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偷帶一根藤回中國,讓人口突破三億,現在這種食物人人愛吃

文:御史司【御史司出品,必屬精品,歡迎點贊關注】

他偷帶一根藤回中國,讓人口突破三億,現在這種食物人人愛吃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聽到這句話: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雖然現在大多數人都已經擺脫貧困奔向了小康生活,但是人們仍然弘揚著節約糧食這一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

自古以來,我國遼闊的疆土便養育了上億人民,到日前已突破13億。那麼作為人口大國有喜也有憂,喜的是有足夠的兵力抵禦外族的侵犯,憂的自然是人民的溫飽問題。

他偷帶一根藤回中國,讓人口突破三億,現在這種食物人人愛吃

在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水平滯後的情況下,人民只能依靠原始的土地維持生計。小農經濟極其脆弱,雖然我國土地面積遼闊,但大部分都屬於土地主,真正分配給農民的土地面積極小,而且我國南北地域跨度大,氣候與土地性質也具有差異性,農作物的品種也具有單一性,本來種植農作物就極其困難,再加上天災人禍更是讓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古代多戰役,社會秩序也不安穩,百姓生活本就困難,還要面對著國家稅收和義務徵兵,百姓辛苦勞作一季度的糧食交完稅收之後便所剩無幾,所以當時出現詩聖杜甫這句:路有凍死骨的事件並不稀奇。

他偷帶一根藤回中國,讓人口突破三億,現在這種食物人人愛吃

作為人口大國的統治者,要隨時抵禦外族的侵犯的同時還要提防地方農民起義因此無法實行人口縮減,但是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統治者也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急得團團轉。

明末清初,正值改朝換代之際,社會動盪不安,長時間的戰亂導致糧食緊缺與國家財力極具縮減。經歷了康熙與雍正兩代明君的勵精圖治的太平盛世,百姓溫飽問題暫時得以解決的情況下人口增長率大幅上漲,人口突破3億。

清朝剛成立,清政府還沒有治理經驗再加上戰爭禍亂,使生活在一片祥和的百姓再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正當清政府發愁之際,一人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局面。

他偷帶一根藤回中國,讓人口突破三億,現在這種食物人人愛吃

明朝萬曆年間有個秀才名叫陳振龍,說到這個名字大家可能很陌生,他與我國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對國家的奉獻差不多。

陳振龍的一生可謂是心繫祖國,他奮發圖強考中秀才,但是卻因學而不精三番五次的鄉試落榜,陳振龍雖然備受打擊,但是也並沒有自我放棄,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陳振龍家住福建,明朝時期我國工業已經小有成就,造船業也隨之盛行,天時地利皆具備,於是陳振龍毫不猶豫的棄儒從商,乘船而下尋找商機。

他偷帶一根藤回中國,讓人口突破三億,現在這種食物人人愛吃

陳振龍一路跟隨船隻來到菲律賓,當地人民遠離戰爭,勤勞耕種,生活安詳。陳振龍在考中秀才後就上任做了本地的一個小縣令,此次南下從商,他依然心繫百姓,見當地百姓無一為溫飽而發愁與家鄉人民還食不果腹生活貧苦相比之下,陳振龍便暗下決心,學習當地的種植技術。

菲律賓與我國經度相差較大,由於我國農作物的因地制宜使陳振龍擔心菲律賓的農作物會不適宜我國的土壤與氣候,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陳振龍跟著菲律賓本地人培育與養殖農作物,後發現甘薯適應性強,對土壤、氣候的要求都不大,不僅個頭大管飽,而且生熟皆可食用,於是陳振龍就在菲律賓學習養殖紅薯。

他偷帶一根藤回中國,讓人口突破三億,現在這種食物人人愛吃

待到從商結束,陳振龍有心帶走紅薯養殖,但是當地人對於此事堅決抵制,還下殺生之令。陳振龍一心為國,心繫百姓,無謂生死,便冒著生命危險將一根甘薯藤藏進繩索之中,經過幾天輪渡成功的帶回了大清土地。

一回來,陳振龍便一頭栽進紅薯養殖,正值土地大旱,農作物收成極其薄弱,當地百姓為生存發愁之際,陳振龍上書縣令請求種植紅薯,縣令沒有辦法只能放手一搏,沒想到甘薯移植成功,百姓大豐收。

陳振龍培育甘薯幫助當地人擺脫窮苦的事情漸漸傳遠,甘薯也由南方種植逐漸北上,甘薯適應性極強,所種之地皆大豐收,既幫助了我國人民解決了溫飽問題也改變了我國農作物單一性的局面,可謂是我國農業史上的一次巨大奉獻。此事愈傳愈遠,驚動了官府,於是層層上報,驚動了當時清政府的統治者乾隆皇帝。

他偷帶一根藤回中國,讓人口突破三億,現在這種食物人人愛吃

乾隆也是一代明君,得知陳振龍帶回甘薯解決了國家當下最急迫的糧食問題後,龍顏大悅,不僅大賞陳振龍,還為其修建了功德亭並賜名“甘薯之父”。

歡迎關注御史司@御史司為您帶來更多精彩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