才是永恒的满足中。这样对比,世人终生役役,一无所获,修道士终生无求,反而安住在常足之妙境。老子语言精炼,实在难以企及。

《道德经》四十六章精解及译文

散文诗译文:

修行者啊!

现在我来宣说远古证悟者的常足教法。

天下有道的时代,

战马都回到了田野里耕种,

马粪使禾苗茁壮成长。

天下无道的时代,

战马长久征战在外,

母马都上了战场,

不得不在神圣的郊庙里产下马驹。

这些悲惨的景象,

都是人间君主的贪欲造成的,

所以说勾魂的欲望是最大的罪,

不知足是最大的灾祸,

就是普通的贪得心念,

也会造成无穷无尽的过错。

远古证悟者说,

世人一辈子劳苦,

追求虚妄的世间欲望,

还是处于不满足的痛苦之中,

只有修行者知道,

知足带来的满足才是永恒的满足。


(道德经散文诗是意译,以求义理贯通,文句不一一对应,唯有以心印心,会契证悟者心法为指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