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後為什麼袁世凱能輕易的讓清帝遜位讓清廷變成遜清小朝廷

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為何能輕易迫使清帝遜位士紳階層態度很重要!!

清朝是中華文明歷史上最後一個皇權專制王朝,自皇太極改國號為清起,國祚276年,共傳12帝。公元1911年秋,武昌起義拉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次年2月,在北洋大臣袁世凱的誘導下,清帝遜位,從此王朝結束。

自1848年鴉片戰爭爆發之後,長期閉關鎖國、吏治腐敗、制度僵化的清朝始終陷於被動挨打的局面,卻也能平穩內部局勢、維持穩定統治。但進入20世紀初以後,清朝卻十分快速地走向崩潰,這和它被自己“統治基礎”所拋棄有直接關係。那麼作為清朝統治基石的士紳階層,為何會在清朝進入大半個世紀以後迅速拋棄了它呢?這就需要回顧一下晚清中國和世界的社會背景。

自1848年鴉片戰爭爆發之後,長期閉關鎖國、吏治腐敗、制度僵化的清朝始終陷於被動挨打的局面,卻也能平穩內部局勢、維持穩定統治。但進入20世紀初以後,清朝卻十分快速地走向崩潰,這和它被自己“統治基礎”所拋棄有直接關係。那麼作為清朝統治基石的士紳階層,為何會在清朝進入大半個世紀以後迅速拋棄了它呢?這就需要回顧一下晚清中國和世界的社會背景。

自1644年,駐守山海關的明軍將領吳三桂降清,多爾袞率清兵入關,直至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亂、統一臺灣,清朝君主的角色發生了很大演變。首先,清朝君主繼承了後金時期的滿蒙八旗大可汗的身份;其次在獲得了中原清流士紳階層認可後,又擁有了中原皇帝的身份;緊接著憑藉藏傳佛教的信仰紐帶,又以文殊菩薩轉世活佛的身份統治雪域高原。除此之外,憑藉從蒙元、朱明獲得的漠北草原和中華天朝的法統,清朝得以名正言順的將勢力向中亞、朝鮮半島和南洋延伸。也就是說清朝前期的統治基礎有三大類,即滿蒙八旗貴族、藏傳佛教僧侶和中原士紳階層。

隨著歐洲大航海和殖民擴張活動的衝擊,進入19世紀後的清朝不可避免地被捲入全球秩序體系當中,工業化和海權時代的來臨,大大減弱了依賴於冷兵器作戰的八旗軍事貴族的作用,同時加快了清朝近代化、工業化和世俗化的傾向。所以在對外交流、尤其是與歐美列強交流的過程中,清廷愈發依賴於中原士紳階層的支持,中原板塊對於清朝政策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大了。

鴉片戰爭之後,清朝同意與英國五口通商,因此導致兩廣地區眾多勞工失業(原先只有廣州一口通商,大量勞工受僱搬運貨物翻越南嶺),最終引發太平天國運動,恰在此時,清朝又遭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如若是以往王朝,遭此內憂外患,尤其是在外敵攻入都城(指英法聯軍攻入北京)之後,距離王朝覆滅也就不遠了。但是此時的歐洲列國正處於自由主義海外擴張階段,更多追求商貿利益,而不是高成本的領土征服。所以當清朝與英法簽訂不平等條約以後,英法不僅撤軍,甚至後來還幫助清廷鎮壓太平軍。

當然,清朝能夠成功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原因是地方團練勢力的興起。五口通商以後,朝廷授權封疆大吏組建團練軍隊,可以私設各種關卡稅卡,徵收商品流通的稅入,稱之為“厘金”。在此基礎之上,湘軍、淮軍、楚軍先後建立起來,並在傳統士紳階層的支持下對打著“拜上帝會”旗號的太平軍展開了激烈圍剿。就這樣,由於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響,湘軍等漢人封疆大吏勢力崛起,士紳階層在清朝政治基礎中的比重越來越大了。另外由於不懂關稅事務,1858年清朝與英、法、美簽署《通商章程善後條約》明確任命英國人赫德為海關總稅務司,並促使海關成為清朝最廉潔的衙門,極大地充實了晚清財政稅收。

兩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對清朝的衝擊很大,為了解決自己“堅船利炮”不如西洋人的問題,洋務派應運而生。洋務派主張“師夷長技以自強”、“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其成員既有滿清貴胄,同時也有大量漢族地方大吏。當時19世紀中葉的英國已經掌握海上霸權,早已成為世界霸主了。但是在亞歐大陸依然存在一個龐大的強權國家,威脅著英國的全球貿易網絡,那就是沙俄。為了對抗沙俄,英國通過對意大利、奧匈、奧斯曼帝國和清朝的支持來制約俄國,也正因如此,英國對洋務運動多有助力。然而清日甲午海戰的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也使得英國轉而尋求扶持日本(英日同盟)在東亞抗衡沙俄。

