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多半都有這樣的家長,怨不得旁人

蘭蘭是一個商場售貨員,平常工作基本上都是兩班倒,所以她可以有一半的時間待在家裡照顧老公和孩子。

蘭蘭的兒子今年已經8歲了,在上小學二年級,從孩子懂事起蘭蘭就特別注重兒子的情商培養.

她常常告訴兒子,男子漢要有擔當,而且在上學的時候還要照顧比自己年齡小的同學,更要懂得呵護班裡的女同學。所以小傢伙從小就特別招人喜歡,老師更把蘭蘭的兒子稱為''小暖男''。

有一天蘭蘭下班回家,因為商場的事情很多讓她特別疲憊,可是馬上就要做晚飯了,她實在很累就沒做然後點了外賣。

但是當蘭蘭老公回家以後一看是蘭蘭沒做飯就特別生氣,然後朝她吼叫說:''你有半天時間待在家裡,難道連一頓飯都做不了嗎''?

這讓蘭蘭特別傷心,可聽到父母爭吵的兒子跑過來卻對自己的爸爸說:''媽媽雖然是上半天班,但是她在單位也特別辛苦,爸爸不心疼媽媽也就算了,為什麼還不體諒媽媽呢''?

蘭蘭老公聽了兒子的話以後,也感覺自己有點過分並給蘭蘭道了歉。而蘭蘭看到兒子能夠這樣維護自己,還能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也特別欣慰,當然她還暗自高興兒子的''情商高''。

其實,著名教授李玫瑾就曾經坦言:孩子的''情商高低''完全取決於家長的教育,而''情商低''的孩子大多都有以下這樣的父母,確實怨不得旁人。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多半都有這樣的家長,怨不得旁人

1、沒有容忍之量的父母

情商高的人走到哪裡都受歡迎,說什麼話別人也都特別喜歡聽,由此可以看出高情商的人在處理問題上懂得去謙讓,而且還有容忍的度量。

所以若是父母小肚雞腸,沒有容忍之量,那麼也很難教育出自己的孩子大度寬容。若是家長想讓自己的孩子情商有所提高,那麼就要從自己做起。

先培養孩子的容忍量,再培養孩子的做事分寸,讓孩子在人際交往這件事上游刃有餘。

2、 沒有擔當的父母

李玫瑾教授還曾經說過: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在生活中會潛移默化的學會父母的行為。

而如果父母沒有擔當,做錯事情的時候從不承認,還總把錯誤歸咎於別人,那麼這種父母也很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有的父母還特別愛聊八卦,在孩子面前說別人壞話,甚至把自己愛佔便宜的一面展現給孩子看。

那麼,孩子也都會把父母的這些行為一一學會,再想讓孩子擁有''高情商''真的是難上加難。

3、 只有消極態度的父母

很多父母不管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上,遇到問題以後總是表現的特別消極,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

而這樣的父母也很難教育出積極樂觀的孩子,要知道生活中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情,只有經歷了磨難,才能達到成功的頂點。

所以,父母在當著孩子面的時候,不要總是抱怨,更不要把所有事情都想的特別壞。要積極面對,還要勇往直前,這樣才能讓孩子學會正確的三觀,也才能讓孩子擁有''高情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