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語文成績差,到底要不要上培訓班呢?上培訓班有沒有效果呢?

沙老師,我孩子馬上上初二了,可文科總讓我頭疼,特別是語文,每次考試都在80分以下,請問老師,孩子到底要不要上培訓班呢?

沙老師,我兒子現在讀初一,這次半期考試語文68,愁死我了!不知道該怎麼辦?報輔導班有效果嗎?

孩子語文成績差,到底要不要上培訓班呢?上培訓班有沒有效果呢?

要不要補課

從這兩個家長的提問中,我們可以看到孩子的語文成績並不是很樂觀。也因此讓很多家長為孩子的成績,產生了報培訓班輔導的想法。

其實,從家長的提問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問題:

1. 語文學科,有沒有上培訓班的必要?

2.上培訓班有沒有效果?

我先說第一個問題:語文學科,要不要上培訓班?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無論是課時數,還是作業量,都大於其它學科。從這一點兒來看,語文應該不會太差,畢竟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還是較其它學科多的。但實際情況是,學生依舊做不好閱讀理解題,依舊寫不好作文。這跟老師的教學水平有關,也跟學生自身情況有關。

所以從以下幾點去考慮要不要上培訓班:

1.學校老師的水平是否過關

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筆者並不能對學校老師一直保持褒揚態度。隨著筆者最近幾年接觸的教師來看,他們之間的教學水平確實有很大差異,特別是年輕的老師。儘管學校老師,是憑著實力考上去的,但能考和能教完全是兩回事兒。曾經也有年輕老師諮詢我:“如何教孩子寫作文?”我用我大學文學導師的話說:“首先你得會寫。”如今為人師,我深深體會到導師的話的用意,也告誡自己:“你連文章都寫不好,你還想去教作文?”事實上,很多教學生作文的老師,本身就寫不好作文。光談理論,誰都會!

因為教學水平的問題,導致了一些學生出現學不好語文的現象。所以家長不妨注意一下學校老師的教學水平,若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可以嘗試去機構挑選優秀的老師。(現在回憶初中語文老師和高中語文老師,水平是真的爛。他倆應該看不到這篇文章吧。)

2.學生自身的問題

學生自身問題,體現在2個方面:

①認真學了,但就是考不好

筆者也確實見到過這一類的學生。事實上,在高中時期就深有體會,學習特別用功刻苦的同學,每到考試,總是考不好。這方面,主要還是學習方法有問題。隨著如今的教學體驗的增多,筆者發現這一類學生有個普遍性的特點:死記硬背,忽略了真正的理解。詩詞古文背的滾瓜爛熟,答題套路記的倒背如流,但你若是問他某一字詞的翻譯,你若是問他答題術語的來源,他便支支吾吾半天。死記硬背的一個最大壞處,就是腦袋會生鏽,不開竅。再一個就是不善於總結和反思。同一道題、同一個知識點,稍微變通下,就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學習技巧方面,筆者就不再詳談了,有空再詳細說一說。)

這一類學生,首先要請求學校老師的幫助,讓學校老師對學生平時的測試進行一個分析和指導,要撕破臉皮,充分利用學校資源。若是學校老師無能為力,或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可以考慮去機構學習,但一定要挑選注重學法指導的老師。

②沒有興趣、學習態度差的學生

沒有興趣,就提不起興致。老師說再多,也是石堵雙耳。常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實這是一句廢話。這句話只適用一種人,那就是已經有興趣的人。對語文沒有興趣的孩子,送到培訓班學習,還是一樣,效果微乎其微。根據筆者的經驗,在機構能夠改變這樣的學生的概率,是中500萬彩票的概率。如果機構的老師,特別是那種老學究型的,反而更會引起學生厭煩的情緒。

那麼孩子為什麼對語文沒有興趣,最根本的原因是環境。孩子階段,主觀能動性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強,他們接受的教育基本都是被動的,特別是知識教育。這種學生的最好的解決方法,還是在家長身上找。試問,家長真正給孩子做了多少的學習的榜樣?恐怕很少吧。家長應該極力給孩子營造一個學習語文的氛圍。即使沒有,你也要製造出來。比如,在家裡,儘量不要讓孩子看你在閒玩。你可以拿本書看,或者練習書法等一切跟文化有關的都可以。有的家長說,我每天都捧著手機看書,也沒看到對孩子有什麼效果。捧著手機看書?有效果才怪。首先你要知道,孩子獲取知識,最多的還是紙質的書。在孩子的潛意識中,只有看紙質的書才叫學習。其次,手機裡的遊戲和層出不窮的遊戲廣告,只會讓孩子誤入歧途。

所以,在孩子沒有興趣的時候,要努力營造或者有意製造一個學習的氛圍。天天說自己的孩子對學習語文沒有興趣,但是自己又做得很少,怎麼能去帶動孩子呢?不要把希望全部寄託在學校老師和機構老師上。你指望在機構一週兩三個小時來改變,這是不現實的。特別是機構常常打著廣告:"孩子學了半月,興趣就上來了”,那隻不過是釣你的魚餌!

上培訓班有沒有效果?

在學生能夠認真學習的前提下,有沒有效果,關鍵在於機構老師的教學水平。

所以若是去機構,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①看老師水平,而非看機構大小

在很多人的潛意識裡,機構越大,老師的水平就越高,機構越小,老師的水平就越低。儘管大機構招聘老師的門檻比小機構高,如學歷的要求。但筆者剛說了,能考和能教完全是兩回事兒。這裡關鍵在於,你要去考查老師的水平。一定要帶著學生去聽老師講課,家長和學生滿意,再決定報不報班。若是自己文化水平有限,就請身邊人幫忙去聽一聽。畢竟幾千塊錢也是不小是數目。

②不貪圖便宜

有的家長喜歡貪圖報課時數越多越優惠的小便宜,這是不可取的。剛開始,不要上來報很多課時,報個五六小時就可以了。目的在於,進一步考查老師的水平。畢竟報班前的試講,老師肯定是精心準備的,這不代表他會一直精心準備,也不代表他真正的教學實力。家長要隨時關注孩子的聽課感受和老師的授課情況。若有問題,及時更換或是退費,避免過多的損失。

③警惕機構老師學歷造假和廣告

這個世界幾乎是包裝出來的世界。身在雲裡霧繞中,不識廬山真面目。機構的老師同樣也有這樣的現象。很多機構為了招學生,把一些不出名的,或是學歷低的,進行包裝。諸如哪哪兒的名牌大學、多多年的教學經驗、在哪兒留過學、獲得什麼獎等等。這個時候,家長要多長一個心眼,探探虛實。向其他家長多瞭解瞭解,聽聽口碑等。

這些看似很繁瑣,其實它是在為你的孩子省時間。自己辛苦一點,孩子多幸福一點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