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後,我開始理解《千與千尋》的那些豬

第一次看《千與千尋》時,我和千尋的年齡和千尋差不多,電影看完也只留下了一些模糊的印象,沒什麼太大的感觸,有一個和自己一樣笨手笨腳的小學生、一個能變成龍在天上飛的男孩、一個頭大得出奇的鷹鉤鼻老太婆、這個是真可怕,一個有點詭異嚇人的白臉幽靈,一個和同桌一樣討厭的壯闊嬰兒……看到最後好像發生了些什麼,又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

十八年後,我開始理解《千與千尋》的那些豬

現實的恐懼

只有開頭那段目睹親生父母變成豬的情節,我才產生和千尋同等規模的驚悚:失去雙親,深深刺中了每個小孩的恐懼之源。

當年的我們,只看過《葫蘆兄弟》《黑貓警長》或《舒克貝塔》這樣的經典國產敘事,也迷戀著《米老鼠》《獅子王》和《白雪公主》之類的迪士尼動漫形象。在剛剛能區分出正邪善惡的年紀,哪裡見識過《千與千尋》這樣遼闊壯美、充滿複雜意象的東方巨匠作品?

十八年後,我開始理解《千與千尋》的那些豬

故事從移居開始,莽撞的父母誤入一處年久失修的泡沫經濟遺址。

十八年後,我開始理解《千與千尋》的那些豬

現代生活給予的枷鎖

十八年後,我開始理解《千與千尋》的那些豬

女兒不得不和資本家簽下合同,進入職場,開啟平凡社畜的還債生活。

十八年後,我開始理解《千與千尋》的那些豬

千尋工作的油屋就是一座現代企業的微縮盆景,許多細節都反映出社會對人的盤剝壓榨,比如讓每個社畜膽寒的考勤打卡制度。

十八年後,我開始理解《千與千尋》的那些豬

職場上的成意

在社會上拼搏兩年,也能在虛擬與現實中對位出形形色色的職場人。比如這是一位人見人怕的難纏甲方,得罪不起也不好拒絕。最後還有可能導致失業!

十八年後,我開始理解《千與千尋》的那些豬

這是剝削人性的精明老闆,讓每個職場人忘記自我的意義。

十八年後,我開始理解《千與千尋》的那些豬

這是老闆家裡的富二代,沒受過一丁點挫折的嬌縱巨嬰。

十八年後,我開始理解《千與千尋》的那些豬

更多的,努力後的我們成功的背後,更多的是資本家的再次剝削。

到頭來,卻發現這一切不過是一場資本的泡沫,輕輕一吹就化為烏有

十八年後,我開始理解《千與千尋》的那些豬

其實千與千尋更多的向我們傳遞的是一種不甘於剝削的人們,以豬的形象形象的反應貪婪的後果的。看懂的人或許也會有一些驚醒了吧!

好了,本期文章就到這裡如果你也有很多對於千與千尋的見解,可以在評論區分享給我。

注:點個贊 轉個發,下次更新搶沙發!

十八年後,我開始理解《千與千尋》的那些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