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已觸底,荷蘭經濟前景如何?

商業雜誌《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 Week)根據美國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最近的報告寫道,全球經濟可能觸底反彈。該雜誌寫道,如果資料正確的話,那就意味著經濟已經開始復甦。


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阿丹(Chetan Ahya)表示,由於疫情危機,中國經濟在2月觸底,而歐元區和美國在4月中下旬觸底,估計只有南美尚未達到這一點。與疫情爆發的頭幾周相比,世界許多地區的旅行次數恢復增加,而家庭支出的減少幅度也沒有那麼大。

世界經濟已觸底,荷蘭經濟前景如何?


“慢慢的復甦”?

荷蘭經濟學家傾向於對報告做出積極回應。荷蘭Rabo銀行的研究部 Research負責人埃斯特·巴倫德雷格特(Ester Barendregt)說:“我們也在問自己,是否已經達到了最低點。目前,還缺乏有關數字,但是,事實上,我們現在通過放寬疫情措施,慢慢地獲得了更大的行動的空間,這意味著消費者開始花更多的錢。隨之而來,可能會逐漸看到一些復甦跡象。”


這位經濟學家認為,事情的另一方面是,即使放寬了措施,例如理髮店和餐飲業可以很快恢復營業,荷蘭也不會立即滿負荷運轉。


巴倫德雷格特認為:“這意味著,從長遠來看,這次疫情危機將對經濟產生不利影響。在生產問題上,即在經濟的供給方面,我們可能遭受了最嚴重的打擊,問題在於需求方面,即在支出方面是否也是如此。企業和家庭在未來一段時間,將對支出保持謹慎。”

世界經濟已觸底,荷蘭經濟前景如何?


是否已經達到經濟的低谷?

儘管如此,巴倫德雷格特還是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我們大聲問自己,是否最糟糕的時間已經過去。與幾周前的氣氛有所不同,當時我們擔憂,經濟究竟怎麼啦?現在的思考重點,是經濟如何開始恢復,需要多長時間以及需要什麼,重點是放在未來。”


荷蘭蒂爾堡大學(Tilburg University)銀行與金融學教授Harald Benink表示,目前看來經濟已經達到最低點,但是並不能說明一切。 “如果只能在部分的經濟體中感受到復甦,那麼仍然會長期陷入困境。請考慮失業問題,如果公司關門一段時間後又被允許重新開業,則會增加失業率,因為消費信心不足而營業額下降,造成裁員和破產。”


因此,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已經走過了經濟的低谷。Harald Benink說:“工廠再次部分開放,產量是增加了,然而,也許很多公司都不會做到這一點。我只想說,越過低谷並不意味著衰退已經結束。”


因此,Harald Benink認為不應該樂觀。 “許多公司將要遭受災難,政府的經濟支持措施只能幫助他們一時,但如果企業重新敞開大門,也許將不再支付90%的薪水,而必須由企業自身支付,但可能證明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荷蘭的經濟並非孤立的。Harald Benink說: “目前正在討論是否應為陷入困境的歐洲國家設立復甦基金。像荷蘭這樣的國家正在為此而苦苦掙扎,但我認為,如果沒有這樣的基金,經濟復甦將無法起步,而且出口也將有問題,我們將向意大利等國家出口更少的鮮花和奶酪,因此,主要的問題仍然存在。”(資料來源:NO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