事實上,雖然滿清皇親在洋務運動中有恭親王奕訢、瓜爾佳·文祥等代表,但大多身居中央,沒有操作過實業。甲午戰爭以後,洋務派衣缽被北洋系所繼承,朝廷對財政和軍事的掌控漸漸的僅限於傳統稅收和八旗綠營。在長期和外國人交往的過程中,士紳階層逐漸演變成資產買辦集團,與清廷的經濟聯繫開始逐步疏離了。深感不妙的滿清宗室開始大張旗鼓的訓練新軍,想要以此加強手中的力量,卻奈何袁世凱主持的北洋系早已枝葉茂盛,很快就掌握了北方新軍。而在南方,很多新軍受到海外、尤其是歐洲新思潮的影響,紛紛投入革命派麾下。就這樣,到了清朝末年,中國最具戰鬥能力的新軍部隊幾乎都被北洋系和革命派收入囊中了,清廷的軍事基礎不復存在。

實際上,早在清日甲午戰爭之前,由於清法戰爭受到朝廷內部權力傾軋的掣肘,就已經出現官員要求開設議會的呼聲了。當時的兩廣總督張樹聲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決策機制,促使朝廷決策不被個人權力鬥爭(主要指慈禧和恭親王)所扭曲。到了19世紀末的維新變法,維新派更曾與部分洋務派合流,提出變法圖強的口號。不過此時維新派內部觀點也不相同,碧如康有為就認為沒有召開議會的必要。但是1900年慈禧太后獨斷專行,悍然對全世界宣戰,並導致清南方各省督撫和英美等國達成“東南互保”協議。此時之後,清朝官僚和知識精英們深感個人專制的危險性,為此時任兩廣總督陶模提議搞議院,並界定議院議政,而行政制權仍在朝廷,從此以後立憲派勢力迅速崛起。

日俄戰爭爆發以後,慈禧太后於1906頒佈預備仿行憲政的諭旨,開啟了預備立憲的進程。從此開始,“君主立憲”成為立憲派追求的主要目標。不過朝廷和立憲派在關於是走英式立憲還是日式立憲的問題上存在很大分歧,因為這兩者有著本質區別。1905年科舉制廢除以後,原先的舉人、貢生、秀才等士紳群體迅速轉型成為清末新政中的“議員”,不可避免的更加用戶以興民權為主旨的“英式君主立憲”政體。可清廷卻固執地認為“君權神聖不可侵犯”,不願做出妥協讓步,堅持按照日式君主立憲政體執行。士紳階層不願淪為“政治花瓶”,不願自己的社會地位反不如廢除科舉之前,所以註定只能拋棄清朝。

1910年,清朝發生了四次國會大請願運動,均遭到了失敗。如此以來,追求英式君主立憲的道路就被阻斷了,而士紳階層又難以接受日式路線,最後只能默認革命派的美式民主共和路線。實際上,革命派與立憲派的差異,遠遠不如兩者同清廷的差距大。立憲派的請願運動失敗以後,直至辛亥革命爆發也再未有大的動作了。

作為近代以來,清朝最重要統治基礎的士紳階層,到了這個時候有一部分選擇了支持北洋大臣袁世凱,另有不少人轉向革命派,清廷被孤立了。由於清朝的政治基礎和軍事基礎都被剝離、分割到了北洋系和革命派手裡,所以當武昌起義、南方各省迅速被革命派掌握時,朝廷竟然派不出有效力量南下討伐,只能求助於袁世凱。最終通過南北對話,袁世凱逼宮迫使清帝遜位。

綜上所述,自鴉片戰爭以後,清朝被捲入全球秩序體系當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相應的衝擊和影響,在技術工業化和社會近代化的進程中,清朝的統治基礎愈發依賴於士紳階層。然而在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以後,官僚體系內部關於君主立憲的呼聲越來越多。1905年廢除科舉以後,士紳階層更加強烈的要求建立“英式立憲”政體,卻被朝廷所忽視。最終由於朝廷制度的轉型遠遠滯後與士紳階層的身份轉型(即從科舉讀書人轉型為“議員”等社會精英),最終被其所拋棄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辛亥革命後為什麼袁世凱能輕易的讓清帝遜位讓清廷變成遜清小朝廷

辛亥革命後為什麼袁世凱能輕易的讓清帝遜位讓清廷變成遜清小朝廷

辛亥革命後為什麼袁世凱能輕易的讓清帝遜位讓清廷變成遜清小朝廷

辛亥革命後為什麼袁世凱能輕易的讓清帝遜位讓清廷變成遜清小朝廷

辛亥革命後為什麼袁世凱能輕易的讓清帝遜位讓清廷變成遜清小朝廷

辛亥革命後為什麼袁世凱能輕易的讓清帝遜位讓清廷變成遜清小朝廷

辛亥革命後為什麼袁世凱能輕易的讓清帝遜位讓清廷變成遜清小朝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